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装配用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9897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装配用夹持装置,为待装配汽车座椅的每一只座椅支脚设置一组支脚底座和夹持机构,以对每一只座椅支脚单独进行夹紧固定,使得每一组支脚底座和夹持机构均可以按照对应座椅支脚的实际情况而采用最优化的夹持位置和夹持方式,以确保待装配汽车座椅的每一只座椅支脚夹持的可靠性;通过同步传动机构同步的为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夹持机构提供正向驱动力和反向驱动力,能够实现同时对待装配汽车座椅的全部座椅支脚进行夹紧固定或松开,避免待装配汽车座椅的部分座椅支脚被夹紧、部分座椅支脚未被夹紧而造成夹持可靠性变差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夹持可靠性高、操作方便的优点。

A clamping device for automobile seat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座椅装配用夹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装配用夹持装置,用于生产线上座椅的装配。
技术介绍
在汽车座椅生产线上进行前中排座椅装配时需要对座椅支脚进行固定后才可以进行座椅的装配,否则会引起座椅安装过程中的晃动,严重者会导致座椅倾倒,造成座椅产品损坏和人员伤害。目前,普遍的汽车座椅装配夹具一般需要配备气动装置才能使夹具松开或夹紧座椅支脚,而且气动装置的配备仅用于需要取下或者装上座椅支脚的工位,其余工位并不需要,给汽车座椅夹具配备气动装置不仅增加生产成本,而且在其他不需要使用气动装置的工序,输气管道等的布置会显得冗余,不可避免地产生增加座椅装配线布置、维护难度及噪音等问题。进行汽车座椅装配时,一个夹具只能对应用于装配某一类支脚相同座椅,并不能在同一夹具上根据需求完成不同类别支脚座椅的装配,夹具利用率低,且往往开发更多的夹具,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座椅装配用夹持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座椅装配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车座椅装配用夹持装置设有基座、夹持机构、同步传动机构和操纵机构;所述基座对应待装配汽车座椅的每一只座椅支脚设有一个支脚底座,每一个所述支脚底座上均安装有一个所述夹持机构,使得:处于夹紧状态时,每一个所述夹持机构均能够将对应的座椅支脚夹紧固定在对应的支脚底座上,且各只所述座椅支脚被夹紧固定后的相对位置与在所述待装配汽车座椅上的相对安装位置相同;其中,各个所述夹持机构分为两组,第一组的夹持机构均在受到正向驱动力作用时处于所述夹紧状态,在受到反向驱动力作用时处于松开状态;第二组的夹持机构均在受到所述反向驱动力作用时处于所述夹紧状态,在受到所述正向驱动力作用时处于松开状态;所述正向驱动力和反向驱动力的方向相反,所述夹持机构能够在处于所述松开状态时松开对所述座椅支脚的夹紧固定;在所述操纵机构的控制下,所述同步传动机构能够为所述第一组的夹持机构提供所述正向驱动力并同时为所述第二组的夹持机构提供所述反向驱动力,或者,所述同步传动机构能够为所述第一组的夹持机构提供所述反向驱动力并同时为所述第二组的夹持机构提供所述正向驱动力。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同步传动机构设有主轴、凸轮、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并对应所述第一组的每一个夹持机构设有一根第一驱动杆,对应所述第二组的每一个夹持机构设有一根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一组、第二推板、主轴、第一推板和第二组沿所述反向驱动力的方向依次布置,且所述第二推板、主轴和第一推板均垂直于所述反向驱动力;所述主轴可旋转的安装在主轴支座中,所述凸轮具有椭圆形凸轮边,所述凸轮固定安装在所述主轴上,使得所述椭圆形凸轮边分别与所述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相接触;所述第一驱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推板相固定,所述第一驱动杆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二推板上的第二推板穿孔后与对应夹持机构的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推板相固定,所述第二驱动杆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一推板上的第一推板穿孔后与对应夹持机构的驱动端连接;并且,至少一根所述第一驱动杆可滑动的安装在第一杆支座中,且该第一驱动杆上套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并抵顶在所述第一杆支座与第二推板之间;至少一根所述第二驱动杆可滑动的安装在第二杆支座中,且该第二驱动杆上套有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压缩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并抵顶在所述第二杆支座与第一推板之间;使得:在所述第一压缩弹簧和第二压缩弹簧的作用下,所述椭圆形凸轮边的两个短轴端点分别与所述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相接触,所述第一驱动杆的第二端向所述第一组的对应夹持机构的驱动端施加