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机器人用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0468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2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性能机器人用电缆,包括一对单管气管、一对多管气管,在一对单管气管与一对多管气管对接后的中心空隙处以及边缘设有多根大小不同的凯夫拉填充绳后再绕包第一阻水带,在第一阻水带外挤包第一氯化聚乙烯内护层,在第一氯化聚乙烯内护层外设有内导体层,在内导体层外先绕包第二阻水带后再挤包第二氯化聚乙烯内护层,在氯化聚乙烯内护层外设有钢丝铠装层,在钢丝铠装层外再次绕包第三阻水带,在第三阻水带外挤包PU外护套。本电缆具有强度高、韧性好、耐磨、耐寒、耐油、耐水、耐老化、耐气候高性能,同时也具有高防水性透湿性、防风、抗菌、防霉、抗紫外线以及能量释放等许多优异的功能。

High performance robot 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性能机器人用电缆
本技术涉及电线电缆领域,具体是一种高性能机器人用电缆。
技术介绍
机器人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制造大型结构或者复杂的机器部件时,特别是从事焊接的工业机器人;焊接机器人就是在工业机器人的末轴法兰装接焊钳或焊(割)枪的,使之能进行焊接,切割或热喷涂;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制造领域,如汽车制造、金属切割、喷涂等,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安生生产,提高生产质量,减少焊接负担,且简单易学易操作,一款具有一种高性能机器人用电缆,对机器人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性能机器人用电缆,在无增加任何附件设施、不增加电缆外径的情况下,增加了产品的用途,增强了电缆的稳定性、提高了电缆的抗拉性及防水性、耐磨性,增加了电缆的使用寿命,更容易对电缆进行储存和安装使用。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高性能机器人用电缆,包括一对单管气管、一对多管气管,所述单管气管、多管气管的外表面上均等间距分布多个相同的凸脊,形成外表为齿轮状结构;所述一对单管气管与一对多管气管相互两两间隔通过该齿轮状结构相互对接进行卡扣在一起;在一对单管气管与一对多管气管对接后的中心空隙处以及边缘设有多根大小不同的凯夫拉填充绳后再绕包厚度不小于0.2mm的第一阻水带,在第一阻水带外挤包厚度不小0.8mm的第一氯化聚乙烯内护层,在第一氯化聚乙烯内护层外设有内导体层,在内导体层外先绕包厚度不小于0.2mm的第二阻水带后再挤包厚度不小0.8mm的第二氯化聚乙烯内护层,在氯化聚乙烯内护层外设有钢丝铠装层,在钢丝铠装层外再次绕包厚度不小于0.2mm的第三阻水带,在第三阻水带外挤包厚度不小1.5mm的PU外护套。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单管气管的中心为一根可使用单种气体且孔径不小于5mm的通气管,通气管外的单管气管内嵌入并等距离至少分布4根钢丝,主要起到抗拉、抗扭曲、抗压作用。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多管气管中心分布至少三根可使用多种气体且孔径不小于2.5mm的通气管,通气管外的多管气管内嵌入并等距离至少分布4根钢丝。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单管气管、与多管气管均采用氯化聚乙烯管,优秀的耐热氧老化、臭氧老化、耐酸碱、化学药品性能等特点。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内导体层包括多根裸导体、一对控制线、一对信号线、一对视频线,所述的裸导体以相同的根数上下对称分布,在上下对称分布的裸导体之间的内导体层中从上往下依次左右对称分布控制线、信号线以及视频线。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控制线由铜导体以及挤包在铜导体外的可耐温度-40-105度的保型PVC绝缘层构成,起到控制作用。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信号线由光纤以及挤包在光纤外的可耐温度-40-105度的环保型PVC绝缘层构成,起信号传输作用。进一步改进,所述的视频线由铜导体、挤包在铜导体外的发泡PE绝缘层、裸铜或镀层铜屏蔽层以及氯化聚乙烯护套构成,主要作用为视频传输作用,其中并采用发泡PE可减小介电常数,增加视频信号的安全性及传输性,氯化聚乙烯护套不仅具有优异的防水性能、还具有抗高压性能及使用寿命长。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钢丝铠装层由多根直径不小于0.8mm的镀锌或镀锡钢丝排列组合而成,主要起到抗拉、抗扭曲、抗压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该电缆中设有一对对称的单管气管和一对对称的多管气管,可以满足焊接时可使用一种气体或可同时使用多种气体进行焊接,根据不同的需求,可大量的输出气量,增加焊接的效率。2、在每对气管外部分布至少3齿轮状的凸脊,凸脊的主要作用是两对气管在受外力下,可以更好的保证位置的稳定,且可以缓解外部冲击力。3、两对气管中间使用凯夫拉进行填充,作用可增加抗拉性和柔韧性。4、从内到外使用多层阻水带,当护套破损进水时,阻水带遇水在短时间内迅速膨胀,堵住缺口和电缆结构中的空隙,从而防止水份沿电缆纵向扩散。