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22224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涉及安全带技术领域。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按钮、支撑底座、基板、导轨和调节组件;所述导轨上设置有卡孔;所述调节组件包含锁止销;其中,所述基板通过其上设置的滑片延导轨的长度方向可滑动;所述支撑底座固定设置在基板上;所述锁止销通过支撑底座上的限位块与按钮卡连。该实施方式可以达到利用机械化自动组装设备提高组装效率、成品率、降低制造成本、降低制造工艺复杂程度的有益效果。

Seat belt height adjust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安全带
,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工成本的日益增加,机械化生产的需求愈来愈高。目前用于安全带的高度调节装置零部件较为细小,实现机械化组装较为困难,多为手工组装。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目前的高度调节装置由于结构设计较为复杂,零部件较为细小,使得机械化自动组装难以实现,在人工组装或机械化组装时效率较低,存在装错的风险,且产品不良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能够降低装置结构的复杂程度、提高机械化组装的效率,并且提高装置的准确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包括:按钮、支撑底座、基板、导轨和调节组件;所述导轨上设置有卡孔;所述调节组件包含锁止销;其中,所述基板通过其上设置的滑片延导轨的长度方向可滑动;所述支撑底座固定设置在基板上;所述锁止销通过支撑底座上的限位块与按钮卡连;通过控制按钮可以使调节组件的锁止销插入所述导轨上的卡孔中或从所述卡孔中拔出。该装置通过控制按钮的运动,进而联动锁止销在导轨的卡孔中移动,实现调节安全带高度的技术效果。该装置中的各个部件均为一体成型的,可以利用机械化自动组装设备提高组装效率、成品率的技术效果,进一步降低了制造成本。可选地,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限位块与锁止销之间;当按钮与基板的相对距离缩小时,所述弹簧被压缩。当所述锁止销在按钮的作用下从卡孔中移出的时候,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也就是弹簧对所述锁止销的压力最大;当述锁止销与按钮的作用仅为卡接且按钮没有受到向上的拉力时,所述弹簧对所述锁止销的压力最小。通过设置弹簧使得该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在保证制造成本的基础上,更为稳定地调节安全带的高度。可选地,所述按钮包含:上盖部、弯折部、延伸部、和内侧挡板部;按钮上盖部与延伸部通过弯折部一体连接;所述弯折部为弧形均匀壁厚仿形结构。由于所述按钮为一体连接的,故所述按钮可以具备发生轻微弹性形变的特性,并且该按钮具备便于组装的技术效果。一体成型的制造工艺可以达到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进而实现了平台化生产、自动化组装的技术效果。并且一体成型的部件具备,达到降低制造工艺复杂程度的有益效果。可选地,所述上盖部的内侧中央设置有突起;所述突起的形状包括:圆柱形或平行于延伸部的片状结构。所述突起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当按钮收到受到外力冲击时,所述突起可以达到减少按钮变形量的技术效果。同时,所述突起也可以使得所述按钮顶部的强度增加。可选地,所述延伸部包含:外侧部和内侧部;所述内侧部包含:导向部、连接部和平台部;所述导向部为带斜坡或具有倾斜角度的斜面;所述锁止销通过导向部使得其顶部与平台部卡接。所述导向部最窄的位置略小于锁止销顶端最宽的位置,进而达到在安装的过程中可以过盈配合,通过在按钮上设置导向部,可以使得将锁止销与按钮卡接后不会脱落。利用所述内侧部的设置,可以使得该设备在组合时仅通过简单的机械化自动控制完成组装,达到组装更为简单的技术效果。可选地,按钮由塑料材料制成,包括但不限于:聚丙烯或聚甲醛树脂。当所述按钮的材质为塑料材料时可以达到容易塑性,且发生弹性形变时不会毁坏按钮、增加按钮的使用寿命的技术效果。可选地,所述锁止销包括:顶部、穿透部、接触部、底部;所述顶部包括:顶出部、支撑部和头部;所述顶出部为带斜坡或类似具有倾斜角度的斜面;所述支撑部与平台部抵接;所述头部与弹簧抵接;所述穿透部可以在限位块下上下运动。通过在锁止销的顶部上设置带有斜面的顶出部的技术手段,可以使得在安装该高度调节装置时更加方便,易于机械化生产。所述支撑部同时也有一定支撑作用,方便该设备进行安装。当安装完成后,所述支撑部与按钮平台部贴紧,起支撑作用。所述锁止销的各个部分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更加方便整个设备的安装,简化机械化生产进程。可选地,锁止销由金属材料制成。由于所述锁止销的安装需要受到较大的挤压力,且在使用该设备调节高度时也是主要的受力件,故对强度的要求比较高,采用金属材料制作锁止销。可选地,所述支撑底座还包括: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的位置位于按钮的两侧,限定按钮的运动方向为上下运动。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对按钮的位置进行限定,在安装时起导向的作用,同时方便后续调节安全带高度时更加稳定,降低按钮在使用中向其他方向晃动的可能性。