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锡煌专利>正文

发光二极管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7945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一具有一导接部及一组设端的灯座,一设在该灯座的组设端上的导热框架,该导热框架为一内部中空壳体,其表面设有数个散热孔,以及数个设置于该导热框架表面并与该导热框架紧密接触且分别与该灯座的导接端电性连接的发光二极管,借此该发光二极管发光产生的热可传导至导热框架上,并通过该散热孔使导热框架的中空部分与外界形成空气对流而将热由该散热孔发散出去。(*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效果的发光二极管灯具。(2)
技术介绍
传统的使用于交通指示号志用的红/绿灯,其发光元件是使用如图1所示的钨丝灯泡1,但是由于钨丝灯泡的耗电量大、使用寿命短,并不符合环保要求。因此,后来开发出一种如图2所示的灯板式发光二极管灯具2取代该钨丝灯泡,其是在一平面电路板20上电性连接数个发光二极管21,再通过一电线22与其他电器装置相导接。但是因为该灯板式发光二极管灯具2的电性连接构造与现有交通指示灯的硬件替换性不够,以致采用该灯板式发光二极管灯具2必须替换整个号志灯的附属配件,徒增硬件成本。有鉴于此,如图3所示,有人即利用将多个发光二极管30设置在一灯泡的灯头内再于其外包覆一层玻璃31而形成一种发光二极管灯泡3,用以解决上述的问题,但是由于该发光二极管灯泡3是将多个发光二极管30集结在一起并被一玻璃31封闭其中,易造成该发光二极管30散热不良而无法在正常状态下运作,导致发光二极管灯泡3产生较高的故障率。(3)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效果的发光二极管灯具。本技术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一灯座、一导热框架及数个发光二极管;该灯座上形成有一导接部及一组设端;该导热框架是设在该灯座的组设端上,其为一内部中空的壳体,且该导热框架表面设有数个散热孔;该发光二极管是分散设置于该导热框架表面并与该导热框架紧密接触而且分别与该灯座的导接部电性连接。借此该发光二极管发光产生的热可传导至导热框架上,并通过该散热孔使导热框架的中空部分与外界形成空气对流而将热由该散热孔发散出去。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4)附图说明图1是以往一种钨丝灯泡的构造示意图。图2是以往一种灯板式发光二极管灯具的构造示意图。图3是以往一种发光二极管灯泡的构造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发光二极管灯具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5)具体实施方式首先参阅图4所示,是本技术发光二极管灯具的一较佳实施例,该发光二极管灯具4主要包括有一灯座41、一导热框架42及数个发光二极管43。该灯座41具有一导接部411及一组设端412,该导接部411的侧表面形成有螺纹,且其底端设有一导接点,因此可以该螺纹及导接点与一灯泡插座(未图示)相螺接固定而与该灯泡插座产生电性连接。该导热框架42是组设在所述灯座的组设端412上,其为一内部中空的壳体,且在本实施例中,该导热框架42是由具有热良导体特性的铝金属所制成,其具有一围绕成一环状的环侧面421及一覆盖于该环侧面421上端的顶面422,在该环侧面421上形成有纵向且等距排列的纵长形容置槽孔423,并在各该容置槽孔423上端形成有一散热孔424。该发光二极管43被分散插置于所述导热框架42的该容置槽孔423中及顶面422上,且每一容置槽孔423中皆容置有呈縰向排列的一定数量的发光二极管43,而且该发光二极管43是通过一封装胶体固定在该容置槽孔423中及顶面422上,而与该导热框架产生紧密接触,并且该发光二极管43的正、负两接脚是与所述灯座41的导接部411的侧表面及导接点电性连接。因此,当该发光二极管灯具4通过灯座41插接在一灯泡插座上使该发光二极管43发出亮光时,该发光二极管43因发光所产生的热会因为该导热框架42的铝制热良导体材质而被迅速传导至该导热框架42上,然后,通过该形成在导热框架42上的散热孔424,可使导热框架42内部与外界产生良好的空气对流,而将导热框架42上的热量由该散热孔424发散至外界,形成一良好的热对流途径,使热量不致聚积在导热框架42上或其内部,因而能保障该发光二极管的正常工作,并降低其故障率。综上所述,本技术利用在该导热性良好的导热框架42上形成数个容置槽孔423供该发光二极管43容设其中使其与该导热框架42产生紧密接触,并在该导热框42上形成数个散热孔424,使得该发光二极管43产生的热可被迅速传导至导热框架42上,并通过该散热孔424使导热框架42内部与外界空气能产生良好的热对流,将该导热框架42上存在的热通过该散热孔424发散出去,而达到有效且迅速的散热效果,并确保该发光二极管43能在散热良好情况下正常工作。当然,本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用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该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一灯座,其上形成有一导接部及一组设端;一导热框架,设于所述灯座的组设端,该导热框架为一内部中空的壳体,并于其表面设有数个散热孔;及数个发光二极管,分散设置于所述导热框架表面并与该导热框架紧密接触,且该发光二极管分别与所述灯座的导接部电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该导热框架表面还设有数个容置槽孔供该发光二极管容设其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该导热框架具有一围绕成一环状的环侧面及一覆盖于该环侧面上端的顶面,且该容置槽孔是以纵向且等距排列方式形成在该环侧面上,而该散热孔是分别设在各该容置槽孔的上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该发光二极管被分散插置于所述导热框架的该容置槽孔中及顶面上,且每一容置槽孔是供容置一定数量的发光二极管,而且该发光二极管是通过一封装胶体固定在该容置槽孔中及顶面上而与该导热框架产生紧密接触。专利摘要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一具有一导接部及一组设端的灯座,一设在该灯座的组设端上的导热框架,该导热框架为一内部中空壳体,其表面设有数个散热孔,以及数个设置于该导热框架表面并与该导热框架紧密接触且分别与该灯座的导接端电性连接的发光二极管,借此该发光二极管发光产生的热可传导至导热框架上,并通过该散热孔使导热框架的中空部分与外界形成空气对流而将热由该散热孔发散出去。文档编号F21V29/00GK2532362SQ0220214公开日2003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22日专利技术者林锡煌 申请人:林锡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二极管灯具,其特征在于,该发光二极管灯具包括:一灯座,其上形成有一导接部及一组设端;一导热框架,设于所述灯座的组设端,该导热框架为一内部中空的壳体,并于其表面设有数个散热孔;及数个发光二极管,分散设置于所述导热框架表面并 与该导热框架紧密接触,且该发光二极管分别与所述灯座的导接部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锡煌
申请(专利权)人:林锡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