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泽润专利>正文

实现自主式惯量与倾角同步功能的电磁安全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2224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01 0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实现自主式惯量与倾角同步功能的电磁安全座椅,包括电路传感器模块,为上下垂直结构,由上至下依次为上顶板、凹盘托板、电子电路元件托板和下托板,所述的上顶板、凹盘托板、电子电路元件托板和下托板之间通过螺丝螺柱相连接固定;座椅模块,包括座椅背靠板、座椅座板和电磁安全带装置,所述的座椅背靠板安装在座椅座板上方,所述的座椅背靠板的椅背的中下方位置处安装有所述的电磁安全带装置,所述的电磁安全带装置包括上堵板、圆管、下堵板、上电磁铁、下电磁铁和强力弹簧。采用了该电磁安全座椅,实现了座椅与自主式惯量与倾角同步电磁安全带装置相结合,使其实现电路化控制的功能,更具有灵活和优越性。

An electromagnetic safety seat with the function of synchronizing inertia and inclin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现自主式惯量与倾角同步功能的电磁安全座椅
本技术涉及安全座椅领域,尤其涉及电磁安全座椅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实现自主式惯量与倾角同步功能的电磁安全座椅。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选择出行时选择交通工具的时候,如机动车辆或飞机时,其乘员自身安全能够更好的得到保障,就显得极其重要,可在传统的
中,座椅与安全带装置却有待提高,同时也存在以下缺点。现有
中,座椅与安全带装置已经相对落后,还停留在被动机械式层面还无法实现自主式惯量与倾角同步电磁安全保护的功能。现有
中,座椅与安全带装置还没有实现自主式电路化控制模式。现有
中,座椅与安全带装置还不能实现,利用物体的惯性和乘员自身的惯性保持惯性同步,同时并启动电磁安全保护装置的问题。现有
中,座椅和安全带还是各自独立分开的,还没有实现发展成为一个独立自主式更具优越性的电磁安全座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满足安全性、便利性、适用范围广泛的实现自主式惯量与倾角同步功能的电磁安全座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现自主式惯量与倾角同步功能的电磁安全座椅如下:该实现自主式惯量与倾角同步功能的电磁安全座椅,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电路传感器区块包括:电路传感器模块,为上下垂直结构,由上至下依次为上顶板、凹盘托板、电子电路元件托板和下托板,所述的上顶板、凹盘托板、电子电路元件托板和下托板之间通过螺丝螺柱相连接固定;座椅模块,包括座椅背靠板、座椅座板和电磁安全带装置,所述的座椅背靠板安装在座椅座板上方,所述的座椅背靠板的椅背的中下方位置处安装有所述的电磁安全带装置,所述的电磁安全带装置包括上堵板、圆管、下堵板、上电磁铁、下电磁铁和强力弹簧;所述的电路传感器模块和座椅模块通过所述的电磁安全带装置相连接。较佳地,所述的上顶板为正方形,所述的上顶板的中心位置有垂直通孔。较佳地,所述的上顶板的垂直通孔用于安装激光器灯头,所述的灯头垂直向下照射。较佳地,所述的凹盘托板上放置凹形圆盘,所述的凹盘托板和凹形圆盘的中心位置均有通孔,所述的凹形圆盘的通孔与所述的凹盘托板的通孔相垂直,所述的凹形圆盘的通孔上放置有铜球,所述的凹形圆盘的上口边缘与上顶板的下平面的距离小于所述钢球的直径。较佳地,所述的凹盘托板的通孔的直径为7毫米。较佳地,所述的凹形圆盘通孔上的铜球的直径为10毫米。较佳地,所述的凹盘托板的通孔下安装有光敏电阻传感器探头单元,所述的光敏电阻传感器探头单元包括短黑色圆管和光敏电阻传感器探头,所述的光敏电阻传感器探头放置于所述的短黑色圆管的中心位置,所述的光敏电阻传感器探头的感光面垂直朝向所述的短黑色圆管的一端,且该端口垂直向上固定于凹盘托板的通孔下方,所述的光敏电阻传感器探头的传感线接于光敏电阻感光模块并延伸至短黑色圆管外侧,所述的短黑色圆管的另一端的管口被热封胶封堵。较佳地,所述的电子电路元件托板上固定有多种电子电路元件,且均有垂直穿线孔,所述的电子电路元件的连接电线穿过所述的垂直穿线孔,放置于所述的电子电路元件托板和下托板之间。较佳地,所述的座椅背靠板的左上角处和右上角处分别设有左肩区安全带穿置孔和右肩区安全带穿置孔。较佳地,所述的上堵板安装于圆管的上端口,所述的下堵板安装于圆管的下端口,所述的上堵板和下堵板均为圆形且外直径相同,所述的上堵板的中心处有通孔,所述的下电磁铁固定于下堵板的中心位置上方,所述的上电磁铁放置于下电磁铁的上方,所述的上电磁铁和下电磁铁的磁极面垂直相对,所述的强力弹簧放置于上电磁铁的上方,所述的强力弹簧的直径不大于电磁铁的直径,车用安全带依次穿过上堵板的通孔处、弹簧的通孔处、上电磁铁的圆形环处、弹簧中心孔和下堵板的通孔处,并一分为二分别从左肩区安全带穿置孔和右肩区安全带穿置孔穿过。较佳地,所述的电磁安全座椅的左安全带固定于座椅座板左边的中前方位置,所述的电磁安全座椅的右安全带固定于座椅座板右边的中前方位置,所述的左安全带与胸前车用安全带子卡扣和左腿安全带分别固定,所述的左腿安全带的尾端与车用安全带子卡扣固定,所述的右安全带与胸前车用安全带母卡扣和右腿安全带分别固定,所述的右腿安全带的尾端与车用安全带母卡扣固定。较佳地,所述的上堵板的通孔的直径为3cm至5cm。采用了本技术的实现自主式惯量与倾角同步功能的电磁安全座椅,在现有
中,本技术实现了座椅与安全带装置,从单一的机械式到电磁自主式安全保护功能的跨越和升级。在现有
中,本技术实现了座椅与自主式惯量与倾角同步电磁安全带装置相结合,使其实现电路化控制的功能,更具有灵活和优越性。在现有
中,本技术实现了利用物体的惯性并保持惯量与倾角同步使本技术装置可自主启动自主式惯量与倾角同步电磁安全座椅对人员人身安全进行及时有效的保护。在现有
