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无砟轨道,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高等减振无砟轨道或预制装配式轨道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对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国的市域铁路轨道结构大多采用的是现浇枕式无砟轨道结构。
2、由于现浇枕式无砟轨道结构需要在现场进行大量的混凝土浇筑,所以存在施工周期长、施工质量难以控制、维护检修难度大等问题。而且,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现浇道床容易出现裂纹,预制轨枕与现浇底座之间也极易出现离缝等问题。
3、虽然无砟轨道结构在我国的高速铁路项目和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但是,高速铁路目前常用的无砟轨道形式通常为双块式无砟轨道或者crtsiii型板式无砟轨道,前者仍然存在现浇枕式轨道的常见问题,后者的iii型板为复合结构,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层间离缝病害,且建造成本也比较高。而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装配式无砟轨道结构比较复杂,技术相对不是很成熟,在轨道结构和施工工艺上还存在一定的优化空间。
4、此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区段的不同,对无砟轨道结构的要求存在一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高等减振无砟轨道或预制装配式轨道结构,其设置在盾构隧道的隧道管片内周壁面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隧道底部的管片内周壁面上的下部基础,以及分层设置于所述下部基础上的自密实混凝土层、减振层、轨道板和钢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等减振无砟轨道或预制装配式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垫圈在所述轨道板的板体预制成型时与之粘结形成一体结构,其包括同轴设置的底板和套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高等减振无砟轨道或预制装配式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的外周环向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肋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高等减振无砟轨道或预制装配式轨道结构,其设置在盾构隧道的隧道管片内周壁面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隧道底部的管片内周壁面上的下部基础,以及分层设置于所述下部基础上的自密实混凝土层、减振层、轨道板和钢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高等减振无砟轨道或预制装配式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垫圈在所述轨道板的板体预制成型时与之粘结形成一体结构,其包括同轴设置的底板和套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高等减振无砟轨道或预制装配式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的外周环向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肋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高等减振无砟轨道或预制装配式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肋条的外轮廓尺寸由其连接底板的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新型高等减振无砟轨道或预制装配式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的周壁面上沿环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肋条,各肋条自所述套体的小径端向所述套体的大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杰,李秋义,杨舟,任西冲,张鹏,孙立,朱彬,张超永,王谷丰,周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