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盖可旋转的线束插接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50464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5 0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尾盖可旋转的线束插接组件,尾盖可旋转的线束插接组件包括插头和与插头相连接的尾盖,在尾盖上设置有缺口,插头转动插接在尾盖内。尾盖与插头转动安装,能够实现不同传感器不同角度的安装。

Tail cover rotatable harness plug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尾盖可旋转的线束插接组件
本技术属于连接插头
,具体涉及一种尾盖可旋转的线束插接组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插件组件的插头与尾盖之间的连接位置关系固定,插头与尾盖之间的夹角通常为45°、90°两种。但是,现实中所使用的传感器是多种多样的,安装角度也是杂乱无章的。无法对每个传感器相对于每个角度都做出相应的模具;并且一些传感器是拧入式,在安装之前无法确定其最终旋向,在发动机线束设计时便无法选择固定出线角度的线束接插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尾盖可旋转的线束插接组件,尾盖与插头转动安装,能够实现不同传感器不同角度的安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尾盖可旋转的线束插接组件,所述线束插接组件包括插头和与所述插头相连接的尾盖,所述尾盖设置有缺口,所述插头转动插接于所述尾盖内。进一步的,所述插头设置有球形连接部,所述尾盖设置有圆球部,所述圆球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球形连接部插接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缺口设置于所述圆球部。进一步的,所述圆球部的所述空腔内壁设置有防滑凸起。进一步的,所述尾盖还设置有圆柱部,所述圆柱部为内部中空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圆柱部的内壁设置有环形的凸棱。进一步的,所述尾盖为分体结构,所述尾盖包括分体一和分体二,所述缺口位于所述分体二上,所述分体一与所述分体二卡扣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分体一的所述圆球部的外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圆球部卡槽,所述圆球部卡槽设置有槽口,所述分体二上对称设置有两个与所述圆球部卡槽相对应的圆球部卡扣凸起;所述分体一的所述圆柱部的外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圆柱部卡槽,所述圆柱部卡槽设置有槽口,所述分体二上对称设置有两个与所述圆柱部卡槽对应设置的圆柱部卡扣凸起。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圆球部卡槽皆设置有两个槽口。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尾盖可旋转的线束插接组件包括插头和与插头相连接的尾盖,在尾盖上设置有缺口,插头转动插接在尾盖内。尾盖与插头转动安装,能够实现不同传感器不同角度的安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尾盖可旋转的线束插接组件的立体图;图2是图1中尾盖的立体图;图3是图2中分体一的立体图;图4是图2中分体二的立体图;图5是图3中分体二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的尾盖可旋转的线束插接组件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中,1-插头,11-球形连接部,2-尾盖,21-分体一,211-圆球部卡槽一,2111-圆球部槽口一A,2112-圆球部槽口一B,212-圆球部卡槽二,2121-圆球部槽口二A,2122-圆球部槽口二B,213-圆柱部槽口一,214-圆柱部槽口二,215-分体一防滑凸起,216-分体一凸棱,22-分体二,221-圆球部卡扣凸起一,222-圆球部卡扣凸起二,223-圆柱部卡扣凸起一,224-圆柱部卡扣凸起二,225-分体二防滑凸起,226-分体二凸棱,227-缺口,3-波纹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结合图1、图2、图3、图4以及图5共同所示,一种尾盖可旋转的线束插接组件,它包括插头1和与插头1相连接的尾盖2。在尾盖2上设置有缺口,插头1转动插接在尾盖2内。在插头1上设置有球形连接部11,在尾盖2上设置有圆球部,在圆球部设置有空腔,插头1的球形连接部11插接在尾盖2的圆球部的空腔内,并且缺口设置在圆球部上。尾盖2优选为分体结构,尾盖2包括分体一21和分体二22,缺口227位于分体二22上,分体一21与分体二22卡扣连接。分体一21的圆球部的外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圆球部卡槽,在每个圆球部卡槽皆设置有两个槽口。在分体二22上对称设置有两个与圆球部卡槽相对应的圆球部卡扣凸起。