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材料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4575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4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成型模具。所述成型模具包括:模具主体、柔性辅助膜袋以及模具盖。其中,所述模具主体的内部具有加热单元、上表面具有承载树脂基复合材料预成型体的凹槽;所述柔性辅助膜袋与所述凹槽配合形成完全包裹所述预成型体的抽真空空间;所述模具盖具有加压接口,并且所述模具盖与所述模具主体配合形成对所述抽真空空间施加压力的加压空间。从而,通过在模具主体内部设置加热单元、模具主体与模具盖配合形成加压空间的设置,使得加热和加压操作单独进行,从而有助于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进而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A composite molding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材料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复合材料成型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复合材料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以预浸料为原材料的汽车用复合材料零部件的量产工艺主要是热压罐工艺和模压工艺,但两种工艺都是针对模具整体进行加压加热,造成生产周期长、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基于上述需求,提供一种使加压、加热单元独立操作的复合材料成型模具,成为现有技术中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成型模具,有助于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进而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复合材料成型模具包括:模具主体,所述模具主体的内部具有加热单元、上表面具有承载树脂基复合材料预成型体的凹槽;柔性辅助膜袋,所述柔性辅助膜袋与所述凹槽配合形成完全包裹所述预成型体的抽真空空间;模具盖,所述模具盖具有加压接口,并且所述模具盖与所述模具主体配合形成对所述抽真空空间施加压力的加压空间。可选地,所述模具主体的内部具有介质腔,并且所述模具主体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介质腔连通的加热介质入口、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介质腔连通的加热介质出口。可选地,所述介质腔的内部设置有导热隔板。可选地,所述加热介质入口的设置高度高于所述加热介质出口的设置高度。可选地,所述成型模具进一步具有承载所述模具主体的辅助热台或辅助冷台;其中,所述辅助热台具有贯通的加热介质流通通道;所述辅助冷台具有贯通的冷却介质流通通道。可选地,所述模具主体具有与所述模具盖的两侧壁插接配合的插接槽。可选地,所述模具盖的两侧壁的插接端部设置有密封圈。可选地,所述柔性辅助膜袋的两侧延伸至所述插接槽的内部以形成压接段。可选地,所述压接段具有嵌入所述插接槽的内部的凸起。可选地,所述模具主体设置有与所述抽真空空间连通的抽真空接口,并且所述抽真空接口位于所述凹槽和所述介质腔之间。由上可见,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成型模具,通过在模具主体内部设置加热单元、模具主体与模具盖配合形成加压空间的设置,使得加热和加压操作单独进行,从而有助于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进而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对本申请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申请的范围。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复合材料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成型模具具有辅助热台或辅助冷台的示意图。标号说明100成型模具110模具主体111加热单元112凹槽113加热介质入口114加热介质出口115导热隔板116插接槽117抽真空接口120柔性辅助膜袋121压接段122凸起130模具盖131加压接口132密封圈140辅助热台141加热介质流通通道150辅助冷台151冷却介质流通通道160预成型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部分,而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复合材料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成型模具具有辅助热台和辅助冷台的示意图。请参见图1,本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复合材料成型模具100包括:模具主体110、柔性辅助膜袋120以及模具盖130。其中,模具主体110的内部具有加热单元111、上表面具有承载树脂基复合材料预成型体160的凹槽112;柔性辅助膜袋120与凹槽112配合形成完全包裹预成型体160的抽真空空间;模具盖130具有加压接口131,并且模具盖130与模具主体110配合形成对抽真空空间施加压力的加压空间。其中,柔性辅助膜袋120可以选择真空袋膜或者硅胶气袋。为了使预成型体160更均匀地受压和节省安装时间,柔性辅助膜袋120优选硅胶气袋。为了提高加热单元111的加热速度,本实施例选择应用加热介质加热的方式。其中,模具主体110的内部具有介质腔111,并且模具主体110的一侧设置有与介质腔111连通的加热介质入口113、另一侧设置有与介质腔111连通的加热介质出口114。其中,模具主体110壁厚控制在20mm以内,对于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成型过程,加热介质可以选择蒸汽。为了提高加热介质的传热效率和使凹槽112受热更加均匀,介质腔111的内部设置有导热隔板115;并且,加热介质入口113的设置高度高于加热介质出口114的设置高度。请参见图2,如图中虚线所示,为了提高复合材料成型过程中的加热和冷却效率、缩短生产周期,成型模具100进一步具有承载模具主体110的辅助热台140或辅助冷台150。其中,辅助热台140具有贯通的加热介质流通通道141;辅助冷台具有贯通的冷却介质流通通道151。对于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成型过程,冷却介质可以选择冷却水。预成型体160可以实现快速加热和快速冷却,并且温度均匀,温度偏差可以控制在5℃以内。为了提高成型模具100的拆装效率,模具主体110具有与模具盖130的两侧壁插接配合的插接槽116。为了提高加压空间的密封性,模具盖130的两侧壁的插接端部设置有密封圈132。为了便于抽真空空间的形成和提高抽真空空间的密封性,柔性辅助膜袋120的两侧延伸至插接槽116的内部以形成压接段121。模具盖130的两侧壁与插接槽116在插接过程中,将柔性辅助膜袋120的压接段121压实在插接槽116内部。为了实现插接槽116对柔性辅助膜袋120的限位作用,避免抽真空过程中柔性辅助膜袋120脱除,压接段121具有嵌入插接槽116的内部的凸起122。为了便于外接抽真空设备,模具主体110设置有与抽真空空间连通的抽真空接口117,并且抽真空接口117位于凹槽116和介质腔111之间。应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真空袋膜作为柔性辅助膜袋120的成型模具的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包括:(1)打开辅助热台140的加热介质流通通道141,通蒸汽加热,温度保持在150℃;(2)模具主体110从辅助冷台150通过轨道移入到辅助热台140,加热至50℃-60℃,再移出到辅助冷台150,时间控制在30秒以内;(3)在模具主体110的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材料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模具主体,所述模具主体的内部具有加热单元、上表面具有承载树脂基复合材料预成型体的凹槽;/n柔性辅助膜袋,所述柔性辅助膜袋与所述凹槽配合形成完全包裹所述预成型体的抽真空空间;/n模具盖,所述模具盖具有加压接口,并且所述模具盖与所述模具主体配合形成对所述抽真空空间施加压力的加压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材料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具主体,所述模具主体的内部具有加热单元、上表面具有承载树脂基复合材料预成型体的凹槽;
柔性辅助膜袋,所述柔性辅助膜袋与所述凹槽配合形成完全包裹所述预成型体的抽真空空间;
模具盖,所述模具盖具有加压接口,并且所述模具盖与所述模具主体配合形成对所述抽真空空间施加压力的加压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主体的内部具有介质腔,并且所述模具主体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介质腔连通的加热介质入口、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介质腔连通的加热介质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腔的内部设置有导热隔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介质入口的设置高度高于所述加热介质出口的设置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克坚邸娥梅徐家伟陈胜朱佳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