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三峡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悬式超疏水绝缘子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9027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9:48
一种悬式超疏水绝缘子成型模具,它包括模具压模以及设置在模具压模中的模具槽,模具槽包括主轴槽和排列在主轴槽外弧面的伞裙槽,在伞裙槽的槽体壁上设有若干凹型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绝缘子表面制作的超疏水结构层和基底结合不牢固、机械耐磨性差的技术问题。

A molding die for suspension type super hydrophobic insul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式超疏水绝缘子成型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压绝缘部件制造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悬式超疏水复合绝缘子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悬式超疏水复合绝缘子成型模具,复合绝缘子由于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及优异的表面憎水性而被广泛应用于架空输电线路上,其伞裙的材料为硅橡胶,表面具有一定的疏水性,为进一步提高绝缘子抗污闪及抗结冰能力,通常希望其疏水性越高越好。现有提高其表面疏水性的方法一般为在绝缘子表面制作超疏水涂层,授权公告号为CN207676747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绝缘子模具,该模具压模面内设有模具槽,模具槽内设有可附着在绝缘子表面的聚四氟乙烯和聚酰亚胺涂层,模具槽包括主轴槽和等距排列在主轴槽外弧面的伞裙槽。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有对位杆可以保证上下模具的高度配合,使用方便。该类现有技术存在涂层和基底结合不牢固、机械耐磨性能较差的缺点。本专利技术利用一种超疏水硅橡胶表面织构,在现有复合绝缘子生产工艺基础上,设计一种制造方便、成本较低的超疏水复合绝缘子模具,使绝缘子大伞裙表面形成一种织构从而使其具有超疏水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绝缘子表面制作的超疏水结构层和基底结合不牢固、机械耐磨性差的技术问题。一种悬式超疏水绝缘子成型模具,它包括模具压模以及设置在模具压模中的模具槽,模具槽包括主轴槽和排列在主轴槽外弧面的伞裙槽,在伞裙槽的槽体壁上设有若干凹型槽。上述凹型槽为圆柱型凹槽结构。上述凹型槽与凹型槽在槽体壁上的间距为100um-200um。上述凹型槽的上表面与底端的最大距离为200um-300um。上述模具压模沿主轴槽的轴向且从主轴槽的一端至另一端依次为第一模具压模组件、第二模具压模组件、第三模具压模组件、以及第四模具压模组件,第一模具压模组件与第二模具压模组件之间、第二模具压模组件与第三模具压模组件之间,第三模具压模组件与第四模具压模组件之间通过可分离式连接机构连接。上述可分离式连接结构为螺栓连接。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模具压模和第二模具压模,第一模具压模与第二模具压模通过在压模面上的贴紧结合以形成完整的模具压模。在第一模具压模和第二模具压模的贴合面上设有相互配合的定位槽和定位柱,在第一模具压模和第二模具压模结合处的边缘设有相互配合的耳以及螺栓。在进行超疏水绝缘子制造时采用以下步骤:1)沿模具压模的主轴槽的轴向且从主轴槽的一端至另一端按照顺序将第一模具压模组件、第二模具压模组件、第三模具压模组件、以及第四模具压模组件组合;2)通过可分离式连接结构将第一模具压模组件与第二模具压模组件、第二模具压模组件与第三模具压模组件、第三模具压模组件与第四模具压模组件连接紧固;3)将第一模具压模与第二模具压模通过在压模面上的贴紧结合以形成完整的模具压模;4)通过该完整的模具压模制作绝缘子;5)在制作完毕以后,打开第一模具压模组件、第二模具压模组件、第三模具压模组件、第四模具压模组件之间的可分离式连接机构,将制作成型的绝缘子取出。在步骤3)中,第一模具压模和第二模具压模在贴紧连接的时候,通过相互配合的定位槽和定位柱实现对准,并通过在结合处的边缘设有的耳和螺栓配合以实现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带来以下技术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在制造绝缘子的工艺上只对模具进行改造,在绝缘子脱模后就已经加工完成,由于复合绝缘子材料本身就是低表面能材料,配合模具的织构形成相应的粗糙度,这就很容易使复合绝缘子达到了超疏水的条件,而其他的方法在绝缘子加工好后需要进行二次加工;以往的一些涂层法需要使用化学试剂,它们不易降解或有毒对环境不友好;通过实验表明接触角可以达到151;同时,由于涂层法无法控制表面微纳米结构,环境的温度湿度都会影响涂料的浓度,从而影响表面的疏水性,本申请相比其它方法具有快捷绿色环保的优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绝缘子成型模具的结构图;图2为可分离式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伞裙槽的槽体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第一模具压模和第二模具压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悬式超疏水绝缘子成型模具,它包括模具压模以及设置在模具压模中的模具槽,模具槽包括主轴槽和排列在主轴槽外弧面的伞裙槽,在伞裙槽6的槽体壁上设有若干凹型槽5。