其中,在调节安全带的高度时,按钮的运动方向仅为上下运动,可以保证按钮能回位顺畅。可选地,所述限位块包括顶面和穿通部;所述顶面用于限定弹簧的活动区间,所述穿通部用于固定弹簧固定端的位置。该装置在安装时可以将弹簧放置在顶面下,通过穿通部限制弹簧仅为上下活动,进而避免弹簧在按钮上下移动时出现按钮不稳定的状况,使得调节高度的操作更为平稳。上述技术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该装置通过控制按钮的运动,联动锁止销在导轨的卡孔中移动、且各个部件均为一体成型的技术手段,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不能完全采用机械化生产、组装时效率较低,存在装错的风险,且产品不良率高的技术缺陷,进而达到利用机械化自动组装设备,提高组装效率、成品率的技术效果,进一步降低了制造成本。又由于该装置中各个部件为一体成型的,进而达到降低制造工艺复杂程度的有益效果。上述的非惯用的可选方式所具有的进一步效果将在下文中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加以说明。附图说明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的部分拆分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的按钮部分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的按钮部分正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a)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中按钮的俯视图,图5(b)为图5(a)中A-A线的切面结构示意图;图6(a)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中按钮的后视图,图6(b)为图6(a)中B-B线的切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的按钮部分后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的锁止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的锁止销部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的整体拆分结构的示意图;图11(a)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侧面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11(b)为图11(a)C-C线切割的切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按钮(100)、支撑底座(200)、基板(300)、导轨(400)和调节组件(500);所述导轨上设置有卡孔(401);所述调节组件(500)包含锁止销(501);/n其中,所述基板(300)通过其上设置的滑片(301)延导轨的长度方向可滑动;所述支撑底座(200)固定设置在基板(300)上;所述锁止销(501)通过支撑底座(200)上的限位块(201)与按钮(100)卡连;/n通过控制按钮(100)可以使调节组件(500)的锁止销(501)插入所述导轨上的卡孔(401)中或从所述卡孔(401)中拔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带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按钮(100)、支撑底座(200)、基板(300)、导轨(400)和调节组件(500);所述导轨上设置有卡孔(401);所述调节组件(500)包含锁止销(501);
其中,所述基板(300)通过其上设置的滑片(301)延导轨的长度方向可滑动;所述支撑底座(200)固定设置在基板(300)上;所述锁止销(501)通过支撑底座(200)上的限位块(201)与按钮(100)卡连;
通过控制按钮(100)可以使调节组件(500)的锁止销(501)插入所述导轨上的卡孔(401)中或从所述卡孔(401)中拔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500)还包括弹簧(502);
所述弹簧(502)设置在限位块(201)与锁止销(501)之间;
当按钮(100)与基板(300)的相对距离缩小时,所述弹簧(502)被压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100)包含:上盖部(101)、弯折部(102)、延伸部(103)、和内侧挡板部(104);
按钮上盖部(101)与延伸部(103)通过弯折部(102)一体连接;
所述弯折部(102)为弧形均匀壁厚仿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部(101)的内侧中央设置有突起(111);
所述突起(111)的形状包括:圆柱形或平行于延伸部(103)的片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103)包含:外侧部(113)和内侧部(123);
所述内侧部(123)包含:导向部(1231)、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尊玉龚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均胜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