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牵引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98729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11 1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牵引车,涉及牵引车技术领域,所述电动牵引车包括:车架和电池系统,车架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设置有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电池系统包括第一电池模组和第二电池模组,第一托架用于支撑第一电池模组,第二托架用于支撑第二电池模组;电池系统包括连接机构,连接机构用于连接第一电池模组和第二电池模组。当电池系统需要补充电量时,可以将提升设备的提升端连接在连接机构上,通过一个提升设备就可以同时将车架左右两侧的第一电池模组和第二电池模组提升,提高了换电效率。同时,第一电池模组和第二电池模组充分利用了车架两侧的空间,增加了电池的容量,提升了续航里程,降低了整车重心,提升了整车稳定性。

Electric tr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牵引车
本技术涉及电动牵引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牵引车。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对电动牵引车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我国新能源技术的发展,电动牵引车凭借其零排放、噪音小、高效率等技术特点,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现有的电动牵引车包括驾驶室以及驾驶室后方的车架,两个电池箱分别安装在车架的相对两侧,当电池箱的电量将要消耗完时,需要由两个换电机器人分别对车架两侧的电池箱进行更换,换电成本高,换电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牵引车,以缓解了现有的电动牵引车换电成本高,换电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牵引车,所述电动牵引车包括:车架和电池系统,所述车架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设置有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所述电池系统包括第一电池模组和第二电池模组,所述第一托架用于支撑所述第一电池模组,所述第二托架用于支撑所述第二电池模组;所述电池系统包括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电池模组和第二电池模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池模组包括用于容纳电池单元的第一框架,所述第二电池模组包括用于容纳电池单元的第二框架,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横杆,所述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框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框架连接,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通过所述横杆连接成一体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系统包括第三电池模组,所述第一电池模组和第二电池模组均连接在所述第三电池模组的底面上;所述第三电池模组位于所述车架的上方。进一步的,所述牵引车包括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用于调整所述电池系统的下落位置,以使第一电池模组和第二电池模组分别进入到所述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内。进一步的,所述导向部包括沿车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导向结构和第二导向结构,所述第一导向结构上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二导向结构上设置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朝向相对,且沿所述电池系统朝向所述车架的方向,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用于调整所述电池系统在所述车架长度方向上的下落位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向结构包括沿竖向设置的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一斜面为所述第一限位柱的上端面;所述第二导向结构包括沿竖向设置的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二斜面为所述第二限位柱的上端面;所述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用于对位于二者之间的电池系统进行限位。进一步的,所述导向部包括沿车架宽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的第三导向结构和第四导向结构,所述第三导向结构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电池模组滑动接触的第三斜面,所述第四导向结构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电池模组滑动接触的第四斜面;所述第三斜面和第四斜面朝向相背,且沿所述电池系统朝向所述车架的方向,所述第三斜面和所述第四斜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用于调整所述电池系统在所述车架宽度方向上的下落位置。进一步的,所述导向部包括设置在所述车架上的竖向的定位销,所述电池系统的底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销对应的定位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均包括底部以及与底部连接的周向侧壁;所述周向侧壁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用于与第一电池模组或者第二电池模组滚动接触的导向滚轮,所述导向滚轮的轴向与所述第一托架或第二托架的深度方向垂直。进一步的,所述电动牵引车包括第一电连接机构,所述第一电连接机构位于所述车架上,所述电池系统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电连接机构连接的第二电连接机构;所述第一电连接机构位于所述车架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二电连接机构位于所述电池系统的底面上,且所述第一电连接机构和第二电连接机构能够在所述电池系统下落至所述车架上时连接,以使所述电池系统能够向所述电动牵引车供电。进一步的,所述车架上设置有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驱动机构和止挡件,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止挡件连接,所述止挡件能够被驱动至所述电池系统的上方,用于止挡所述电池系统朝向上方的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动牵引车,所述电动牵引车包括车架和电池系统,电池系统与车架可以拆卸。