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龙果冷害的防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27244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1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农业食品科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龙果采后贮藏过程中冷害的防治。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挑选外表无损害,未完全变红的火龙果;(2)于采前3~7天喷施药液A;(3)采后喷洒药液B;(4)装箱;(5)常温保存6~8h;(6)再次喷洒药液B;(7)冷库消毒;(8)循序降温。本方法能够明显抑制火龙果低温贮藏过程中冷害和致病菌造成的果皮转黄、果实腐烂,减少火龙果水分散失,保持了果实硬度和营养成分含量,能够有效延长火龙果的采后寿命和质量,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低温贮藏新鲜火龙果,第31天时仍能保持其原有品质,好果率达到97%以上。

A control method of cold injury of pitaya fr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龙果冷害的防治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食品科学
,具体涉及一种火龙果采后贮藏过程中冷害的防治。
技术介绍
火龙果(HytocereusundatusBritt&Rose)因其质地鲜美,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现今火龙果的贮藏为低温贮藏,而火龙果又是一种冷敏性水果,易发生冷害,表现为表皮凹陷、肉质腐烂等,同时,病原菌的侵害导致火龙果冷害进一步加重,严重影响火龙果的品质。因此,如何减少火龙果低温贮藏过程中冷害的发生,是延长火龙果贮藏期,提高贮运质量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专利CN201910158748.7提供一种延长火龙果低温贮藏时间的方法,该方法延长了紫红龙火龙果的低温贮藏时间,有效贮藏期达30d,也延长了冷藏后出库常温货架期。但是该方法贮藏前处理的过程会使火龙果失去较多的水分,影响火龙果的品质和口感。CN201510498943.6提供了一种火龙果果实采后贮藏保鲜方法,使火龙果在常温贮藏15天、低温贮藏25天后果实的腐烂率都降低在15%以内,但是该方法对有机试剂茉莉酸甲酯和水杨酸甲酯的需求量较大,保鲜的成本较高,不利于实际生产利用。此外,我国从越南进口的火龙果在3~6℃,相对湿度75%~90%下可贮藏一个月,好果率在97%左右,该贮藏保鲜效果优于上述专利。综上,国内现有低温贮藏火龙果的技术尽管有一定作用,但是存在无法同时兼顾营养口感和满足实际生产要求的问题,与国外的技术也存在一定差距。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火龙果冷害的防治方法。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火龙果冷害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挑选外表无损害,未完全变红的火龙果;(2)于采前3~7天喷施药液A;药液A包括重量份数1~2份生长素、5~10份钙肥和70~90份桑叶汁;(3)采后喷洒药液B;药液B含有芸苔素内酯、赤霉素、乙醇溶液、海藻糖、白芨多糖、壳聚糖、PBS和水;(4)装箱;(5)常温保存6~8h;(6)再次喷洒药液B;(7)冷库消毒;(8)循序降温。所述药液A的制备方法为:桑叶汁中加入钙肥混合均匀,再投入质量为混合液0.3~0.7%的活性炭,匀速搅拌30~40min后二次过滤,滤液加入生长素,混合均匀即可。所述药液B所述药液B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物质组成0.1~0.5份芸苔素内酯、0.1~0.5份赤霉素、30~40份乙醇溶液、8~15份海藻糖、5~10份白芨多糖、5~8份壳聚糖、25~40份PBS、1~20份水。所述药液B具有缓释液的作用。所述冷库消毒为对贮藏火龙果的冷库喷施消毒液,用量为10~25ml/m2。所述消毒液包含下列重量份数的成分:洋葱汁6~15份、白醋3~6份、松节油6~15份、蔗糖酯2~4份。所述循序降温为:0.5℃/min降至20℃后保持10~15min,再以0.2℃/min降至贮藏温度,为4~8℃。所述乙醇为无水乙醇;所述钙肥为熟石灰、生石灰和石灰石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生长素为萘乙酸(NAA)、吲哚丁酸、5-羟-IAA中一种或几种;所述生长素优选为为萘乙酸(NAA)、吲哚丁酸、5-羟-IAA质量分数之比为2~7:3~6:3~8组成;所述PBS溶液的pH为7.2~7.4;所述超声的功率为120~150W,温度为25~30℃;所述匀速搅拌的速度为100~120r/min;所述水为纯水、去离子水、蒸馏水中任意一种。在生长素的选择中,本专利技术人对常用的生长素4-氯-IAA、5-羟-IAA、萘乙酸(NAA)、吲哚丁酸进行了考察,在火龙果的组培幼苗培养基中添加同等含量的不同生长素,比较培养30天前后火龙果幼苗的增重情况,发现4-氯-IAA的增重效果远远低于5-羟-IAA、萘乙酸(NAA)、吲哚丁酸,因此选择5-羟-IAA、萘乙酸(NAA)、吲哚丁酸继续考察最优配比。