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理教学实验器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7570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物理教学实验器材,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容器和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与容器相连接,所述容器可在转动装置上相对于底座进行转动,所述容器呈顶部开口设置,所述容器上还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具有一个折弯部,所述出水管具有多根,且出水管环设于所述容器的外壁上;该物理教学实验器材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可以使学生形象直观的了解到水能的物理现象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理教学实验器材
本技术属于教学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物理教学实验器材。
技术介绍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它的理论结构充分地运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以实验作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它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比如水,是我们身边最为常见的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必备物质之一,同时水能(如势能、动能、流体力学)也是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对于水的这些物理现象如果只通过抽象、枯燥、复杂的理论知识对于学龄儿童进行传授的话,可能不但不利于学生接受并理解这些物理知识,而且还可能引起学生对物理学的抵触心理,从而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成果;因此,需要能直观反映相应物理现象且简单易操作的实验器材,让学生们自己动手操作体验,并在体验相应的物理现象中了解、学习到相应的物理知识,并提高相应的教学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可以使学生形象直观的了解到水能的物理特性的实验器材。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物理教学实验器材,包括容器,所述容器上连接有多个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容器内部连通,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伸出于所述容器外并呈开放设置,所述多个出水管环设于所述容器的外壁上,所述出水管上具有折弯部,且所述多个出水管的折弯部均沿顺时针方向折弯或者沿逆时针方向折弯,所述容器上还连接有旋转装置,所述容器可相对于所述旋转装置旋转。作为优选,所述旋转装置为连接在所述容器上方的吊绳。作为优选,所述旋转装置包括固定座及转轴,所述转轴一端与所述固定座连接,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容器上,所述容器相对于所述转轴可转动,或者所述转轴带动所述容器相对于所述固定座转动。作为优选,还包括底座和支架,所述支架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吊绳的与支架相连接。作为优选,还包括底座、支架、连接支撑,所述支架与底座定连接,所述固定座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边接支撑固定在容器的开口处,且连接支撑与转轴的端部相连接;或者,还包括底座,所述固定座连接在所述容器的底部,所述转轴的端部与底座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转轴与容器处于同一轴心线上。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与容器之间还设置有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与底座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折弯部的折弯角度为90-130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由于设置了转动装置,以及与之相互配合的容器,容器外壁的周侧设置了多根带有折弯部的出水管,当往容器内加入水时,水在重力势能的作用下并从多根出水管中流出,并在折弯部的作用下对水的流出方出做出改变,即,使得水流产生一个反推力并由此带动容器在转动装置上进行转动,从而形象直观的向学生展示了利用水能所产生的反推力的物理现象,进而有助于加深学生们对物理的认知并提高相应的教学效果。附图说明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更具体说明,本技术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且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技术的主旨。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物理教学实验器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物理教学实验器材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物理教学实验器材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物理教学实验器材的容器的俯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一种物理教学实验器材的容器的另一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一种物理教学实验器材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未特别说明部件之间的连接或固定方式,其连接或固定方式均可为通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螺栓固定或焊接固定或销轴固定等方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详述。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理教学实验器材,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在底座1上的容器2和转动装置3,转动装置3与容器2相连接,容器2可在转动装置3上相对于底座1进行转动,容器2呈顶部开口设置,容器2上还连通有出水管4,出水管4上具有一个折弯部41,折弯部41的主要用于改变水的流出方向,出水管4具有多根,且出水管4环设于容器2的外壁上;本实施例中的出水管4设置有四根,并均匀环设于容器2的外周。容器2优选为圆形容器,因为圆形容器相对于多边形的容器旋转的阻力更小;当往容器2内加入水时,水在重力势能的作用下并从多根出水管4中流出,并在折弯部41的作用下对水的流出方出做出改变,即,使得水流产生一个反推力并由此带动容器2在转动装置3上进行转动,从而形象直观的向学生展示了利用水能所产生的反推力的物理现象,进而有助于加深学生们对物理的认知并提高相应的教学效果。如图2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述转动装置3包括固定座31和转轴32,承轴座通过螺栓固定于容器2的底部,转轴32的一端与固定座31通过轴承形成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底座1通过螺栓固定,转轴32与容器2处于同一转轴心线上,转轴32与容器2处于同一轴心线上可以使得容器2的旋转阻力最小,从而可以使水流所产生的反推力能够推动容器2进行转动。如图5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底座1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支架33,吊绳6将容器2吊挂在支架33上,当往容器2在水的反推力下进行转动时,容器则以吊绳为轴进行转动。当然在不使用底座1的情况下可以其它方式,如直接以手持的方式通过吊绳6将容器2提起,同样也可以对实验进行演示。如图1所示,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转动装置3包括固定座31、转轴32、支架33、连接支撑34,支架33与底座1通过螺栓固定,固定座31与支架33通过螺栓固定,转轴32的一端与固定座31通过轴承形成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支撑3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支撑34通过螺栓固定于容器2的开口处。转轴32与容器2处于同一转轴心线上,转轴32与容器2处于同一轴心线上可以使得容器2的旋转阻力最小,从而可以使水流所产生的反推力能够推动容器2在转动装置3上进行转动。如图1、图2所示,容器2相对于转轴32可转动,或者转轴32带动容器2相对于固定座31转动;即,固定座31与支架33固定时,转轴32与容器2相对于固定座31转动;固定座31与容器2固定时,固定座31与容器2相对于转轴32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物理教学实验器材,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所述容器上连接有多个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容器内部连通,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伸出于所述容器外并呈开放设置,所述多个出水管环设于所述容器的外壁上,所述出水管上具有折弯部,且所述多个出水管的折弯部均沿顺时针方向折弯或者沿逆时针方向折弯,所述容器上还连接有旋转装置,所述容器可相对于所述旋转装置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理教学实验器材,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所述容器上连接有多个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容器内部连通,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伸出于所述容器外并呈开放设置,所述多个出水管环设于所述容器的外壁上,所述出水管上具有折弯部,且所述多个出水管的折弯部均沿顺时针方向折弯或者沿逆时针方向折弯,所述容器上还连接有旋转装置,所述容器可相对于所述旋转装置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理教学实验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为连接在所述容器上方的吊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理教学实验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包括固定座及转轴,所述转轴一端与所述固定座连接,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容器上,所述容器相对于所述转轴可转动,或者所述转轴带动所述容器相对于所述固定座转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占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赛恩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