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电防夹电动车窗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317355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0 1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电防夹电动车窗控制系统,包括有对射式光电传感器、光耦继电器系统和电压转换器系统;所述对射式光电传感器包括有对射式光电传感器发射端和对射式光电传感器接收端,所述对射式光电传感发射端与对射式光电传感器接收端均安装在车窗内侧同一水平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高精度对射式光电传感器检测环境信号,通过低成本光耦继电器系统处理检测信号,作出相应控制指令,控制车窗工作状态,以达到安全防夹的目的,此款光电防夹电动车窗设计解决了市场现有几款电动防夹车窗的不足,提高了灵敏度和可靠性。此款光电防夹电动车窗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夹伤事故的发生,其成本低,工作精度高,易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安全领域,具体为一种光电防夹电动车窗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电动车窗的出现提高了汽车的舒适性和方便性,但是也出现了许多乘车人员被自动上行的车窗夹伤的情况,近年来为了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出现了汽车电动车窗防夹系统。现今大多数汽车电动车窗防夹系统采用霍尔力学传感器为核心元件,车窗上行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电机转速降低,从而导致电路中电流减小,霍尔力学传感器通过这一原理,检测电流幅值的变化,控制车窗的上行、下行以及停止。现有技术主要缺点有:1、利用霍尔力学传感器进行防夹控制需要障碍物对车窗施加一定阻力,影响电机的转速,才能达到防夹目的,但是此时以及对障碍物有了夹物力,对于骨骼较为脆弱的儿童和老人,仍然会有一定伤害。2、现有技术需要通过霍尔力学传感器判断电流幅值变化做出响应,这种方式响应速度相对较慢,不能达到即时防夹的目的。3、采用霍尔力学传感器的防夹系统相对成本较高,目前市场上只有中高档车型才会采用防夹系统,市场普及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电防夹电动车窗控制系统,用以解决市场现有电动防夹车窗经济实用性差、灵敏性不足等缺点同时提供了一种低成本高精度光电防夹电动车窗控制系统设计。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光电防夹电动车窗控制系统,其控制系统包括有对射式光电传感器、光耦继电器系统、STC89C52单片机自动控制系统和电压转换器系统;所述对射式光电传感器包括有对射式光电传感器发射端和对射式光电传感器接收端,所述对射式光电传感发射端与对射式光电传感器接收端均安装在车窗内侧同一水平面上,且对射式光电传感发射端与对射式光电传感器接收端保持在一条直线上;所述对射式光电传感器接收端与对射式传感器发射端相对设置,且所述对射式光电传感器发射端向对所述射式传感器接收端发射信号;所述对射式光电传感器信号输出端接入光耦继电器系统;STC89C52单片机自动控制系统包括有STC89C52单片机,所述电压转换器系统的输出端与STC89C52单片机连接,所述STC89C52单片机与所述光耦继电器系统、对射式光电传感器连接,所述光耦继电器系统的输出端连接直流电机。进一步地,所述对射式光电传感器和光耦继电器系统的工作电压为12V电源提供,且所述12V电源采用DC-DC大功率降压模块降压,所述STC89C52单片机用于车窗升起时自动启动防夹系统。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有至少一组对射式光电传感器,且控制系统的多组对射式光电传感器共同工作。当电动车窗主开关中的车窗下降开关由触点6切换至触点5时,STC89C52单片机输出端口V+和V-均输出低电平,所述对射式光电传感系统和光耦继电器系统均处于非工作状态,继电器KA由反相器接受到高电平信号,常开触点闭合,电路导通,直流电动机正常运动,此时防夹系统不工作,车窗正常下降;当电动车窗主开关中的车窗上升开关由触点7切换至触点8时,STC89C52单片机输出端口V+输出高电平,V-输出低电平,所述对射式光电传感系统和光耦继电器系统通电进入工作状态,继电器KA接受到低电平信号,常开触点断开,该路处于断路状态。所述对射式光电传感系统中V1、V6发出不可见激光;所述光耦继电器常开触点闭合,防夹系统电路导通,直流电机正常工作,车窗上升;当障碍物进入防夹区域时,遮挡所述对射式光电传感器发射端发出的不可见激光,Vout1、Vout2其中之一或全部输出低电平;Vout1、Vout2作为信号输入光耦继电器系统,当其中至少有一个信号为低电平时,所述光耦继电器断电,常开触点断开,防夹系统电路切断,直流电机停止工作,车窗停止上升;当障碍物离开防夹区域时,系统恢复工作状态,系统电路导通,车窗继续上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必须检测到光电防夹电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才可以控制车窗上行,否则无法启动;(2)光电防夹车窗有两种工作状态:分别为防夹状态与自然状态,自然状态是为解决光电防夹电路损坏,车窗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3)当有障碍物遮挡所述对射式光电传感器发射端光线,所述光耦继电器系统相应指令,控制车窗电动机系统工作状态,使车窗运动停止;(4)当车窗停止运动,不明物体撤出危险区,复位工作电路,车窗才可重新进行工作;(5)所述光电防夹电路采用STC89C52单片机进行自动控制,只有在车窗上行时才处于工作状态,其他情况均无电流通过电路,达到节能,提高使用寿命的目的。