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瑞戈非尼在制备治疗脑胶质瘤的药物中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301658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4: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瑞戈非尼在制备治疗脑胶质瘤的药物中的用途。实验结果表明,瑞戈非尼可以有效抑制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并且可以杀死脑胶质瘤细胞,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尤其是与替莫唑胺联合使用时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为脑胶质瘤治疗提供了新的用药参考。

The use of regofinib in the preparation of drugs for the treatment of gliom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瑞戈非尼在制备治疗脑胶质瘤的药物中的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瑞戈非尼在制备治疗胶质瘤的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脑胶质瘤是指源自神经上皮的肿瘤,占颅脑肿瘤的40%~50%,是最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具有很强的局部侵袭和迁移能力,年发病率为3~8人/10万人口,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根据脑胶质瘤肿瘤细胞形态学与正常脑胶质细胞的相似程度,可分为:星型细胞瘤——星形细胞;少枝细胞瘤——少枝细胞;室管膜瘤——室管膜细胞;混合胶质瘤,例如少枝——星形细胞瘤,包含了混杂类型的胶质细胞。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分级系统可将脑胶质瘤分为1级(恶性程度最低、预后最好)到4级(恶性程度最高、预后最差)。其中,传统细胞病理学所谓的间变胶质瘤与WHO的3级相对应;胶质母细胞瘤与WHO的4级相对应。根据此分级系统,脑胶质瘤按肿瘤细胞在病理学上的恶性程度,可以进一步分类:低级别胶质瘤(WHO1~2级)为分化良好的胶质瘤;虽然这类肿瘤在生物上并不属于良性肿瘤,但是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好;高级别胶质瘤(WHO3~4级)为低分化胶质瘤;这类肿瘤为恶性肿瘤,患者预后较差。目前胶质瘤的治疗手段主要有手术切除、放射治疗、药物治疗等,新兴治疗方法如分子靶向疗法、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等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完善。目前胶质瘤的治疗水平有限,药物治疗是有效杀灭手术切除后残余肿瘤组织的辅助手段。治疗高级别胶质瘤的药物有多种,临床上根据胶质瘤的种类、分期、标志物的表达水平以及病人的生理状况进行治疗方案的制定。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胶质瘤治疗药物有:替莫唑胺(TMZ),是第二代烷化剂,为目前胶质瘤化疗的一线药物;亚硝脲类,以洛莫司汀、卡莫司汀等为主;丙卡巴肼;植物类药物,包括喜树碱、长春碱、鬼臼毒素等药物;铂类抗肿瘤药物,如顺铂、卡铂等;靶向VEGF的药物,如贝伐珠单抗等。目前未见关于瑞戈非尼用于治疗胶质瘤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瑞戈非尼的新用途,具体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瑞戈非尼在制备治疗脑胶质瘤的药物中的用途。进一步地,所述脑胶质瘤为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原发性星形细胞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混合性胶质瘤。进一步地,所述脑胶质瘤细胞为人恶性胶质母细胞瘤U87MG细胞、人神经胶质细胞瘤U251细胞、人脑星形胶质母细胞瘤U118MG细胞、人脑星形细胞瘤H4细胞、胶质瘤患者原代分离细胞PrimaryGBMcell、大鼠神经胶质瘤C6细胞、小鼠永生化小胶质细胞BV2细胞。进一步地,所述药物是抑制Ki67表达的药物。进一步地,所述药物是抑制胶质瘤细胞生长的药物。进一步地,所述药物是以瑞戈非尼为活性成分,再加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而成的制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治疗胶质瘤的药物,它是以瑞戈非尼为活性成分,再加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而成的制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治疗胶质瘤的联合药物,它是以瑞戈非尼为活性成分,再加上其他治疗胶质瘤的药物制备而成的制剂。