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站台的站台门可收回式防夹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24612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2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曲线站台的站台门可收回式防夹检测系统,属于站台门安全检测技术领域,通过在曲线站台的站台门上对应设置可收回的激光发射组件、激光接收组件和激光偏转组件,由激光偏转组件对应实现了激光在曲线站台列车限界内的偏转和传递,准确实现了曲线站台的激光防夹检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可收回式防夹检测系统,其结构简单,控制简便,调节、控制的准确性高,能有效适用于曲线站台,并实现站台门与列车车体之间的防夹检测,避免了激光发射组件和激光接收组件的大量设置,节约了防夹检测系统的设置成本,提升了曲线站台防夹检测的准确性,确保了轨道交通曲线站台的稳定、安全运营,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The retractable anti pinch detection system of platform door on curved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曲线站台的站台门可收回式防夹检测系统
本技术属于站台门安全检测
,具体涉及曲线站台的站台门可收回式防夹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轨道交通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相较于其他城市交通系统而言,轨道交通的运量大、准点率高,能极大方便人们的出行,而且轨道交通往往不占用汽车、公交的路面行车空间,对于改善城市拥堵问题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在轨道交通的运营过程中,一般会在其站台上设置站台门系统,用于将站台和轨行区分开,并实现乘客的上下车。由于考虑到列车运行过程中的列车限界,站台门系统的设置往往需要满足与停站的列车之间有一定的间距,使得站台门系统与停站列车之间存在一定宽度的间隙,导致站台门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近年来,轨道交通乘客被夹在关闭的站台门与列车门之间的事故屡见不鲜,这种事故尤其容易发生在站台门和列车门即将关闭时乘客仍想强行挤上车的情形,或者上下列车时拥挤的情形。显然,为提升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性,首先需要乘客提高安全意识,安全乘车;其次,也需要对现有轨道交通车站进行相关的改进,以提升车站运行的安全性。因此,不少运营部门在轨道交通站台上增设了防夹安全措施,以其在站台门使用过程中进行防夹检测,现有的防夹安全措施一般为对应车站设置的对射式激光探测系统,其通过在车站两端分别设置激光发射机和终端接收机,由激光发射机向终端接收机发射激光信号,再由接收机将接收到的调制光信号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当光束被遮断时,则向控制主机发出报警信号,以此来确保站台门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上述系统能一定程度上提升站台运营的安全性,减少乘客被夹在站台门和车体之前的情况产生。但是,由于激光的直进性,现有的激光探测系统往往适用于直线站台,而对于曲线站台,由于站台拐角的存在,现有的激光探测系统无法有效适用,只能通过增加多对激光发射机和终端接收机的形式,将曲线站台划分为多个短直线站台,以此来实现站台门的防夹检测,这样不仅会增加激光探测系统的控制难度,也会极大的增加设备的投入成本,设备的故障概率也会相应增大,进而导致激光探测系统的使用、维护成本大幅增加;同时,现有的激光探测系统往往需要侵入列车限界,对探测系统的设置稳定性和列车的运行安全性存在一定的影响,且激光对射装置的体积往往较大,其设置数量的增多不仅增加设置的难度,还会加剧侵入列车限界的问题;此外,现有的激光对射装置往往设置在站台门两端的立柱上,由于站台门为活动部件,工作过程中的振动会使得激光对射精度受到一定的影响,这在曲线站台上更加明显,进而造成检测结果的失准,出现漏检、错报的情形,也增加了维护、检修的成本,影响车站的安全运营,增大车站的运营成本。鉴于此,现有的激光探测系统无法有效适用于曲线站台,存在较大的应用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技术提供了曲线站台的站台门可收回式防夹检测系统,其中通过在曲线站台的站台门上对应设置激光发射组件、激光接收组件和激光偏转组件,由激光偏转组件对应实现了激光在曲线站台列车限界内的传递,能有效实现曲线站台的激光防夹检测,检测的准确性高,误差小,且激光发射组件、激光接收组件和激光偏转组件可在不工作时收回而远离列车限界,能有效避免防夹检测系统设置对列车限界的侵入,确保曲线站台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曲线站台的站台门可收回式防夹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设于站台门两端的激光发射组件和激光接收组件,以及设置在站台门中部的激光偏转组件;其中,所述站台门由两个站台门直线段对应拼接而成,即第一直线段和第二直线段,两所述站台门直线段之间的夹角不等于180°,且所述激光偏转组件对应设置在两所述站台门直线段正对轨行区的连接处;所述激光发射组件正对所述轨行区设置,其设于所述第一直线段背离所述第二直线段的一端,并包括至少一个可发射激光的激光发射器和对应所述激光发射器设置的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直线段上,其可对应驱使所述激光发射器移动,以使得所述激光发射器可在工作时进入列车限界,并在未工作时远离所述列车限界;所述激光接收组件对应所述激光发射组件设置,其设置在所述第二直线段背离所述第一直线段的一端,并对应包括至少一个可接收激光的激光接收器和对应所述激光接收器设置的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直线段上,其可对应驱使所述激光接收器移动,并使得所述激光接收器可在工作时进入所述列车限界,并在未工作时远离所述列车限界;所述激光偏转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偏转单元和对应其设置的第三驱动单元,所述第三驱动单元可带动所述偏转单元进入或远离所述列车限界,继而所述激光发射器、所述偏转单元和所述激光接收器可分别进入所述列车限界并在纵向上依次相对,且所述激光发射器发出的激光可沿纵向射上所述偏转单元,并在所述偏转单元上偏转后射向所述激光接收器,从而通过所述激光在所述激光发射器、所述偏转单元和所述激光接收器之间的传递,可实现曲线站台的激光防夹检测。