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成份瞬间微精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25569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8 06: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营养成份瞬间微精化系统包含有本体、中空体、盖体及作动体,通过作动体于中空体内的作动,能够使植物原料快速地微小化,以达到避免营养流失并能确保萃取物品质的功效。

Instant micro refinement system of nutri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营养成份瞬间微精化系统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用于植物萃取的机器,特别指一种营养成份瞬间微精化系统。
技术介绍
按,公知技术为自植物中萃取出活性成份,必须要通过许多道程序,包含清洗、剪切、研磨、萃取等,对于操作者来说,必须要使用多种不同的器具,始能够完成自植物中得到萃取物的任务,惟,由于操作者必须要准备多种器具,而会产生需要大型空间、提高制造成本、增加于制作过程中遭遇污染的风险等缺失,并且,基于进行各项程序的时间不一,亦无法于相同处理环境下进行程序,导致无法确保所产出的萃取物品质,进而会影响到消费者权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营养成份瞬间微精化系统,其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并能于使植物原料快速地微小化,以达到避免营养流失的功效。本技术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营养成份瞬间微精化系统,其能简化萃取植物的流程,并且确保萃取物的品质。是以,为能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一种营养成份瞬间微精化系统包含有本体、中空体、盖体及作动体,其中,本体更包含有身部及驱动部;中空体具有管身、设于管身中段部位的筛部、设于管身一端的抵部,以及复数筛孔分别贯设于该筛部,复数穿孔分别贯设该抵部;盖体盖设于管身,而更包含有盖身及卡部,卡部得抵接抵部,使抵部与盖身间具有一容置空间;作动体具有轴身、第一转部及第二转部,而第一转部及第二转部分别同轴地设于轴身的中段部位及一端,并第一转部位于筛部与管身另端间而邻接筛部,复数第一转孔分别贯设于该第一转部,第二转部则位于筛部与抵部间而邻接该抵部,复数第二转孔分别贯设于该第二转部。更进一步来说,第一转孔的孔径大于筛孔的孔径,第二转孔的孔径大于穿孔的孔径。于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筛孔的孔径大于穿孔的孔径。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第二转孔的孔径小于筛孔的孔径。于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中,作动体更包含有定位部,设于轴身中段部位而筛部枢接。而为能监控并调整中空体内的环境,该本体更包含一环控部,设于该身部上,一感应部,设于该管身而电性连接该环控部,一加热部,设于该管身而电性连接该环控部,一加湿部,设于该管身而电性连接该环控部。藉由感应部感测管身内的环境,并将资讯传输至环控部,且得藉由加湿部及加热部调控管身内的环境。本技术的优点是,藉由感应部随时检测中空体内的湿度、温度等数值,并将数值传送至环控部,使得操作者能够立即得知中空体内的环境是否适当,当环境超出适当范围时,通过环控部下达指令,控制加热部及加湿部,以改变中空体内的温度及湿度,从而确保中空体内的条件为最适条件,进一步避免外界污染物质进入中空体内,因此,以达到确保植物原料及其产物的品质的功效。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以下,为能说明本技术的功效,将举本技术的一实施例并搭配附图作更为详细的说明如后。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营养成份瞬间微精化系统10,其主要包含有本体20、中空体30、盖体40及作动体50,其中:本体20具有身部21、驱动部22、环控部23、感应部24、加热部25及加湿部26,而驱动部22设于身部21一端,用以提供一动力来源;环控部23设于身部21上而电性连感应部24、加热部25及加湿部26,用以显示资讯或是发出指令控制感应部24、加热部25及加湿部26。