所述正向驱动力,同时所述第二驱动杆的第二端向所述第二组的对应夹持机构的驱动端施加所述反向驱动力,令每一个所述夹持机构均处于所述夹紧状态;其中,各个所述支脚底座、主轴支座、第一杆支座和第二杆支座相对固定;所述操纵机构能够带动所述主轴和凸轮一起旋转,以带动所述第一推板和第一驱动杆克服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作用力而一起沿所述反向驱动力的方向运动,同时带动所述第二推板和第二驱动杆克服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作用力而一起沿所述正向驱动力的方向运动;并且,在所述椭圆形凸轮边的两个长轴端点分别与所述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相接触时,所述操纵机构能够锁定所述主轴的旋转角度,使得:所述第一驱动杆的第二端向所述第一组的对应夹持机构的驱动端施加所述反向驱动力,同时所述第二驱动杆的第二端向所述第二组的对应夹持机构的驱动端施加所述正向驱动力,令每一个所述夹持机构均处于所述松开状态。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同步传动机构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凸轮。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任意相邻两根所述第一驱动杆中,其中一根所述第一驱动杆上套有所述第一压缩弹簧;任意相邻两根所述第二驱动杆中,其中一根所述第二驱动杆上套有所述第二压缩弹簧。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每一个所述支脚底座上均开设有底座穿孔,且所述底座穿孔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正向驱动力和反向驱动力的方向;所述第一驱动杆的第二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二推板穿孔和对应支脚底座的底座穿孔后再与对应夹持机构的驱动端连接,且所述第一驱动杆能够在所述底座穿孔中滑动;所述第二驱动杆的第二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推板穿孔和对应支脚底座的底座穿孔后再与对应夹持机构的驱动端连接,且所述第二驱动杆能够在所述底座穿孔中滑动。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操纵机构设有操纵杆、限位销、限位槽板、棘爪和棘轮;所述棘轮和限位槽板与所述主轴支座相对固定,所述限位槽板设有圆弧形限位槽,该圆弧形限位槽的圆心落在所述主轴的中轴线上,所述操纵杆与所述主轴固定连接,所述限位销的一端与所述操纵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限位槽板的圆弧形限位槽中,使得:所述操纵杆能够带动所述主轴和凸轮一起旋转,同时带动所述限位销沿所述圆弧形限位槽滑动,且所述主轴和凸轮的旋转角度被所述圆弧形限位槽所述限制,在所述限位销滑动至所述圆弧形限位槽的一端时,所述凸轮旋转至所述两个长轴端点分别与所述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相接触的角度,在所述限位销滑动至所述圆弧形限位槽的另一端时,所述凸轮旋转至所述两个短轴端点分别与所述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相接触的角度;并且,所述棘爪铰接在所述限位销上,且所述棘爪与所述棘轮相啮合,使得:通过相啮合的所述棘爪和棘轮,能够锁定所述主轴和凸轮的旋转角度。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基座还设有底板;各个所述支脚底座、主轴支座、第一杆支座、第二杆支座、所述棘轮和限位槽板均固定在所述底板上,且所述底板上为每一个所述凸轮设有一个凸轮开槽,使得所述凸轮在对应的凸轮开槽中进行旋转。作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夹持机构设有支架、轴销、摆臂、连接块、压块和承台,所述轴销通过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支脚底座上,所述摆臂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摆臂与连接块的固定连接端可旋转的安装在所述轴销上,所述摆臂的另一端开设有滑槽并作为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座椅装配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车座椅装配用夹持装置设有基座(1)、夹持机构(2)、同步传动机构(3)和操纵机构(4);/n所述基座(1)对应待装配汽车座椅的每一只座椅支脚(5)设有一个支脚底座(1-1),每一个所述支脚底座(1-1)上均安装有一个所述夹持机构(2),使得:处于夹紧状态时,每一个所述夹持机构(2)均能够将对应的座椅支脚(5)夹紧固定在对应的支脚底座(1-1)上,且各只所述座椅支脚(5)被夹紧固定后的相对位置与在所述待装配汽车座椅上的相对安装位置相同;/n其中,各个所述夹持机构(2)分为两组,第一组(G1)的夹持机构(2)均在受到正向驱动力(F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装配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车座椅装配用夹持装置设有基座(1)、夹持机构(2)、同步传动机构(3)和操纵机构(4);
所述基座(1)对应待装配汽车座椅的每一只座椅支脚(5)设有一个支脚底座(1-1),每一个所述支脚底座(1-1)上均安装有一个所述夹持机构(2),使得:处于夹紧状态时,每一个所述夹持机构(2)均能够将对应的座椅支脚(5)夹紧固定在对应的支脚底座(1-1)上,且各只所述座椅支脚(5)被夹紧固定后的相对位置与在所述待装配汽车座椅上的相对安装位置相同;
