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塑复合材料插接模块及其制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0056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模块化制品制作领域,尤其为木塑复合材料插接模块及其制品,包括承重块、第一延伸块、第二延伸块以及中间拼接块,所述承重块具有用于放置在承载面的水平面,所述承重块和第一延伸块上开设有内凹插槽,所述中间拼接块和第二延伸块上具有与内凹插槽相适配插装的凸起部,每个承重块与相邻两个承重块之间形成一个近似三角形的第一镂空,两个承重块与两个中间拼接块相互首尾配合,从而中间形成一个近似方形的第二镂空。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减小木塑复合材料部件在匹配插合部位的应力集中,减小了匹配插合部位因负载过重而断裂的可能,使制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有利于确保产品质量并提高复合材料部件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块化制品制作,具体为一种木塑复合材料插接模块及其制品


技术介绍

1、实木制品中虽可以通过使用榫卯拼接延长或拼宽木质部件,但拼接时需要依据一定的规律,在准确判定纤维朝向的前提下才能够较好的发挥榫卯结构的作用,否则可能造成模块化制品部件的劈裂,使模块化制品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2、木塑复合材料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复合材料,主要利用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等热塑性聚合物,与一定含量的木、竹、秸秆等木质化的植物纤维材料混合后,再经挤出、模压、注塑等成型方式得到。木塑复合材料近几十年来在国内外迅速发展,被广泛应用于室内装饰、室外园林景观、交通、包装等领域,其中室内外地板约占整个木塑市场份额的75%。

3、木塑复合材料一般采用连续纤维通过共挤成型或模压成型,这样可以木塑复合材料一定程度的增强和增韧,但是由于纤维与木塑基体的界面相容性差,采用胶粘后导致材料在长期反复的受拉压及抗剪力过程中性能稳定性极差,并不适用于建筑中的楼板、抗拉构件及抗剪力构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木塑复合材料插接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块(1)、第一延伸块(2)、第二延伸块(4)以及中间拼接块(3),所述承重块(1)具有用于放置在承载面的水平面(7),所述承重块(1)和第一延伸块(2)上开设有内凹插槽(6),所述中间拼接块(3)和第二延伸块(4)上具有与内凹插槽(6)相适配插装的凸起部(12),每个承重块(1)与相邻两个承重块(1)之间形成一个近似三角形的第一镂空(13),两个承重块(1)与两个中间拼接块(3)相互首尾配合,从而中间形成一个近似方形的第二镂空(1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塑复合材料插接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块(1)还包括两个对称的外凸的...

【技术特征摘要】

1.木塑复合材料插接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块(1)、第一延伸块(2)、第二延伸块(4)以及中间拼接块(3),所述承重块(1)具有用于放置在承载面的水平面(7),所述承重块(1)和第一延伸块(2)上开设有内凹插槽(6),所述中间拼接块(3)和第二延伸块(4)上具有与内凹插槽(6)相适配插装的凸起部(12),每个承重块(1)与相邻两个承重块(1)之间形成一个近似三角形的第一镂空(13),两个承重块(1)与两个中间拼接块(3)相互首尾配合,从而中间形成一个近似方形的第二镂空(1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木塑复合材料插接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块(1)还包括两个对称的外凸的曲形肋壁(16),所述曲形肋壁(16)的底部与水平面(7)一体化,两个曲形肋壁(16)的顶部交汇,并形成弧形端面(5),所述中间拼接块(3)上相邻两个凸起部(12)之间具有弧形过渡面(1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木塑复合材料插接模块,其特征在于,相邻且相互靠近的两个曲形肋壁(16)与一个弧形端面(5)之间围成第一镂空(13),第一镂空(13)沿轴向方向的端部开口。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木塑复合材料插接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曲形肋壁(16)上开设有凹插槽(6),凹插槽(6)沿着弧形端面(5)两侧对称分布,曲形肋壁(16)内侧具有凸筋(11),凸筋(11)位置与凹插槽(6)位置相背。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木塑复合材料插接模块,其特征在于,相对的两个弧形过渡面(15)和相对的两个弧形端面(5)之间成第二镂空(14),第二镂空(14)的沿轴向方向的端部开口。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欣陈铭陈园方庆宁陈嘉敏郭洋洋温家欣欧荣贤郝笑龙王清文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