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风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7571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风车,用于热能转换实验演示,包括多个燃烧座、风车及燃烧体,燃烧体位于风车的下方,且燃烧体设于燃烧座中,燃烧体用于加热空气以形成向风车方向流动的热气流,风车在热气流的驱动下转动。通过设置多个燃烧座,并将位于所述风车下方的燃烧体设于燃烧座中,燃烧体用于加热空气以形成向风车方向运动的热气流,风车在热气流的驱动下转动,即可将加热后的空气向上运动的现象比较形象的呈现出来,使得学生可以清楚的理解加热后的空气是向上运动的,从而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风车
本技术涉及实验器材
,特别涉及一种热风车。
技术介绍
在物理学科的教学层面上,老师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识,通常采用理论讲解方法与绘图展示方法的结合进行授课,此授课方式不够直观,使得学生在理解老师所教的物理知识时不容易理解,例如,热气流知识的教学,由于热气流知识比较抽象,如果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教学,则不利于学生对其进行理解,影响了教学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可辅助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的热风车。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风车,用于热能转换实验演示,包括多个燃烧座、风车及燃烧体,所述燃烧体位于所述风车的下方,且所述燃烧体设于所述燃烧座中,所述燃烧体用于加热空气以形成向所述风车方向流动的热气流,所述风车在热气流的驱动下转动。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车包括支撑杆及风叶,所述支撑杆用于安装在演示台上,所述风叶安装在所述支撑杆上,且所述风叶在所述热气流的驱动下转动,所述多个燃烧座环绕所述支撑杆设置。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燃烧体位于所述风叶投影于所述演示台上的投影面积内。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多个燃烧座位于所述风叶外侧,所述燃烧座进一步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一端与所述燃烧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风叶的下方用于放置燃烧体。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杆具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具有挡止部,所述挡止部位于所述风叶的下方,所述风叶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风叶通过所述安装孔安装于安装部上,且所述风叶在热气流的驱动下以所述安装部为转轴转动,所述挡止部挡止所述风叶滑动。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风车进一步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套设于所述安装部上,且位于所述风叶的上方,所述安装部贯穿所述限位件。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风车还包括底座,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另一端穿过所述风叶伸出所述风叶外。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热风车还包括多个连接件,每个所述燃烧座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底座连接。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燃烧体为蜡烛或者固体酒精。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风叶为一体式风叶,所述燃烧座为纸盒或者金属盒。本技术的热风车通过设置多个燃烧座,并将位于所述风车下方的燃烧体设于所述燃烧座中,所述燃烧体用于加热空气以形成向风车方向运动的热气流,所述风车在热气流的驱动下转动,即可将加热后的空气向上运动的现象比较形象的呈现出来,使得学生可以清楚的理解加热后的空气是向上运动的,从而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附图说明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更具体说明,本技术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且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技术的主旨。图1为本技术热风车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并与之结合为一体,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安装”、“一端”、“另一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热风车2,用于热能转换实验演示,包括多个燃烧座1、风车2、燃烧体3、限位件4及底座5。所述燃烧体3位于所述风车2的下方,且所述燃烧体3设于所述燃烧座1中,所述燃烧体3用于加热空气以形成向风车2方向流动的热气流,所述风车2在热气流的驱动下转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燃烧座1可为容器,容器开设有与燃烧体3对应的出气口11,热气流自出气口11输出。因加热后的空气密度变小,而附近未加热的空气密度没有变化,因此加热后的空气会向上运动形成热气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燃烧体3为蜡烛或者固体酒精等易于燃烧的物质,所述燃烧座1为不易燃烧的纸盒或者金属盒等可用于固定燃烧体3的容器。通过设置多个燃烧座1,并将位于所述风车2下方的燃烧体3设于所述燃烧座1中,所述燃烧体3用于加热空气以形成向风车方向运动的热气流,所述风车2在热气流的驱动下转动,即空气加热后形成上升的热气流,风车2在热气流的浮力作用下转动,以将加热后的空气向上运动的现象比较形象的呈现出来,使得学生可以清楚的理解加热后的空气是向上运动的。所述风车2包括支撑杆21及风叶22,所述支撑杆21用于安装在演示台上,所述风叶22安装在所述支撑杆21上,且所述风叶22在所述热气流的驱动下转动。具体地,所述燃烧体3位于所述风叶22投影于所述演示台上的投影面积内,即风叶22遮盖在燃烧体3的上方,以保证热气流在风叶22下方形成。所述支撑杆21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5上,另一端穿过所述风叶22的中部伸出所述风叶22外,以将风叶22准确定位安装。所述支撑杆21具有安装部211,所述安装部211具有挡止部2111,所述挡止部2111位于所述风叶22的下方,所述风叶22开设有安装孔(未图示),所述风叶22通过所述安装孔安装于安装部211上,且所述风叶22在热气流的驱动下以所述安装部211为转轴转动,所述挡止部2111挡止所述风叶22滑动。所述限位件4套设于所述安装部211上,且位于所述风叶22的上方,所述安装部211贯穿所述限位件4,在本实施例中,限位件4为球状体,其中部开设有通孔(未图示),限位件4通过通孔套设在安装部211上,通过设置限位件4,防止风叶22在热气流的作用力下向上移动。进一步防止风叶22从支撑杆21上脱离。所述多个燃烧座1可直接放在演示台(未图示)上,所述多个燃烧座1环绕所述支撑杆21设置,即以支撑杆21为中心均匀分布,使得风叶22下方的热气流对风叶22施加的浮力均匀,如环形阵列方式。具体地,所述多个燃烧座1位于所述风叶22外侧或者内侧,所述燃烧座1包括支架(未图示),所述支架一端与所述燃烧座1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风叶22的下方用于放置燃烧体3,使得燃烧座1安装灵活,增大适用范围。当燃烧座1位于所述风叶22的内侧时,燃烧座1无需设置支架,直接将所述燃烧体3放置于所述燃烧座1中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风叶22为一体式风叶22,如采用纸张折叠而成的风叶22,使其制作简单。所述热风车还包括多个连接件6,每个所述燃烧座1通过所述连接件6与所述底座5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6为连接杆,每个所述燃烧座1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底座5可拆卸连接,以利于热风车的安装与搬运。本技术的热风车通过设置多个燃烧座,并将位于所述风车下方的燃烧体设于所述燃烧座中,所述燃烧体用于加热空气以形成向风车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风车,用于热能转换实验演示,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燃烧座、风车及燃烧体,所述燃烧体位于所述风车的下方,且所述燃烧体设于所述燃烧座中,所述燃烧体用于加热空气以形成向所述风车方向流动的热气流,所述风车在热气流的驱动下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风车,用于热能转换实验演示,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燃烧座、风车及燃烧体,所述燃烧体位于所述风车的下方,且所述燃烧体设于所述燃烧座中,所述燃烧体用于加热空气以形成向所述风车方向流动的热气流,所述风车在热气流的驱动下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车包括支撑杆及风叶,所述支撑杆用于安装在演示台上,所述风叶安装在所述支撑杆上,且所述风叶在所述热气流的驱动下转动,所述多个燃烧座环绕所述支撑杆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风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体位于所述风叶投影于所述演示台上的投影面积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风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燃烧座位于所述风叶外侧,所述燃烧座进一步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一端与所述燃烧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风叶的下方用于放置燃烧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风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具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占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赛恩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