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后发酵茶来源的新山柰酚类化合物的美白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1573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31 22:56
本说明书涉及一种美白组合物,其包含从后发酵茶中分离的新化合物、其异构体、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水合物、或其溶剂化物,并且可以广泛用于与皮肤美白和皮肤护理相关的各个领域。

Whitening composition containing new kaempferol compounds from post fermented t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包含后发酵茶来源的新山柰酚类化合物的美白组合物
本说明书涉及一种包含新山柰酚类化合物的美白组合物。
技术介绍
最近,由于环境污染或臭氧层破坏引起的紫外线增加,消费者对美白的兴趣正在增加。然而,由于已经报道了用人工合成物制成的化学合成化妆品的大量副作用和超敏反应,因此为从天然物质获得化妆品原料积极地进行了尝试。迄今已鉴定出的曲酸、熊果苷或其衍生物尚未充分用作化妆品原料,因为它们在安全性或稳定性上有问题,或者当实际上掺混用作化妆品原料时它们的美白效果不足。因此,已经持续地进行了在天然物质中寻找美白活性成分的研究,并且已经发现了显示出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物质。然而,例如稳定性或适当的有效浓度的问题仍待解决。另一方面,绿茶可以以叶茶的形式或为感受更深的香味而以发酵茶的形式饮用。发酵绿茶是指对绿茶叶进行氧化处理,包括由茶叶中存在的氧化酶氧化的发酵茶,以及由不在茶叶中存在的酶的分离的微生物发酵的后发酵茶。根据发酵程度,可分为轻发酵茶、半发酵茶和全发酵茶等。例如,根据发酵的类型和程度,发酵绿茶被称为各种名称,例如绿茶、乌龙茶、红茶、普洱茶等。与叶茶相比,发酵茶可能不仅会表现出香味差异,而且根据特定的发酵过程和微生物种类,有效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也可能表现出很大差异。由于可以生产和分离各种化合物,因此一直在进行各种努力使用绿茶来分离和鉴定未知新化合物。[引文清单][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韩国专利第10-0975199号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在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用于美白用途的发酵茶来源的新化合物。[技术方案]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美白组合物,其包含以下物质作为有效成分:式1的化合物、其光学异构体、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水合物、其溶剂化物、或包含上述物质的后发酵茶提取物。[式1]在上式1中,R1可以为C15H9O6,R2可以为C6H11O5,并且R3可以为C9H7O2。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该组合物可以是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生成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物。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皮肤美白的方法,其包括向有需要的对象给药式1的化合物、其光学异构体、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水合物、其溶剂化物、或包含上述物质的后发酵茶提取物。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式1的化合物、其光学异构体、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水合物、其溶剂化物、或包含上述物质的后发酵茶提取物在制备皮肤美白组合物中的用途。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皮肤美白的式1的化合物、其光学异构体、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水合物、其溶剂化物、或包含上述物质的后发酵茶提取物。[有益效果]在一方面,通过使得从后发酵茶中分离出的新化合物用于美白领域,本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后发酵茶相关产业、皮肤护理相关领域等。附图说明图1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的化合物的MS光谱。图2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的化合物的1H-NMR(核磁共振)光谱。图3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的化合物的13C-NMR光谱。图4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的化合物的1H-13CHSQC(异核单量子相关)光谱。图5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的化合物的1H-13CHMBC(异核多键相关)光谱。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详细解释本专利技术。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后发酵”包括由不在茶叶中存在的酶的分离的微生物或物质发酵。后发酵茶包括通过上述方法发酵的绿茶。在本说明书中,术语“提取物”包括通过提取天然物质内包含的成分而获得的所有物质,无论提取方法或成分如何。该术语具有广泛的概念,包括:例如使用水或有机溶剂从天然物质中提取可溶于溶剂的成分而获得的物质;仅提取特定成分,例如天然物质的特定成分(例如油)所获得的物质,以及通过对如上获得的物质再次用特定溶剂等进行分级而获得的级分等。