中空体30具有管身31、筛部32、抵部33、复数筛孔34及复数穿孔35,而管身31内壁能容设感应部24、加热部25及加湿部26;筛部32设于管身31中段部位;抵部33设于管身31一端:复数筛孔34分别贯设于筛部32;复数穿孔35分别贯设于抵部33,并穿孔35的孔径小于筛孔34的孔径。盖体40为具有盖身41及卡部42,而盖身41盖设于管身21,并得以其周侧壁面紧抵抵部33与筛部32;卡部42凸设于盖身41的内侧壁面上而得抵接抵部33,使抵部33与盖身41间具有一容置空间43,并容置空间43与管身31间以各穿孔35相连通。作动体50电性连接该驱动部22,并得进行旋转运动及直线运动,而具有轴身51、定位部52、第一转部53、第二转部54、复数第一转孔55及复数第二转孔56;其中:轴身51为同轴地设于管身31内而与筛部32相枢接;定位部52为设于轴身51中段部位,并穿设地枢接筛部32轴心部位;第一转部53设于轴身51上,并位于筛部32与管身31另端间而邻接筛部32,且其周缘邻近管身31内壁;第二转部54设于轴身51一端,并位于筛部32与抵部33间而邻接抵部33,且其周缘邻近管身31内壁;第一转孔55贯设于第一转部53,并其孔径大于筛孔34的孔径;第二转孔56贯设于第二转部54,而第二转孔56的孔径大于穿孔35的孔径并小于筛孔34的孔径。藉由上述构件的组成,作动体50受驱动部22驱动而进行旋转运动及直线运动,使轴身51上的第一转部53与第二转部54旋动,并使轴身51能够于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间移动而分别带动第一转部53及第二转部54远离或靠近筛部32与抵部33,意即当轴身51于第一位置时,第一转部53及第二转部54分别远离筛部32与抵部33,而当轴身51于第二位置时,第一转部53及第二转部54分别靠近筛部32与抵部33。更进一步来说,当植物原料或含有植物原料的溶液进入中空体30后,由于作动体50会依据适当速度及频率进行旋转及直线运动,使第一转部53及第二转部54碰撞、挤压或破碎植物原料,使得植物原料的体积变小,而通过第一转孔55、筛孔34、第二转孔56、穿孔35的孔径逐渐缩小,能够使植物原料体积被缩小为成为适当粒径的粉体,始能穿经穿孔35而进入容置空间43。换言之,除了通过筛部32及抵部33分别与第一转部53与第二转部54间的距离变化来加速破坏植物原料的体积外,更藉由第一转孔55、筛孔34、第二转孔56、穿孔35的孔径变化,快速地达到确认植物体积的功效。此外,由于本技术所提供营养成份瞬间微精化系统10欲避免外界污染物质进入中空体内,并且确保中空体30内的条件为最适条件,因此,藉由感应部24随时检测中空体30内的湿度、温度等数值,并将数值传送至环控部23,使得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营养成份瞬间微精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n一本体,具有一身部,一驱动部,设于该身部,用以提供一动力来源;/n一中空体,具有一管身,一筛部,设于该管身中段部位,一抵部,设于该管身一端,复数筛孔,分别贯设于该筛部,复数穿孔,分别贯设于该抵部;/n一盖体,具有一盖身,盖设于该管身,并得以其周侧壁面紧抵该抵部与该筛部,一卡部,凸设于该盖身的内侧壁面上而得抵接该抵部,使该抵部与该盖身间具有一容置空间,并该容置空间与该管身间以该些穿孔相连通;/n一作动体,电性连接该驱动部,并得进行旋转运动及直线运动,具有一轴身,同轴地设于该管身内而与该筛部相枢接,一第一转部,设于该轴身上而位于该筛部与该管身另端间,并邻接该筛部,一第二转部,设于该轴身一端而位于该筛部与该抵部间,并邻接该抵部,复数第一转孔,分别贯设于该第一转部,并其孔径分别大于该筛孔的孔径,复数第二转孔,分别贯设于该第二转部,并其孔径分别大于该穿孔的孔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营养成份瞬间微精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本体,具有一身部,一驱动部,设于该身部,用以提供一动力来源;
一中空体,具有一管身,一筛部,设于该管身中段部位,一抵部,设于该管身一端,复数筛孔,分别贯设于该筛部,复数穿孔,分别贯设于该抵部;
一盖体,具有一盖身,盖设于该管身,并得以其周侧壁面紧抵该抵部与该筛部,一卡部,凸设于该盖身的内侧壁面上而得抵接该抵部,使该抵部与该盖身间具有一容置空间,并该容置空间与该管身间以该些穿孔相连通;
一作动体,电性连接该驱动部,并得进行旋转运动及直线运动,具有一轴身,同轴地设于该管身内而与该筛部相枢接,一第一转部,设于该轴身上而位于该筛部与该管身另端间,并邻接该筛部,一第二转部,设于该轴身一端而位于该筛部与该抵部间,并邻接该抵部,复数第一转孔,分别贯设于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瑞周志辉
申请(专利权)人:衡一生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