进一步地,所述其他治疗胶质瘤的药物选自替莫唑胺、洛莫司汀、卡莫司汀、丙卡巴肼、喜树碱、长春碱、鬼臼毒素等;优选地,所述药物选自替莫唑胺。进一步地,所述制剂为口服制剂。实验结果表明,瑞戈非尼可以有效抑制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并且可以杀死脑胶质瘤细胞,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尤其是与替莫唑胺联合使用时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为脑胶质瘤治疗提供了新的用药参考。显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附图说明图1:人脑胶质瘤细胞在加入瑞戈非尼的培养基处理24小时后的MTT结果。图2:人脑胶质瘤细胞在加入瑞戈非尼的培养基处理24小时后的Edu结果。图3:人脑胶质瘤细胞在加入瑞戈非尼的培养基处理24小时后的LDH结果。图4:皮下胶质瘤裸鼠模型注射瑞戈非尼后,生长受到显著抑制的示意图,其中,A:注射生理盐水14天后,皮下胶质瘤的外面观;B:注射瑞戈非尼10天后,胶质瘤的外面观。图5:皮下胶质瘤组织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Ki67染色,指示肿瘤细胞增殖),左:注射生理盐水14天后,皮下胶质瘤组织的Ki67染色;右:注射瑞戈非尼14天后,皮下胶质瘤组织的Ki67染色。图6:原位胶质瘤模型的HE染色:上:注射生理盐水21天后,原位胶质瘤组织的HE染色;下:注射瑞戈非尼21天后,原位胶质瘤组织的HE染色。图7:原位胶质瘤裸鼠模型的生存期:黑色:注射生理盐水后,原位胶质瘤裸鼠模型的生存期;蓝色:注射瑞戈非尼后,原位胶质瘤裸鼠模型的生存期。图8:皮下胶质瘤裸鼠模型注射瑞戈非尼或联合应用替莫唑胺后,生长受到抑制的示意图,其中,A:注射生理盐水14天后,皮下胶质瘤的外面观;B:注射替莫唑胺14天后,胶质瘤的外面观;C:注射瑞戈非尼14天后,胶质瘤的外面观;D:注射瑞戈非尼联合应用替莫唑胺14天后,胶质瘤的外面观。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瑞戈非尼对脑胶质瘤的抑制作用(1)瑞戈非尼抑制脑胶质瘤细胞生长的实验MTT实验:细胞(恶性胶质母细胞瘤U87MG细胞,人神经胶质细胞瘤U251细胞,人脑星形胶质母细胞瘤U118MG细胞,人脑星形细胞瘤H4细胞,胶质瘤患者原代分离细胞PrimaryGBMcell,大鼠神经胶质瘤C6细胞,小鼠永生化小胶质细胞BV2细胞)传代至第3至第6代时,消化并重新计数细胞,按5000个细胞/孔,接种于96孔板,培养基为DMEM培养基,边缘孔用PBS填充。细胞贴壁后(约24h)培养基换成含不同浓度的瑞戈非尼(0,5,10,15,20,30μM)培养基继续孵箱培育。于加药后第24h,加入10μLMTT(5mg/mL),染色4h。去除培养液,加150μl/孔DMSO。测OD值:用酶标仪测490nm处OD值。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重复至少3次实验,最终结果取其均值。结果如图1所示。(抑制率=阴性对照OD均值—加药孔OD均值/阴性对照OD均值)。从图1可以看出,瑞戈非尼可以有效抑制脑胶质瘤细胞的细胞活力,而对正常胶质细胞的杀伤能力较小。EdU实验:细胞(人恶性胶质母细胞瘤U87MG细胞,人神经胶质细胞瘤U251细胞)传代至第3至第6代时,消化并重新计数细胞,按5000个细胞/孔,接种于96孔板,培养基为DMEM培养基,边缘孔用PBS填充。细胞贴壁后(约24h)培养基换成含不同浓度的瑞戈非尼(0,5,10,15,20,30μM)培养基继续培育。于加药后第23h,加入100μL含50μM的EdU继续培养24h后固定,加入染色液反应30min,染核,观测。绿色荧光为增殖阳性细胞,统计细胞增殖率,最终结果取其均值。结果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瑞戈非尼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瑞戈非尼在制备治疗脑胶质瘤的药物中的用途。/n

【技术特征摘要】
1.瑞戈非尼在制备治疗脑胶质瘤的药物中的用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脑胶质瘤为原发性胶质母细胞瘤、原发性星形细胞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混合性胶质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脑胶质瘤细胞为人恶性胶质母细胞瘤U87MG细胞、人神经胶质细胞瘤U251细胞、人脑星形胶质母细胞瘤U118MG细胞、人脑星形细胞瘤H4细胞、胶质瘤患者原代分离细胞PrimaryGBMcell、大鼠神经胶质瘤C6细胞、小鼠永生化小胶质细胞BV2细胞。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是抑制Ki67表达的药物。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是抑制胶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灿华王魁蒋静文张露雷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