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和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分别为转动单元;所述转动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站台门上的转动舵机和水平设置的摆臂,所述转动舵机的转动输出轴沿竖向设置,所述摆臂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输出轴上,并可在所述转动输出轴的驱动下转动,且所述摆臂的另一端对应连接所述激光发射器或者所述激光接收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和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分别为伸缩单元;所述伸缩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站台门上的伸缩组件和沿横向设置的伸缩臂,所述伸缩组件对应所述伸缩臂的一端设置,并可驱动该伸缩臂沿横向往复移动,且所述伸缩臂背离所述伸缩组件的一端对应连接所述激光发射器或者所述激光接收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偏转单元为反射单元,所述反射单元可在工作时伸入所述列车限界,并可将来自所述激光发射器的所述激光对应反射,以使得所述激光可射向对应的激光接收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偏转单元为折射单元,所述折射单元可在工作时伸入所述列车限界,并可将来自所述激光发射器的所述激光对应折射,以使得所述激光可在折射后射向对应的激光接收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折射单元沿竖向设置,并对应所述折射单元设置有调整舵机,且所述第三驱动单元包括驱动组件和水平设置的连杆;所述驱动组件对应所述连杆的一端设置,其可对应驱动该连杆往复移动,且所述调整舵机设置在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上,并使得其调整输出轴沿竖向设置;相应地,所述折射单元以其一端同轴连接所述调整输出轴,以使得所述折射单元可在所述调整输出轴的转动下实现折射角度的调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激光发射器为对应设置的多个,多个所述激光发射器在竖向上依次对齐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激光接收器与所述激光发射器一一对应设置,即所述接收器为在竖向上依次对齐设置的多个。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激光发射器和所述激光接收器由初始状态转换为工作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曲线站台的站台门可收回式防夹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设于站台门两端的激光发射组件和激光接收组件,以及设置在站台门中部的激光偏转组件;其中,/n所述站台门由两个站台门直线段对应拼接而成,即第一直线段和第二直线段,两所述站台门直线段之间的夹角不等于180°,且所述激光偏转组件对应设置在两所述站台门直线段正对轨行区的连接处;/n所述激光发射组件正对所述轨行区设置,其设于所述第一直线段背离所述第二直线段的一端,并包括至少一个可发射激光的激光发射器和对应所述激光发射器设置的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直线段上,其可对应驱使所述激光发射器移动,以使得所述激光发射器可在工作时进入列车限界,并在未工作时远离所述列车限界;/n所述激光接收组件对应所述激光发射组件设置,其设置在所述第二直线段背离所述第一直线段的一端,并对应包括至少一个可接收激光的激光接收器和对应所述激光接收器设置的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直线段上,其可对应驱使所述激光接收器移动,并使得所述激光接收器可在工作时进入所述列车限界,并在未工作时远离所述列车限界;/n所述激光偏转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偏转单元和对应其设置的第三驱动单元,所述第三驱动单元可带动所述偏转单元进入或远离所述列车限界,继而所述激光发射器、所述偏转单元和所述激光接收器可分别进入所述列车限界并在纵向上依次相对,且所述激光发射器发出的激光可沿纵向射上所述偏转单元,并在所述偏转单元上偏转后射向所述激光接收器,从而通过所述激光在所述激光发射器、所述偏转单元和所述激光接收器之间的传递,可实现曲线站台的激光防夹检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曲线站台的站台门可收回式防夹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设于站台门两端的激光发射组件和激光接收组件,以及设置在站台门中部的激光偏转组件;其中,
所述站台门由两个站台门直线段对应拼接而成,即第一直线段和第二直线段,两所述站台门直线段之间的夹角不等于180°,且所述激光偏转组件对应设置在两所述站台门直线段正对轨行区的连接处;
所述激光发射组件正对所述轨行区设置,其设于所述第一直线段背离所述第二直线段的一端,并包括至少一个可发射激光的激光发射器和对应所述激光发射器设置的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直线段上,其可对应驱使所述激光发射器移动,以使得所述激光发射器可在工作时进入列车限界,并在未工作时远离所述列车限界;
所述激光接收组件对应所述激光发射组件设置,其设置在所述第二直线段背离所述第一直线段的一端,并对应包括至少一个可接收激光的激光接收器和对应所述激光接收器设置的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直线段上,其可对应驱使所述激光接收器移动,并使得所述激光接收器可在工作时进入所述列车限界,并在未工作时远离所述列车限界;
所述激光偏转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偏转单元和对应其设置的第三驱动单元,所述第三驱动单元可带动所述偏转单元进入或远离所述列车限界,继而所述激光发射器、所述偏转单元和所述激光接收器可分别进入所述列车限界并在纵向上依次相对,且所述激光发射器发出的激光可沿纵向射上所述偏转单元,并在所述偏转单元上偏转后射向所述激光接收器,从而通过所述激光在所述激光发射器、所述偏转单元和所述激光接收器之间的传递,可实现曲线站台的激光防夹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线站台的站台门可收回式防夹检测系统,其中,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和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分别为转动单元;
所述转动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站台门上的转动舵机和水平设置的摆臂,所述转动舵机的转动输出轴沿竖向设置,所述摆臂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输出轴上,并可在所述转动输出轴的驱动下转动,且所述摆臂的另一端对应连接所述激光发射器或者所述激光接收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线站台的站台门可收回式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翔朱丹张浩刘辉张琨邱绍峰周明翔张俊岭郭文浩赵兴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