其中,各个所述夹持机构(2)分为两组,第一组(G1)的夹持机构(2)均在受到正向驱动力(F正)作用时处于所述夹紧状态,在受到反向驱动力(F反)作用时处于松开状态;第二组(G2)的夹持机构(2)均在受到所述反向驱动力(F反)作用时处于所述夹紧状态,在受到所述正向驱动力(F正)作用时处于松开状态;所述正向驱动力(F正)和反向驱动力(F反)的方向相反,所述夹持机构(2)能够在处于所述松开状态时松开对所述座椅支脚(5)的夹紧固定;
在所述操纵机构(4)的控制下,所述同步传动机构(3)能够为所述第一组(G1)的夹持机构(2)提供所述正向驱动力(F正)并同时为所述第二组(G2)的夹持机构(2)提供所述反向驱动力(F反),或者,所述同步传动机构(3)能够为所述第一组(G1)的夹持机构(2)提供所述反向驱动力(F反)并同时为所述第二组(G2)的夹持机构(2)提供所述正向驱动力(F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装配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步传动机构(3)设有主轴(3-1)、凸轮(3-2)、第一推板(3-3)和第二推板(3-4),并对应所述第一组(G1)的每一个夹持机构(2)设有一根第一驱动杆(3-5),对应所述第二组(G2)的每一个夹持机构(2)设有一根第二驱动杆(3-6);
所述第一组(G1)、第二推板(3-4)、主轴(3-1)、第一推板(3-3)和第二组(G2)沿所述反向驱动力(F反)的方向依次布置,且所述第二推板(3-4)、主轴(3-1)和第一推板(3-3)均垂直于所述反向驱动力(F反);所述主轴(3-1)可旋转的安装在主轴支座(3-7)中,所述凸轮(3-2)具有椭圆形凸轮边(3-2a),所述凸轮(3-2)固定安装在所述主轴(3-1)上,使得所述椭圆形凸轮边(3-2a)分别与所述第一推板(3-3)和第二推板(3-4)相接触;所述第一驱动杆(3-5)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推板(3-3)相固定,所述第一驱动杆(3-5)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二推板(3-4)上的第二推板穿孔(3-4a)后与对应夹持机构(2)的驱动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杆(3-6)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推板(3-4)相固定,所述第二驱动杆(3-6)的第二端穿过所述第一推板(3-3)上的第一推板穿孔(3-3a)后与对应夹持机构(2)的驱动端连接;
并且,至少一根所述第一驱动杆(3-5)可滑动的安装在第一杆支座(3-8)中,且该第一驱动杆(3-5)上套有第一压缩弹簧(3-9),所述第一压缩弹簧(3-9)处于压缩状态并抵顶在所述第一杆支座(3-8)与第二推板(3-4)之间;至少一根所述第二驱动杆(3-6)可滑动的安装在第二杆支座(3-10)中,且该第二驱动杆(3-6)上套有第二压缩弹簧(3-11),所述第二压缩弹簧(3-11)处于压缩状态并抵顶在所述第二杆支座(3-10)与第一推板(3-3)之间;使得:在所述第一压缩弹簧(3-9)和第二压缩弹簧(3-11)的作用下,所述椭圆形凸轮边(3-2a)的两个短轴端点(3-2b)分别与所述第一推板(3-3)和第二推板(3-4)相接触,所述第一驱动杆(3-5)的第二端向所述第一组(G1)的对应夹持机构(2)的驱动端施加所述正向驱动力(F正),同时所述第二驱动杆(3-6)的第二端向所述第二组(G2)的对应夹持机构(2)的驱动端施加所述反向驱动力(F反),令每一个所述夹持机构(2)均处于所述夹紧状态;
其中,各个所述支脚底座(1-1)、主轴支座(3-7)、第一杆支座(3-8)和第二杆支座(3-10)相对固定;
所述操纵机构(4)能够带动所述主轴(3-1)和凸轮(3-2)一起旋转,以带动所述第一推板(3-3)和第一驱动杆(3-5)克服所述第一压缩弹簧(3-9)的作用力而一起沿所述反向驱动力(F反)的方向运动,同时带动所述第二推板(3-4)和第二驱动杆(3-6)克服所述第二压缩弹簧(3-11)的作用力而一起沿所述正向驱动力(F正)的方向运动;并且,在所述椭圆形凸轮边(3-2a)的两个长轴端点(3-2c)分别与所述第一推板(3-3)和第二推板(3-4)相接触时,所述操纵机构(4)能够锁定所述主轴(3-1)的旋转角度,使得:所述第一驱动杆(3-5)的第二端向所述第一组(G1)的对应夹持机构(2)的驱动端施加所述反向驱动力(F反),同时所述第二驱动杆(3-6)的第二端向所述第二组(G2)的对应夹持机构(2)的驱动端施加所述正向驱动力(F正),令每一个所述夹持机构(2)均处于所述松开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装配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同步传动机构(3)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凸轮(3-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装配用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两根所述第一驱动杆(3-5)中,其中一根所述第一驱动杆(3-5)上套有所述第一压缩弹簧(3-9);任意相邻两根所述第二驱动杆(3-6)中,其中一根所述第二驱动杆(3-6)上套有所述第二压缩弹簧(3-1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装配用夹持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文庚赵培杰钟志清王长慧邱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