两个圆球部卡槽分别为圆球部卡槽一211和圆球部卡槽二212。在圆球部卡槽一211上设置有圆球部槽口一A2111和圆球部槽口一B2121,在分体二22上设置有与圆球部卡槽一211相对应的圆球部卡扣凸起一221。在圆球部卡槽二212上设置有圆球部槽口二A2121和圆球部槽口一B2122,在分体二22上设置有与圆球部卡槽二212相对应的圆球部卡扣凸起二222。分体一21的圆柱部的外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圆柱部卡槽,在分体二22上对称设置有两个与圆柱部卡槽对应设置的圆柱部卡扣凸起。两个圆柱部卡槽分别为圆柱部卡槽一和圆柱部卡槽二,在圆柱部卡槽一上设置有圆柱部槽口一213,在分体二22上设置有与圆柱部卡槽一对应设置的圆柱部卡扣凸起一223。在圆柱部卡槽二上设置有圆柱部槽口二214,在分体二22上设置有与圆柱部卡槽二对应设置的圆柱部卡扣凸起二224。在尾盖2的圆球部的空腔内壁设置有防滑凸起,防滑凸起由分体一防滑凸起215与分体二防滑凸起225共同组成。在尾盖2还设置有用于与波纹管3连接的圆柱部,圆柱部为内部中空结构。圆柱部的内壁设置有环形的凸棱。尾盖的圆柱部的环形的凸棱由分体一凸棱216和分体二凸棱226共同组成。下面以使用本技术的尾盖可旋转的线束插接组件与传感器、波纹管3连接的过程详细描述:结合图6所示,操作者将插头2插入到传感器中,将波纹管3插入到尾盖2的圆柱部的空腔内,由于尾盖2的圆柱部的空腔内壁设置有环形的凸棱,波纹管3与分体一凸棱216以及分体二凸棱226相扣合,确保波纹管3的固定。此时,将尾盖2卡扣在一起,圆柱部卡扣凸起一223卡扣在圆柱部槽口一213中,圆柱部卡扣凸起二224卡扣在圆柱部槽口二214中,圆球部卡扣凸起一221卡扣在圆球部槽口一A2111中,圆球部卡扣凸起二222卡扣在圆球部槽口二A2121中。然后尾盖2相对于插头1转动,由于分体二22上设置有缺口227,尾盖2可以在任一方向上相对于插头1进行转动,当调整至合适位置时,即波纹管3弯曲程度最小甚至不发生弯曲时,操作者手动捏合分体一21和分体二22,此时,圆球部卡扣凸起一221卡扣在圆球部槽口一B2112中,同时,圆球部卡扣凸起二222卡扣在圆球部槽口二B2122中,使得插头1的球形连接头11与尾盖2更加紧密接触。由于插头1的球形连接头11的外径略小于尾盖2的球形内腔的内径,并且在分体一21上设置有分体一防滑凸起215,在分体二22上设置有分体二防滑凸起225,插头1的球形连接头11与分体一防滑凸起215以及分体二防滑凸起225之间产生挤压,使得尾盖2与插头1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力,能够将插头1相对于尾盖2进行固定。将波纹管3自身的折弯转化为线束接插组件的插头1和尾盖2之间的转动,使得波纹管3避免疲劳屈服,同时减小接插组件的出线空间,增加发动机线束整体可靠性和紧凑性。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带有序号命名的技术特征(如分体一、分体二、圆球部槽口一、圆球部槽口二、圆柱部槽口一、圆柱部槽口二、圆球部卡扣凸起一、圆球部卡扣凸起二、圆球部卡扣凸起一、圆球部卡扣凸起二等),仅仅是为了区别各技术特征,并不代表各技术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尾盖可旋转的线束插接组件,所述线束插接组件包括插头和与所述插头相连接的尾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盖设置有缺口,所述插头转动插接于所述尾盖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尾盖可旋转的线束插接组件,所述线束插接组件包括插头和与所述插头相连接的尾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盖设置有缺口,所述插头转动插接于所述尾盖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盖可旋转的线束插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设置有球形连接部,所述尾盖设置有圆球部,所述圆球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球形连接部插接于所述空腔内,所述缺口设置于所述圆球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盖可旋转的线束插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球部的所述空腔内壁设置有防滑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盖可旋转的线束插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盖还设置有圆柱部,所述圆柱部为内部中空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尾盖可旋转的线束插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部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蕾蕾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西港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