采用该结构,其技术效果为:在绝缘子脱模后就已经加工完成,由于复合绝缘子材料本身就是低表面能材料,配合模具的织构形成相应的粗糙度,这就很容易使复合绝缘子达到了超疏水的条件。相比涂层法,这种加工方式不会改变绝缘子原有的绝缘特性,也不会对绝缘子表面造成损伤进而影响绝缘子的使用寿命。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的,在伞裙槽6的第二模具压模组件2槽体壁上设有若干凹型槽5。所述凹型槽5为圆柱型凹槽结构。凹型槽5与凹型槽在槽体壁上的间距为100um-200um。凹型槽5的上表面与底端的最大距离为200um-300um。这样,接触角可以达到151度,疏水效率远超现有技术。进一步的,模具压模沿主轴槽的轴向且从主轴槽的一端至另一端依次为第一模具压模组件1、第二模具压模组件2、第三模具压模组件3、以及第四模具压模组件4,第一模具压模组件1与第二模具压模组件2之间、第二模具压模组件2与第三模具压模组件3之间,第三模具压模组件3与第四模具压模组件4之间通过可分离式连接机构7连接。采用该结构,其技术效果为:能在脱模的时候很好的避免绝缘子表面的织构被损坏。优选的,在拆解磨具时,先拆解第一模具压模组件1、第四模具压模组件4,再拆解第二模具压模组件2、第三模具压模组件3.优选的,可分离式连接结构为螺栓连接。更进一步的,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模具压模和第二模具压模,第一模具压模与第二模具压模通过在压模面上的贴紧结合以形成完整的模具压模。在第一模具压模和第二模具压模的贴合面上设有相互配合的定位槽8和定位柱9,在第一模具压模和第二模具压模结合处的边缘设有相互配合的耳10以及螺栓。在进行超疏水绝缘子制造时采用以下步骤:1)沿模具压模的主轴槽的轴向且从主轴槽的一端至另一端按照顺序将第一模具压模组件1、第二模具压模组件2、第三模具压模组件3、以及第四模具压模组件4组合;2)通过可分离式连接结构将第一模具压模组件1与第二模具压模组件2、第二模具压模组件2与第三模具压模组件3、第三模具压模组件3与第四模具压模组件4连接紧固;3)将第一模具压模与第二模具压模通过在压模面上的贴紧结合以形成完整的模具压模;4)通过该完整的模具压模制作绝缘子;5)在制作完毕以后,打开第一模具压模组件1、第二模具压模组件2、第三模具压模组件3、第四模具压模组件4之间的可分离式连接机构,将制作成型的绝缘子取出。在步骤3)中,第一模具压模和第二模具压模在贴紧连接的时候,通过相互配合的定位槽8和定位柱9实现对准,并通过在结合处的边缘设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式超疏水绝缘子成型模具,它包括模具压模以及设置在模具压模中的模具槽,模具槽包括主轴槽和排列在主轴槽外弧面的伞裙槽,其特征在于:在伞裙槽(6)的槽体壁上设有若干凹型槽(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式超疏水绝缘子成型模具,它包括模具压模以及设置在模具压模中的模具槽,模具槽包括主轴槽和排列在主轴槽外弧面的伞裙槽,其特征在于:在伞裙槽(6)的槽体壁上设有若干凹型槽(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式超疏水绝缘子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型槽(5)为圆柱型凹槽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式超疏水绝缘子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型槽(5)与凹型槽在槽体壁上的间距为100um-200u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式超疏水绝缘子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型槽(5)的上表面与底端的最大距离为200um-300u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其中之一所述的悬式超疏水绝缘子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压模沿主轴槽的轴向且从主轴槽的一端至另一端依次为第一模具压模组件(1)、第二模具压模组件(2)、第三模具压模组件(3)、以及第四模具压模组件(4),第一模具压模组件(1)与第二模具压模组件(2)之间、第二模具压模组件(2)与第三模具压模组件(3)之间,第三模具压模组件(3)与第四模具压模组件(4)之间通过可分离式连接机构(7)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悬式超疏水绝缘子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分离式连接结构为螺栓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悬式超疏水绝缘子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模具压模和第二模具压模,第一模具压模与第二模具压模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美云何钱李伟田森殷云辉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