本技术用高精度对射式光电传感器检测环境信号,通过低成本光耦继电器系统处理检测信号,作出相应控制指令,控制车窗工作状态,以达到安全防夹的目的,此款光电防夹电动车窗设计解决了市场现有几款电动防夹车窗的不足,提高了灵敏度和可靠性,同时具有自动节能特点。此款光电防夹电动车窗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夹伤事故的发生,其成本低,工作精度高,易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控制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对射式光电传感器的继电器电路图。图3为本技术对射式光电传感器电路图。图4为本技术电动车窗开关电路图。图5为本技术STC89C52单片机工作电路图。图6为本技术光电防夹系统电路图。图7为本技术防夹装置安装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防夹系统控制流程图。其中,13为对射式光电传感器;14为光耦继电器系统;15为STC89C52单片机自动控制系统;16为电压转换器系统;17为对射式传感器发射端;18为对射式光电传感器接收端;19为车窗;20为直流电机;21为STC89C52单片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照图1-8,本技术提供了控制系统包括有对射式光电传感器13、光耦继电器系统14、STC89C52单片机自动控制系统15和电压转换器系统16;所述对射式光电传感器13包括有对射式光电传感器发射端17和对射式光电传感器接收端18,所述对射式光电传感发射端17与对射式光电传感器接收端18均安装在车窗19内侧同一水平面上,且对射式光电传感发射端17与对射式光电传感器接收端18保持在一条直线上;所述对射式光电传感器接收端18与对射式传感器发射端17相对设置,且所述对射式光电传感器发射端17向对所述射式传感器接收端18发射信号;所述对射式光电传感器13信号输出端接入光耦继电器系统14;STC89C52单片机自动控制系统15包括有STC89C52单片机21,所述电压转换器系统16的输出端与STC89C52单片机21连接,所述STC89C52单片机21与所述光耦继电器系统14、对射式光电传感器13连接,所述光耦继电器系统14的输出端连接直流电机20;即请参照图7,所述对射式光电传感发射端与对射式光电传感器接收端均安装在车窗内侧同一水平面上,且对射式光电传感发射端与对射式光电传感器接收端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同时采用两队对射式光电传感器布置安装,可扩大防夹区域。对射式光电传感器接收端与对射式传感器发射端相对设置,且所述对射式光电传感器发射端向对所述射式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电防夹电动车窗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控制系统包括有对射式光电传感器(13)、光耦继电器系统(14)、STC89C52单片机自动控制系统(15)和电压转换器系统(16);所述对射式光电传感器(13)包括有对射式光电传感器发射端(17)和对射式光电传感器接收端(18),所述对射式光电传感发射端(17)与对射式光电传感器接收端(18)均安装在车窗(19)内侧同一水平面上,且对射式光电传感发射端(17)与对射式光电传感器接收端(18)保持在一条直线上;所述对射式光电传感器接收端(18)与对射式传感器发射端(17)相对设置,且所述对射式光电传感器发射端(17)向对所述射式传感器接收端(18)发射信号;所述对射式光电传感器(13)信号输出端接入光耦继电器系统(14);STC89C52单片机自动控制系统(15)包括有STC89C52单片机(21),所述电压转换器系统(16)的输出端与STC89C52单片机(21)连接,所述STC89C52单片机(21)与所述光耦继电器系统(14)、对射式光电传感器(13)连接,所述光耦继电器系统(14)的输出端连接直流电机(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电防夹电动车窗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控制系统包括有对射式光电传感器(13)、光耦继电器系统(14)、STC89C52单片机自动控制系统(15)和电压转换器系统(16);所述对射式光电传感器(13)包括有对射式光电传感器发射端(17)和对射式光电传感器接收端(18),所述对射式光电传感发射端(17)与对射式光电传感器接收端(18)均安装在车窗(19)内侧同一水平面上,且对射式光电传感发射端(17)与对射式光电传感器接收端(18)保持在一条直线上;所述对射式光电传感器接收端(18)与对射式传感器发射端(17)相对设置,且所述对射式光电传感器发射端(17)向对所述射式传感器接收端(18)发射信号;所述对射式光电传感器(13)信号输出端接入光耦继电器系统(14);STC89C52单片机自动控制系统(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莉莉张文康潘文章解彬彬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