5、PU外护套可以使得电缆增加具有其它塑料材料所无法比拟的强度高、韧性好、耐磨、耐寒、耐油、耐水、耐老化、耐气候等特性,同时它具有高防水性透湿性、防风、抗菌、防霉、抗紫外线以及能量释放等许多优异的功能。6、通过以上改进,增加了焊接机器人电缆的广泛使用性能,一线多用、可焊接、可切割、可喷涂等,且具有良好稳定性,弯曲能力,降低了电缆信号线的断线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单管气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多管气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为一根单管气管1,该单管气管1的中心为一根可使用单种气体且孔径不小于5mm的通气管2,通气管外的单管气管内嵌入并等距离分布5根钢丝3,单管气管外表面上等间距分布多个相同的凸脊4,形成外表为齿轮状结构;可以满足焊接时可使用一种气体或可同时使用多种气体进行焊接,根据不同的需求,可大量的输出气量,增加焊接的效率。如图2所示为一根多管气管5,该多管气管中心分布三根可使用多种气体且孔径不小于2.5mm的通气管2,通气管外的多管气管内嵌入并等距离分布5根钢丝3,多管气管外表面上等间距分布多个相同的凸脊4,形成外表为齿轮状结构;单管气管、多管气管以及通气管采用氯化聚乙烯管,优秀的耐热氧老化、臭氧老化、耐酸碱、化学药品性能等特点。如图3所示,一种高性能机器人用电缆,包括中心设有一对单管气管1、一对多管气管5,先将一对单管气管与一对多管气管相互两两间隔通过该齿轮状结构相互对扣拼接在一起,两对气管在受外力下,可以更好的保证位置的稳定,且可以缓解外部冲击力;在一对单管气管与一对多管气管对接后的中心空隙处以及边缘设有多根大小不同的凯夫拉填充绳6,可增加整个缆芯的抗拉性和柔韧性;然后再绕包厚度不小于0.2mm的第一阻水带7,不仅起到阻水的作用,还起到扎进的作用;在第一阻水带外挤包厚度不小0.8mm的第一氯化聚乙烯内护层8,在第一氯化聚乙烯内护层外设有内导体层9,在内导体层外先绕包厚度不小于0.2mm的第二阻水带10后再挤包厚度不小0.8mm的第二氯化聚乙烯内护层11,在氯化聚乙烯内护层外设有钢丝铠装层12,在钢丝铠装层外再次绕包厚度不小于0.2mm的第三阻水带13,在第三阻水带外挤包厚度不小1.5mm的PU外护套14,使得电缆具有强度高、韧性好、耐磨、耐寒、耐油、耐水、耐老化、耐气候等特性,同时他具有高防水性透湿性、防风、抗菌、防霉、抗紫外线以及能量释放等许多优异的功能;其中,该内导体层包括10根裸导体15、一对控制线、一对信号线、一对视频线,所述的裸导体以相同的根数(5根)上下对称分布,在上下对称分布的裸导体之间的内导体层中从上往下依次左右对称分布控制线、信号线以及视频线;所述的控制线由铜导体16以及挤包在铜导体外的环保型PVC绝缘层17构成;所述的信号线由光纤18以及挤包在光纤外的环保型PVC绝缘层17构成;所述的视频线由铜导体16、挤包在铜导体外的发泡PE绝缘层19、裸铜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性能机器人用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单管气管、一对多管气管,所述单管气管、多管气管的外表面上均等间距分布多个相同的凸脊,形成外表为齿轮状结构;所述一对单管气管与一对多管气管相互两两间隔通过该齿轮状结构相互对接进行卡扣在一起;在一对单管气管与一对多管气管对接后的中心空隙处以及边缘设有多根大小不同的凯夫拉填充绳后再绕包厚度不小于0.2mm的第一阻水带,在第一阻水带外挤包厚度不小0.8mm的第一氯化聚乙烯内护层,在第一氯化聚乙烯内护层外设有内导体层,在内导体层外先绕包厚度不小于0.2mm的第二阻水带后再挤包厚度不小0.8mm的第二氯化聚乙烯内护层,在氯化聚乙烯内护层外设有钢丝铠装层,在钢丝铠装层外再次绕包厚度不小于0.2mm的第三阻水带,在第三阻水带外挤包厚度不小1.5mm的PU外护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性能机器人用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单管气管、一对多管气管,所述单管气管、多管气管的外表面上均等间距分布多个相同的凸脊,形成外表为齿轮状结构;所述一对单管气管与一对多管气管相互两两间隔通过该齿轮状结构相互对接进行卡扣在一起;在一对单管气管与一对多管气管对接后的中心空隙处以及边缘设有多根大小不同的凯夫拉填充绳后再绕包厚度不小于0.2mm的第一阻水带,在第一阻水带外挤包厚度不小0.8mm的第一氯化聚乙烯内护层,在第一氯化聚乙烯内护层外设有内导体层,在内导体层外先绕包厚度不小于0.2mm的第二阻水带后再挤包厚度不小0.8mm的第二氯化聚乙烯内护层,在氯化聚乙烯内护层外设有钢丝铠装层,在钢丝铠装层外再次绕包厚度不小于0.2mm的第三阻水带,在第三阻水带外挤包厚度不小1.5mm的PU外护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机器人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管气管的中心为一根可使用单种气体且孔径不小于5mm的通气管,通气管外的单管气管内嵌入并等距离至少分布4根钢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机器人用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管气管中心分布至少三根可使用多种气体且孔径不小于2.5mm的通气管,通气管外的多管气管内嵌入并等距离至少分布4钢丝。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川彭振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艾立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