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结构、消声器及车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4813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5 0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排气结构、消声器及车体,排气结构包括:第一排气总成,第一排气总成包括第一排气管和设置在第一排气管上的第一对接部,第一对接部包括第一安装槽;第二排气总成,第二排气总成包括第二排气管和设置在第二排气管上的第二对接部,第一排气总成与第二排气总成通过第一对接部和第二对接部对接,第二对接部包括第二安装槽;转接部,转接部设置在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排气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排气结构容易出现漏气的问题。

Exhaust structure, muffler and vehicle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排气结构、消声器及车体
本技术涉及排气结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排气结构、消声器及车体。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一般车辆上,用于连接前排气管和后排气管的连接结构基本上都采用一个直管、一个半圆弧套加弹簧拉紧的方式,即,一个排气管与半圆弧套面接触,另外一个排气管通过直管与半圆弧套线接触。然而,由于零部件加工误差、焊接变形及装配误差的存在,前后排气管连接时存在错位、排气管漏气、石墨套损耗大等隐患。尤其是通过直管与半圆弧套相连接的排气管容易发生变形,从而会出现漏气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气结构、消声器及车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排气结构容易出现漏气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排气结构,包括:第一排气总成,第一排气总成包括第一排气管和设置在第一排气管上的第一对接部,第一对接部包括第一安装槽;第二排气总成,第二排气总成包括第二排气管和设置在第二排气管上的第二对接部,第一排气总成与第二排气总成通过第一对接部和第二对接部对接,第二对接部包括第二安装槽;转接部,转接部设置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排气总成(10),所述第一排气总成(10)包括第一排气管(11)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气管(11)上的第一对接部(12),所述第一对接部(12)包括第一安装槽;/n第二排气总成(20),所述第二排气总成(20)包括第二排气管(21)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排气管(21)上的第二对接部(22),所述第一排气总成(10)与所述第二排气总成(20)通过所述第一对接部(12)和所述第二对接部(22)对接,所述第二对接部(22)包括第二安装槽;/n转接部(30),所述转接部(30)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第二安装槽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排气总成(10),所述第一排气总成(10)包括第一排气管(11)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气管(11)上的第一对接部(12),所述第一对接部(12)包括第一安装槽;
第二排气总成(20),所述第二排气总成(20)包括第二排气管(21)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排气管(21)上的第二对接部(22),所述第一排气总成(10)与所述第二排气总成(20)通过所述第一对接部(12)和所述第二对接部(22)对接,所述第二对接部(22)包括第二安装槽;
转接部(30),所述转接部(30)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第二安装槽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部(30)为球形套,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第二安装槽均与所述转接部(30)相适配,以使所述转接部(30)夹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第二安装槽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对接部(12)和所述第二对接部(22)均相对所述转接部(30)位置可调节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部(30)由柔性材料制备而成,所述转接部(30)包括中心孔,所述第一排气管(11)和所述第二排气管(21)中的至少之一穿设在所述中心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部(30)为球形石墨套。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第二安装槽间隔设置,以使所述转接部(30)的部分段体位于所述第一排气总成(10)与所述第二排气总成(20)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总成(10)与所述第二排气总成(20)之间柔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结构还包括:
紧固件(40),所述紧固件(40)穿设在所述第一对接部(12)和所述第二对接部(22)上,以连接所述第一排气总成(10)与所述第二排气总成(20);
缓冲件(50),所述紧固件(40)穿设在所述缓冲件(50)上;
其中,所述紧固件(40)包括第一止挡部(41),所述缓冲件(50)设置在所述第一止挡部(41)与所述第一对接部(12)之间;或,所述缓冲件(50)设置在所述第一止挡部(41)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威隆永波徐辉李大华
申请(专利权)人:赛格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