进行不同生长素等质量分数配比作为样品,取同样质量的样品进行组培苗培养实验,21天后发现3者混合的样品对火龙果幼苗的增重效果最好。后对三个生长素质量在1-10:1-10:1-10范围内进行正交实验,根据实验结果调整用量范围,最后通过结果得出当生长素萘乙酸(NAA)、吲哚丁酸、5-羟-IAA质量分数之比为2~7:3~6:3~8时对火龙果幼苗的增重效果最好,因此选择此配比的混合物作为本文件的生长素。有益效果:(1)火龙果采前药液A的喷施在本文件中具有促进火龙果生长初步清洗的作用,使采摘前的火龙果营养物质含量更高,也即是采摘后的火龙果口感更好,清洗包含了对大颗粒砂土或其他杂质的清理,有助于改善外观。(2)采后喷洒的药液B中为含有壳聚糖的缓释溶液,在本方案里,药液B中含有赤霉素、芸苔素内酯能有效减少火龙果冷害的发生,而白芨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质,喷施后能清除火龙果贮藏环境中的O2-,防止火龙果因氧化引起的冷害;此外这几种物质组合后具有抑菌的作用,能减少贮藏过程中致病菌对火龙果造成进一步侵害。而需要注意的是,在火龙果的贮藏过程中,冷害或者是病菌的侵害并不只是发生在贮藏初期的,贮藏过程的中后期会发生,所以药液B的缓释作用能更为长久的保护火龙果。另外,药液B在首次喷洒后常温保存的过程,有助于药液B杀死火龙果周围的病菌,且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乙醇容易挥发,有助于成膜,成膜后进行第二次喷洒,并装入冷库,由于药液B具有温敏型凝胶的性质,随着温度降低,逐渐转变为半固态,而当火龙果从冷库中移出后,环境温度会升高,药液B的薄膜在此阶段能随环境温度升高而逐渐融化,避免火龙果在升温过程中受到损伤,而火龙果从冷库取出到放入货架,对火龙果来说是一个升温过程,因此药液B的薄膜在此过程中能进一步提供保护。(3)无论是本文件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专利CN201510498943.6、CN201910158748.7,还是当前大多数对火龙果冷藏过程中进行保护的技术,都没有对冷库进行管理,而主要在控制火龙果本身的病害。但是在冷藏过程中,火龙果是无法隔绝环境独立存在的,致病菌也有可能出现在冷藏环境中,如文献《冰箱保藏菌种应防低温病菌污染》中明确提出“少数病菌由于长期在冷藏箱4~6℃下生存,已经适应低温环境,所以在低温下也可正常生长”,导致污染。因此本文件不仅对火龙果进行抑菌处理,也对冷藏环境进行消毒。且对冷库进行消毒可以在达到相同效果的情况下减少喷洒在火龙果上的药量,并且本文件提供的消毒液不会对火龙果和人体造成伤害,十分安全。本文件的方法中,采前喷施药液能够促进营养物质的积累,采后喷洒药液有助于消灭原有病菌且形成保护膜,冷库消毒处理避免了贮藏过程中来自冷库的污染,循序降温可以降低表皮凹陷的发生率。综上,本文件的火龙果冷害防治方法,在采摘到售卖前的全过程对火龙果进行保护,能够明显抑制火龙果低温贮藏过程中冷害和致病菌造成的果皮转黄、果实腐烂,减少火龙果水分散失,保持了果实硬度和营养成分含量,能够有效延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火龙果冷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挑选外表无损害,未完全变红的火龙果;/n(2)于采前3~7天喷施药液A;药液A包括重量份数1~2份生长素、5~10份钙肥和70~90份桑叶汁;/n(3)采后喷洒药液B;药液B含有芸苔素内酯、赤霉素、乙醇溶液、海藻糖、白芨多糖、壳聚糖、PBS和水;/n(4)装箱;/n(5)常温保存6~8h;/n(6)再次喷洒药液B;/n(7)冷库消毒;/n(8)循序降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龙果冷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挑选外表无损害,未完全变红的火龙果;
(2)于采前3~7天喷施药液A;药液A包括重量份数1~2份生长素、5~10份钙肥和70~90份桑叶汁;
(3)采后喷洒药液B;药液B含有芸苔素内酯、赤霉素、乙醇溶液、海藻糖、白芨多糖、壳聚糖、PBS和水;
(4)装箱;
(5)常温保存6~8h;
(6)再次喷洒药液B;
(7)冷库消毒;
(8)循序降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火龙果冷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A的制备方法为:桑叶汁中加入钙肥混合均匀,再投入质量为混合液0.3~0.7%的活性炭,匀速搅拌30~40min后二次过滤,滤液加入生长素,混合均匀即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火龙果冷害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B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物质组成0.1~0.5份芸苔素内酯、0.1~0.5份赤霉素、30~40份乙醇溶液、8~15份海藻糖、5~10份白芨多糖、5~8份壳聚糖、25~40份PBS、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业徐燕梅罗冬兰巴良杰曹森马超王瑞吉宁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贵阳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