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CO2吸附的生物质多孔碳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68647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4 15: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CO<subgt;2</subgt;吸附的生物质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用稀酸将莲茎浸泡去除杂质,再次采用浓碱将莲茎浸泡去除部分木质素,用水清洗以中和,将处理后的莲杆成粉至150‑200目;S2、将莲杆粉末混合在乙醇中,在一定温度下;采用一定的质量比的莲杆粉末与掺氮剂和活化剂作为原料,壳聚糖作为掺氮剂,引入氮元素增加活性炭表面的碱性位点,其中的碱性位点利于CO<subgt;2</subgt;的吸附,草酸钾作为活化剂,能够促进莲杆粉末在碳化过程中的造孔和活化,增加活性炭的孔结构,提供更多的吸附位点,莲杆粉末、掺氮剂和活化剂三者产生的协同作用,共同促进了活性炭的孔结构发展和表面性质的优化,从而使其具有优异的CO<subgt;2</subgt;吸附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含氮活性炭制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co2吸附的生物质多孔碳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工业革命和建筑技术的发展,化石原料燃烧带来以co2为主的大量有害气体。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对环境造成一系列危害。例如,它会导致全球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和农业减产。因此,迫切需要制定有效的战略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ccs)被认为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有效解决方案。目前,胺洗涤、膜分离法、离子液体吸收法是碳捕集与封存的常用方法。与这些方法相比,固体吸附剂具有低污染、低能耗、易操作、无腐蚀等优点。

2、全球每年都会产生大量的农业和林业废弃物,对环境构成了重大挑战。处理这些废物的主要方法是焚烧,这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会浪费宝贵的资源。莲花作为一种广为人知的水生植物,具有很高的观赏和食用价值,而其莲杆是价值有限的农业剩余物。考虑到莲杆广泛易得且成本低廉的优势,可以将其作为制备活性炭的理想前驱体。

3、专利号为cn106517181a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高效吸附co2的生物质基活性炭的制备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CO2吸附的生物质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CO2吸附的生物质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的步骤中,所述稀酸为浓度5-8wt%的盐酸,所述浓碱为浓度5-8wt%的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CO2吸附的生物质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的步骤中,所述浸泡为在40-50℃的温度下,处理1-2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CO2吸附的生物质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的步骤中,在60-80℃的温度下,搅拌1-2h。<...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co2吸附的生物质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co2吸附的生物质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的步骤中,所述稀酸为浓度5-8wt%的盐酸,所述浓碱为浓度5-8wt%的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co2吸附的生物质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1的步骤中,所述浸泡为在40-50℃的温度下,处理1-2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co2吸附的生物质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2的步骤中,在60-80℃的温度下,搅拌1-2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co2吸附的生物质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3的步骤中,所述掺氮剂为壳聚糖,所述活化剂为草酸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co2吸附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荣辉陈思魁刘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