所述车架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设置有第一托架和第二托架。所述电池系统包括第一电池模组和第二电池模组,所述第一托架用于支撑所述第一电池模组,所述第二托架用于支撑所述第二电池模组,所述电池系统还包括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电池模组和第二电池模组,可以将第一电池模组和第二电池模组连接成一体结构。当电池系统需要补充电量时,可以将提升设备的提升端连接在连接机构上,通过一个提升设备就可以同时将车架左右两侧的第一电池模组和第二电池模组提升。将没电的电池系统从车架上拆卸下来后,再将另外一个充满电的电池系统安装到电动牵引车上,这样就可以使电动牵引车继续工作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动牵引车改变了现有电动牵引车的电池结构,将电池系统一体化,利用外部的提升设备实现了快速换电,从而提高了换电的效率。同时,只需要一个提升设备就可以完成电池系统的更换,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使用两个换电设备进行换电,换电的成本也降低了。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动牵引车上安装有电池系统的示意图(电动牵引车本体及车架未画);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动牵引车的车架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动牵引车的电池系统的示意图。图标:110-第一托架;120-第二托架;111-导向滚轮;130-第一导向结构;131-第一斜面;132-第一限位柱;140-第二导向结构;150-第三导向结构;151-第三斜面;160-第四导向结构;170-止挡件;200-电池系统;210-第一电池模组;220-第二电池模组;230-第三电池模组;240-止挡杆;300-车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除非特别限定,术语“前、后、左、右、上、下”分别是指图1和图2中a、b、c、d、e、f箭头所指的方向。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电动牵引车包括车架300和电池系统200,电池系统200与车架300可以拆卸。第一托架110和第二托架120可以通过螺栓连接在车架300的左右两侧。所述电池系统200包括第一电池模组210和第二电池模组220,所述第一托架110用于支撑所述第一电池模组210,所述第二托架120用于支撑所述第二电池模组220,所述电池系统200还包括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电池模组210和第二电池模组2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牵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牵引车包括:车架(300)和电池系统(200),所述车架(300)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设置有第一托架(110)和第二托架(120);/n所述电池系统(200)包括第一电池模组(210)和第二电池模组(220),所述第一托架(110)用于支撑所述第一电池模组(210),所述第二托架(120)用于支撑所述第二电池模组(220);/n所述电池系统(200)包括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电池模组(210)和第二电池模组(2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牵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牵引车包括:车架(300)和电池系统(200),所述车架(300)宽度方向的相对两侧设置有第一托架(110)和第二托架(120);
所述电池系统(200)包括第一电池模组(210)和第二电池模组(220),所述第一托架(110)用于支撑所述第一电池模组(210),所述第二托架(120)用于支撑所述第二电池模组(220);
所述电池系统(200)包括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用于连接所述第一电池模组(210)和第二电池模组(2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牵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模组(210)包括用于容纳电池单元的第一框架,所述第二电池模组(220)包括用于容纳电池单元的第二框架,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横杆,所述横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框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框架连接,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通过所述横杆连接成一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牵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系统(200)包括第三电池模组(230),所述第一电池模组(210)和第二电池模组(220)均连接在所述第三电池模组(230)的底面上;所述第三电池模组(230)位于所述车架(300)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牵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车包括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用于调整所述电池系统(200)的下落位置,以使所述第一电池模组(210)和第二电池模组(220)分别进入到所述第一托架(110)和第二托架(120)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牵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包括沿所述车架(300)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导向结构(130)和第二导向结构(140),所述第一导向结构(130)上设置有第一斜面(131),所述第二导向结构(140)上设置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131)和第二斜面朝向相对,且沿所述电池系统(200)朝向所述车架(300)的方向,所述第一斜面(131)和第二斜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用于调整所述电池系统(200)在所述车架(300)长度方向上的下落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牵引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结构(130)包括沿竖向设置的第一限位柱(132),所述第一斜面(131)为所述第一限位柱(132)的上端面;所述第二导向结构(140)包括沿竖向设置的第二限位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磊谭昌毓王永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行必达网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