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18713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高强混凝土包括:水泥、掺合料、细骨料、粗骨料、水和外加剂,所述水泥、掺合料、细骨料、粗骨料、水和外加剂的质量比为(300~500)∶(100~200)∶(600~800)∶(900~1000)∶(100~250)∶(1~10)。高强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按照上述原料配比准备材料;向搅拌机投入水泥、掺合料、细骨料搅拌,加入外加剂和水搅拌,再加入粗骨料搅拌;控制混凝土搅拌出机的坍落度和扩展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高强混凝土,主要采用细骨料和粗骨料作为原料,其他材料作为辅料,具有力学满足要求,工作性能好,并且在高海拔地区,细骨料和粗骨料易得,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高强混凝土适用于高海拔地域超高层泵送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高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高海拔地区,用于混凝土制备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砂石,并且砂石的含泥量高;矿粉、粉煤灰获取渠道少,种类单一;湿度小、温差大、海拔高,水分容易散失,极大的影响混凝土工作性能。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在保证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前提下,本申请需要调整砂石的比例,使砂石成为主要原材料,降低其他成分的比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高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高强混凝土,包括:水泥、掺合料、细骨料、粗骨料、水和外加剂,所述水泥、掺合料、细骨料、粗骨料、水和外加剂的质量比为(300~500)∶(100~200)∶(600~800)∶(900~1000)∶(100~250)∶(1~10)。可选地,上述的高强混凝土,所述水泥、掺合料、细骨料、粗骨料、水和外加剂的质量比为405∶135∶731∶931∶(180~186)∶8.6。可选地,上述的高强混凝土,所述外加剂为减水剂。可选地,上述的高强混凝土,所述外加剂为PCA800减水剂。可选地,上述的高强混凝土,所述掺合料为粉煤灰。可选地,上述的高强混凝土,所述掺合料为Ⅱ级粉煤灰或/和Ⅰ级粉煤灰。可选地,上述的高强混凝土,所述细骨料包括山砂和水洗砂,且所述山砂石与水洗砂的质量比为(100~200):(500~600)。可选地,上述的高强混凝土,所述山砂石与水洗砂的质量比为183:548。可选地,上述的高强混凝土,所述粗骨料为5~20公厘石。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的高强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按照水泥、掺合料、细骨料、粗骨料、水和外加剂的质量比为(300~500)∶(100~200)∶(600~800)∶(900~1000)∶(100~250)∶(1~10)准备材料;先向搅拌机投入水泥、掺合料、细骨料搅拌,再加入外加剂和水搅拌,最后加粗骨料搅拌;搅拌完成后,混凝土搅拌出机的坍落度为250±20mm,扩展度为650±50mm。上述的高性能混凝土浇筑方法,包括:浇筑混凝土前,针对工程特点、施工环境条件与施工条件事先设计浇筑方案,包括浇筑起点、浇筑进展方向和浇筑厚度;检查钢筋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及紧固程度,并作重复性检查;如果钢筋保护层符合施工要求,则混凝土入模前,应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扩展度工作性能;如果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扩展度符合施工条件,则开始浇筑;采用分层连续推移的方式进行混凝土浇筑。上述的高性能混凝土振捣方法,包括: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高频振动棒、附着式平板振捣器、表面平板振捣器振捣设备;混凝土振捣按事先规定的工艺路线和方式进行,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及时将浇筑的混凝土均匀振捣密实;在振捣混凝土过程中,加强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接缝的密合情况,防漏浆;混凝土浇筑完成,仔细将混凝土表面压实抹平,严禁洒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高强混凝土,主要采用细骨料和粗骨料作为原料,其他材料作为辅料,具有力学满足要求,工作性能好,并且在高海拔地区,细骨料和粗骨料易得,因此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高强混凝土适用于高海拔地域超高层泵送的要求。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高强混凝土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高性能混凝土浇筑方法的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高性能混凝土振捣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在高海拔地区,用于混凝土制备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砂石,并且砂石的含泥量高;矿粉、粉煤灰获取渠道少,种类单一;湿度小、温差大、海拔高,水分容易散失,极大的影响混凝土工作性能。