一种扭力梁衬套、扭力梁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4569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5 0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扭力梁衬套、扭力梁及车辆,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其中,扭力梁衬套包括:外骨架、中间弹性层和内骨架,所述外骨架、所述中间弹性层和所述内骨架由外向内同轴安装,所述中间弹性层的一端开设有环形凹槽;其中,所述扭力梁衬套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至少部分套设于所述环形凹槽的内侧壁且与所述环形凹槽的外侧壁间隔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连接中间弹性层的限位件,且限位件至少部分套设于环形凹槽的内侧壁且与环形凹槽的外侧壁间隔开,使得中间弹性层的形变量减少,从而提升了扭力梁衬套的寿命。

A kind of torsion beam bush, torsion beam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扭力梁衬套、扭力梁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扭力梁衬套、扭力梁及车辆。
技术介绍
扭力梁衬套用于安装在扭力梁上,其主要作用为:缓和由路面传来的震动或者冲击,以确保扭力梁的稳定性。但是,由于在车辆转弯的过程中,车辆的侧向力会使扭力梁衬套的中间弹性层发生形变,从而加速了中间弹性层的耗损,导致扭力梁衬套的耐久性失效,最终导致扭力梁衬套的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扭力梁衬套、扭力梁及车辆,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升扭力梁衬套的寿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扭力梁衬套,该扭力梁衬套包括:外骨架、中间弹性层和内骨架,所述外骨架、所述中间弹性层和所述内骨架由外向内同轴安装,所述中间弹性层的一端开设有环形凹槽;其中,所述扭力梁衬套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至少部分套设于所述环形凹槽的内侧壁且与所述环形凹槽的外侧壁间隔开。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伸入所述环形凹槽内的端部与所述环形凹槽的底壁间隔开。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骨架的一端对应于所述环形凹槽的槽口且伸出所述中间弹性层外,所述环形凹槽外的所述限位件套设于伸出所述中间弹性层外的所述内骨架上。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包括:骨架和弹性层,所述弹性层包裹于所述骨架的外侧。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具有环形限位圈和自所述环形限位圈一侧向远离所述环形限位圈的方向延伸的多个限位爪,所述环形限位圈套设于伸出所述中间弹性层外的所述内骨架上,多个所述限位爪伸入所述环形凹槽并和所述环形凹槽的内侧壁连接。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具有环形限位圈和自所述环形限位圈一侧向远离所述环形限位圈的方向延伸的环形限位套,所述环形限位圈套设于伸出所述中间弹性层外的所述内骨架上,所述环形限位套伸入所述环形凹槽并和所述环形凹槽的内侧壁连接;其中,所述环形限位套沿径向方向开设有多个孔位,多个所述孔位间隔开设置。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和所述环形凹槽的内侧壁可拆卸地连接,且所述限位件与伸出所述中间弹性层外的所述内骨架可拆卸地连接。在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与伸出所述中间弹性层外的所述内骨架过盈配合。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技术提供一种扭力梁,该扭力梁包括:如上述中所述的扭力梁衬套。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如上述中所述的扭力梁。本技术提供一种扭力梁衬套、扭力梁及车辆,其中,扭力梁衬套包括:外骨架、中间弹性层和内骨架,所述外骨架、所述中间弹性层和所述内骨架由外向内同轴安装,所述中间弹性层的一端开设有环形凹槽;其中,所述扭力梁衬套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至少部分套设于所述环形凹槽的内侧壁且与所述环形凹槽的外侧壁间隔开。可见,由于限位件的设置,使得中间弹性层的形变量减少,从而提升了扭力梁衬套的寿命。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扭力梁衬套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扭力梁衬套的外骨架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扭力梁衬套的中间弹性层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扭力梁衬套的内骨架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扭力梁衬套的限位件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图5中限位件的立体拆分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扭力梁衬套的环形凹槽一侧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沿图7中A-A线的剖视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沿图7中B-B线的剖视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扭力梁衬套的背离于环形凹槽一侧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沿图10中C-C线的剖视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沿图10中D-D线的剖视图;图13为现有技术中的车辆的局部示意图;图14为图13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扭力梁衬套;10-外骨架;20-中间弹性层;210-环形凹槽;211-内侧壁;212-外侧壁;213-底壁;30-内骨架;40-限位件;410-环形限位圈;420-限位爪;430-骨架;440-弹性层;1-扭力梁。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扭力梁衬套100,参见图1-图12所示,该扭力梁衬套100包括:外骨架10、中间弹性层20和内骨架30,外骨架10、中间弹性层20和内骨架30由外向内同轴安装,中间弹性层20的一端开设有环形凹槽210;其中,扭力梁衬套100还包括:限位件40,限位件40至少部分套设于环形凹槽210的内侧壁211且与环形凹槽210的外侧壁212间隔开。具体来讲,上述中的环形凹槽210开设在中间弹性层20上,那么,环形凹槽210的内侧壁211即为中间弹性层20内靠近内骨架30的内壁,环形凹槽210的外侧壁212即为中间弹性层20内靠近外骨架10的内壁,而限位件40至少部分套设于环形凹槽210的内侧壁211且与环形凹槽210的外侧壁212间隔开,即限位件40具有与环形凹槽210的内侧壁211的形状相匹配的孔位,从而将限位件40套设于环形凹槽210的内侧壁211,其中,环形凹槽210的内侧壁211和外侧壁212之间的距离大于限位件40的厚度,使得套设于环形凹槽210的内侧壁211的限位件40和外侧壁212间隔开,由此,套设于环形凹槽210的限位件40和环形凹槽210的外侧壁212之间限定出中间弹性层20的第一形变空间。在车辆转弯时,扭力梁衬套100背离环形凹槽210的槽口的一端先随着车辆转动,而扭力梁衬套100对应环形凹槽210的槽口的一端紧接着随车辆转动,在此过程中,中间弹性层20的内侧壁211欲发生形变,而连接在中间弹性层20的内侧壁211的限位件40压制中间弹性层20的内侧壁211,限制了中间弹性层20的内侧壁211的形变量,且限位件40和外侧壁212之间所限定出的第一形变空间为中间弹性层20的外侧壁212提供了形变空间,确保了限位件40不会作用于中间弹性层20的外侧壁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扭力梁衬套,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骨架、中间弹性层和内骨架,所述外骨架、所述中间弹性层和所述内骨架由外向内同轴安装,所述中间弹性层的一端开设有环形凹槽;/n其中,所述扭力梁衬套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至少部分套设于所述环形凹槽的内侧壁且与所述环形凹槽的外侧壁间隔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扭力梁衬套,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骨架、中间弹性层和内骨架,所述外骨架、所述中间弹性层和所述内骨架由外向内同轴安装,所述中间弹性层的一端开设有环形凹槽;
其中,所述扭力梁衬套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至少部分套设于所述环形凹槽的内侧壁且与所述环形凹槽的外侧壁间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力梁衬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件伸入所述环形凹槽内的端部与所述环形凹槽的底壁间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力梁衬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骨架的一端对应于所述环形凹槽的槽口且伸出所述中间弹性层外,所述环形凹槽外的所述限位件套设于伸出所述中间弹性层外的所述内骨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扭力梁衬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件包括:骨架和弹性层,所述弹性层包裹于所述骨架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扭力梁衬套,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件具有环形限位圈和自所述环形限位圈一侧向远离所述环形限位圈的方向延伸的多个限位爪,所述环形限位圈套设于伸出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东辉于智永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