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燃烧器的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TI试验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20346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基于燃烧器的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TI试验设备,包括燃烧器和DPF测试样件;所述燃烧器的尾气出口管径小于DPF测试样件的进气口的口径;所述燃烧器与DPF测试样件之间通过变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燃烧器的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TI试验设备,采用燃烧器作为碳烟发生功能,并将燃烧器的尾气出口管径设计成小于DPF测试样件的入口口径,然后通过变径连接;使温度梯度大幅升高,对DPF的考核更为严苛,测试结果更能反应DPF测试样件在极限再生条件下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燃烧器的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TI试验设备
本技术涉及柴油机颗粒捕集器测试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燃烧器的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TI试验设备。
技术介绍
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PF)随着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柴油机系统当中,在国六法规实施后将必须采用DPF。当DPF对颗粒物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必须对其进行再生,以清除DPF中的碳颗粒,否则会造成排气系统堵塞,而影响车辆燃油经济性与动力性。而再生过程进行中,如果车辆突然遇到急刹车情况,即发动机突然降到怠速工况(DTI=droptoidle)时,由于DPF再生碳烟进行燃烧,温度很高,车辆急刹车会导致排气流量瞬间降低,而热量无法被快速排出,此时对DPF的耐热考核非常严苛,因此,DTI试验是考核DPF的必要测试内容之一。当前针对DPF的DTI测试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基于发动机台架试验进行的,测试周期长,而且大排量发动机排气流量非常大,DTI测试时温度梯度相对不高,对DPF考核结果来说并不严格。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燃烧器的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TI试验设备,采用燃烧器作为碳烟发生功能,并将燃烧器的尾气出口管径设计成小于DPF测试样件的入口口径,然后通过变径连接;使温度梯度大幅升高,对DPF的考核更为严苛;测试结果更能反应DPF测试样件在极限再生条件下的性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燃烧器的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TI试验设备,它包括燃烧器和DPF测试样件;所述燃烧器的尾气出口管径小于DPF测试样件的进气口的口径;所述燃烧器与DPF测试样件之间通过变径连接。所述变径用于使尾气进入变径后气充不均匀,进而使DPF中心部位积碳较多,靠近外周的部位积碳较少,最终积碳燃烧时,DPF的中心部位与外周部位有较大的温度梯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基于燃烧器的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TI试验设备,采用燃烧器作为碳烟发生功能,并将燃烧器的尾气出口管径设计成小于DPF测试样件的入口口径,然后通过变径连接;使温度梯度大幅升高,对DPF的考核更为严苛,测试结果更能反应DPF测试样件在极限再生条件下的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燃烧器的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TI试验设备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燃烧器的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TI试验设备,它包括燃烧器1和DPF测试样件2;所述燃烧器1的尾气出口管径小于DPF测试样件2的进气口的口径;所述燃烧器1与DPF测试样件2之间通过变径连接;所述变径用于使尾气进入变径后气充不均匀,进而使DPF中心部位积碳较多,靠近外周的部位积碳较少,最终积碳燃烧时,DPF的中心部位与外周部位有较大的温度梯度。试验方法:一、对DPF样件进行积碳,设定燃烧器碳烟发生速率为20g/h,积碳工况设定为流量300kg/h,DPF入口温度240℃,目标碳载量设定为5.5g/L;二、对积碳完成后的DPF进行预热处理,预热工况设定为:DPF入口温度300℃,气体流量200kg/h,预热时间6min;三、在2min内将DPF入口温度升温至750℃,气体流量设定为200kg/h,并在该工况维持2min10s;四、在20s内将DPF入口温度切换为120℃,气体流量设定为140kg/h,此时燃烧器为非着火状态,气体为纯空气,采用电加热的方式将空气加热,并通入DPF测试样件中;五、在上述工况下持续运行4min,直至测试程序完全停止;六、将DPF经过DTI测试后的积碳完全再生清除样件中的积碳,再生工况采用150kg/h,DPF入口温度650℃,持续运行20min。本实施的一种基于燃烧器的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TI试验设备中,燃烧器可以实现碳烟发生功能,同时其发生速率可调;燃烧器流出的气体可以是高温气体且温度一定范围内可调,也可以是纯空气且可以采用电加热的方式提升一定空气温度。本实施的一种基于燃烧器的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TI试验设备中,燃烧器产生的尾气流经变径后气流不均匀,会导致DPF中心部位积碳较多且气流较强,即图1中的b点位置;而图1中的a、c、d位置气流相对较弱,且积碳较少。因此,在DPF进行再生时,中心位置碳烟发生燃烧反应时温度较高,而a、c、d位置温度相对较低,因此可以导致a与d之间的温度梯度会非常大,而现有技术中的发动机台架试验过程中由于排气流量大,产生上述不均匀性的情况较小,因此温度梯度较小。本实施例中,径向温度梯度可达到170℃/cm以上,最高可达230℃/cm,而现有技术中的基于发动机台架的DTI试验,其最大径向温度梯度仅为120℃/cm左右,本实施例的试验方法对DPF考核更为严苛,更能反应DPF产品在极限再生条件下的性能。上述实施例不应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转换的方式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燃烧器的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TI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器和DPF测试样件;所述燃烧器的尾气出口管径小于DPF测试样件的进气口的口径;所述燃烧器与DPF测试样件之间通过变径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燃烧器的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TI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器和DPF测试样件;所述燃烧器的尾气出口管径小于DPF测试样件的进气口的口径;所述燃烧器与DPF测试样件之间通过变径连接。


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秋实刘海涛赵庆良季荣吴伟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松之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