基于高海拔地区的特殊环境,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强混凝土,包括:水泥、掺合料、细骨料、粗骨料、水和外加剂,所述水泥、掺合料、细骨料、粗骨料、水和外加剂的质量比为(300~500)∶(100~200)∶(600~800)∶(900~1000)∶(100~250)∶(1~10)。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高强混凝土,主要采用细骨料和粗骨料作为原料,其他材料作为辅料,具有力学满足要求,工作性能好,并且在高海拔地区,细骨料和粗骨料易得,因此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高强混凝土适用于高海拔地域超高层泵送的要求。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优选方案,采用如下配比制成的高强混凝土,在满足高海拔环境的力学使用要求的情况下,更加经济,具体为:所述水泥、掺合料、细骨料、粗骨料、水和外加剂的质量比为405∶135∶731∶931∶(180~186)∶8.6。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为了对水泥颗粒有分散作用,能改善水泥的工作性,减少单位用水量,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减少单位水泥用量,节约水泥。本申请的外加剂采用减水剂,降低了高海拔环境下的用水量,节约用水。进一步地,本申请的外加剂为PCA800减水剂。PCA800减水剂具有大减水、自流平、高保坍、高增强、高耐久性等功能。PCA800减水剂对水泥适应性强,掺量低,使用方便,特别适用于高流态、高保坍、高强超高强混凝土工程,适合高海拔环境的使用要求。本申请的掺合料常采用粉煤灰,由于粉煤灰可以改善混凝土拌和料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使混凝土拌和料易于泵送、浇筑成型,并可减少坍落度的经时损失。粉煤灰能够减少水泥用量,且粉煤灰水化放热量很少,从而减少了水化放热量,因此施工时混凝土的温升降低,可明显减少温度裂缝,这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特别有利。粉煤灰后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硫酸盐腐蚀性和抗镁盐腐蚀性等.同时由于粉煤灰比表面积巨大,吸附能力强,因而粉煤灰颗粒可以吸咐水泥中的碱,与碱发生反应而消耗其量。本申请的掺合料可以采用为Ⅱ级粉煤灰或/和Ⅰ级粉煤灰。但是由于高海拔地区的特殊环境,Ⅰ级粉煤灰非常少,因此本申请常采用Ⅱ级粉煤灰,并且按照本申请的配比Ⅱ级粉煤灰符合高海拔环境下混凝土的使用要求,更加经济、实用。本申请的细骨料包括山砂和水洗砂,且所述山砂石与水洗砂的质量比为(100~200):(500~600)。由于水洗砂是天然硅砂经水洗、分级的铸造用原砂,含泥量少,属中砂,质地坚硬,色泽清亮;山砂由于表面粗糙,所以水泥附着效果好,但山沙成分复杂,多数含有泥土和其他有机杂质,含泥土量太高的话,就降低水泥的灰号,做出来不结实;因此在综合考虑了混凝土的结实度和含泥量的要求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山砂和水洗砂采用如上的比例,使混合后颗粒级配连续属II区中砂,杂质含量低、含泥量低,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确保其泵送性能。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优选比例,如下的配比使混凝土具有较好的结实度和含泥量,具体如下:山砂石与水洗砂的质量比常采用183:548。...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泥、掺合料、细骨料、粗骨料、水和外加剂,所述水泥、掺合料、细骨料、粗骨料、水和外加剂的质量比为(300~500)∶(100~200)∶(600~800)∶(900~1000)∶(100~250)∶(1~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泥、掺合料、细骨料、粗骨料、水和外加剂,所述水泥、掺合料、细骨料、粗骨料、水和外加剂的质量比为(300~500)∶(100~200)∶(600~800)∶(900~1000)∶(100~250)∶(1~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掺合料、细骨料、粗骨料、水和外加剂的质量比为405∶135∶731∶931∶(180~186)∶8.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剂为减水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强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剂为PCA800减水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掺合料为粉煤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强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掺合料为Ⅱ级粉煤灰或/和Ⅰ级粉煤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磊屠春军王裴华周萍陈逯浩魏金龙荣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