在本说明书中,术语“级分”包括通过使用特定溶剂对特定物质或提取物进行分级而获得的物质或分级后剩下的物质,以及将这些物质再次用特定溶剂提取而获得的物质。可以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分级方法和提取方法。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异构体”不仅特别地包括光学异构体(例如,基本上纯的对映异构体、基本上纯的非对映异构体或其混合物),而且还包括构象异构体(即,仅在它们的一个或多个化学键的角度上不同的异构体)、位置异构体(特别是互变异构体)或几何异构体(例如顺反异构体)。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基本上纯的”是指,例如当与对映异构体或非对映异构体一起使用时,特定化合物例如对映异构体或非对映异构体存在的量为约90w/w%或更多、优选约95w/w%或更多、更优选约97w/w%或更多或约98w/w%或更多、甚至更优选约99w/w%或更多、甚至更进一步优选约99.5w/w%或更多。在本说明书中,术语“药学上可接受的”是指当以常规药物剂量使用时通过避免显著毒性作用而可以被批准或被政府或等效监管机构批准用于动物,更具体地用于人类,或在药典中或在其他一般药典中列出而得到公认。在本说明书中,术语“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是指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的药学上可接受的并且具有母体化合物的所需药理活性的盐。该盐可包括(1)无机酸形成的酸加成盐,所述无机酸例如盐酸、氢溴酸、硫酸、硝酸、磷酸等;或由有机酸形成的酸加成盐,所述有机酸例如乙酸、丙酸、己酸、环戊烷丙酸、乙醇酸、丙酮酸、乳酸、丙二酸、琥珀酸、苹果酸、马来酸、富马酸、酒石酸、柠檬酸、苯甲酸、3-(4-羟基苯甲酰基)苯甲酸、肉桂酸、扁桃酸、甲磺酸、乙磺酸、1,2-乙二磺酸、2-羟基乙磺酸、苯磺酸、4-氯苯磺酸、2-萘磺酸、4-甲苯磺酸、樟脑磺酸、4-甲基双环[2,2,2]-辛-2-烯-1-羧酸、葡庚酸、3-苯基丙酸、三甲基乙酸、叔丁基乙酸、月桂基硫酸、葡萄糖酸、谷氨酸、羟基萘甲酸、水杨酸、硬脂酸、粘康酸等;或(2)取代存在于母体化合物中的酸性质子时形成的盐。在本说明书中,术语“水合物”是指与水键合的化合物,并且具有广泛的概念,包括在水与该化合物之间没有化学键合力的包合化合物。在本说明书中,术语“溶剂化物”是指在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与溶剂的分子或离子之间形成的更高级的化合物。在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皮肤美白组合物,其包含以下物质作为有效成分:下式1的化合物、其光学异构体、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水合物、其溶剂化物、或包含上述物质的后发酵茶提取物。[式1]在上式1中,R1可以为C15H9O6,R2可以为C6H11O5,并且R3可以为C9H7O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R1可以是下式2的化合物。[式2]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R2可以是下式3的化合物。[式3]R3可以是下式4的化合物。[式4]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该化合物可以是山柰酚3-O-[2-O”-(E)-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1→3)-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皮肤美白组合物,其包含以下物质作为有效成分:下式1的化合物、其光学异构体、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水合物、其溶剂化物、或包含上述物质的后发酵茶提取物,/n[式1]/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612 KR 10-2017-00733181.一种皮肤美白组合物,其包含以下物质作为有效成分:下式1的化合物、其光学异构体、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水合物、其溶剂化物、或包含上述物质的后发酵茶提取物,
[式1]



其中在上式1中,R1为C15H9O6,R2为C6H11O5,并且R3为C9H7O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美白组合物,其特征在于,R1由下式2表示:
[式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美白组合物,其特征在于,R2由下式3表示:
[式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美白组合物,其特征在于,R3由下式4表示:
[式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美白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为山柰酚3-O-[2-O”-(E)-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1→3)-O-α-L-吡喃鼠李糖基-(1→6)-O-β-D-吡喃葡萄糖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美白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和黑色素生成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肤美白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预防、改善和治疗选自斑、雀斑、黑斑、胎记、黑色素瘤、紫外线辐射诱发的色素沉着、药物诱发的色素沉着、炎症后色素沉着和皮炎引起的色素沉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勇德金正基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爱茉莉太平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