中,本技术装置实现了传统座椅与自主式惯量与倾角同步电磁安全带装置的完美结合,利用座椅的便利性与自主式惯量与倾角同步电磁安全带装置的特性,把两者科学人性化的功能化的完美融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更加优越的独立装置。当本技术装置处在断电不能通电工作的时候,该装置依然可以把乘员牢牢的固定在座椅距离安全范围以内,使乘员不会因设备断电不能工作而受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实现自主式惯量与倾角同步功能的电磁安全座椅的座椅模块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实现自主式惯量与倾角同步功能的电磁安全座椅的座椅模块示意图二。图3为本技术的实现自主式惯量与倾角同步功能的电磁安全座椅的座椅模块示意图三。图4为本技术的实现自主式惯量与倾角同步功能的电磁安全座椅的座椅模块示意图四。图5为本技术的实现自主式惯量与倾角同步功能的电磁安全座椅的座椅模块示意图五。图6为本技术的实现自主式惯量与倾角同步功能的电磁安全座椅的座椅模块示意图六。图7为本技术的实现自主式惯量与倾角同步功能的电磁安全座椅的座椅模块示意图七。图8为本技术的实现自主式惯量与倾角同步功能的电磁安全座椅的座椅模块示意图八。图9为本技术的实现自主式惯量与倾角同步功能的电磁安全座椅的电路传感器模块示意图一。图10为本技术的实现自主式惯量与倾角同步功能的电磁安全座椅的电路传感器模块示意图二。图11为本技术的实现自主式惯量与倾角同步功能的电磁安全座椅的电路传感器模块示意图三。图12为本技术的实现自主式惯量与倾角同步功能的电磁安全座椅的座椅模块的电路图。附图标记:1右肩区安全带穿置孔2左肩区安全带穿置孔3外圈带槽凹型槽轴承4固定轴5车用安全带子母卡扣6车用安全带左肩带7车用安全带右肩带8座椅背靠板9座椅座板10安全带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现自主式惯量与倾角同步功能的电磁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安全座椅包括:/n电路传感器模块,为上下垂直结构,由上至下依次为上顶板(35)、凹盘托板、电子电路元件托板(40)和下托板(41),所述的上顶板(35)、凹盘托板、电子电路元件托板(40)和下托板(41)之间通过螺丝螺柱相连接固定;/n座椅模块,包括座椅背靠板(8)、座椅座板(9)和电磁安全带装置,所述的座椅背靠板(8)安装在座椅座板(9)上方,所述的座椅背靠板(8)的椅背的中下方位置处安装有所述的电磁安全带装置,所述的电磁安全带装置包括上堵板(15)、圆管、下堵板(16)、上电磁铁(18)、下电磁铁(19)和强力弹簧(17);/n所述的电路传感器模块和座椅模块通过所述的电磁安全带装置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自主式惯量与倾角同步功能的电磁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安全座椅包括:
电路传感器模块,为上下垂直结构,由上至下依次为上顶板(35)、凹盘托板、电子电路元件托板(40)和下托板(41),所述的上顶板(35)、凹盘托板、电子电路元件托板(40)和下托板(41)之间通过螺丝螺柱相连接固定;
座椅模块,包括座椅背靠板(8)、座椅座板(9)和电磁安全带装置,所述的座椅背靠板(8)安装在座椅座板(9)上方,所述的座椅背靠板(8)的椅背的中下方位置处安装有所述的电磁安全带装置,所述的电磁安全带装置包括上堵板(15)、圆管、下堵板(16)、上电磁铁(18)、下电磁铁(19)和强力弹簧(17);
所述的电路传感器模块和座椅模块通过所述的电磁安全带装置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自主式惯量与倾角同步功能的电磁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顶板(35)为正方形,所述的上顶板(35)的中心位置有垂直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现自主式惯量与倾角同步功能的电磁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顶板(35)的垂直通孔用于安装激光器灯头(34),所述的灯头垂直向下照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自主式惯量与倾角同步功能的电磁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盘托板上放置凹形圆盘(36),所述的凹盘托板和凹形圆盘(36)的中心位置均有通孔,所述的凹形圆盘(36)的通孔与所述的凹盘托板的通孔相垂直,所述的凹形圆盘(36)的通孔上放置有铜球,所述的凹形圆盘(36)的上口边缘与上顶板(35)的下平面的距离小于所述铜球(37)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实现自主式惯量与倾角同步功能的电磁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盘托板的通孔的直径为7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实现自主式惯量与倾角同步功能的电磁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形圆盘(36)通孔上的铜球的直径为10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自主式惯量与倾角同步功能的电磁安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盘托板的通孔下安装有光敏电阻传感器探头单元(39),所述的光敏电阻传感器探头单元(39)包括短黑色圆管和光敏电阻传感器探头,所述的光敏电阻传感器探头放置于所述的短黑色圆管的中心位置,所述的光敏电阻传感器探头的感光面垂直朝向所述的短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泽润
申请(专利权)人:陈泽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