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超高层施工电梯空中原位托换平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超高层施工电梯空中原位托换平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3542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超高层施工电梯空中原位托换平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平台结构包括空中基础平台、标准节受力转换机构、下挂脚手架平台和压力缓释机构;该施工方法包括将空中基础平台设置在施工电梯洞口的核心筒墙体上,在空中基础平台上施工标准节受力转换机构和下挂脚手架平台,在下部标准节上施工压力缓释机构,通过压力缓释机构的竖向油缸对基础梁施加向上的推力之后拆除部分下部标准节,回缩竖向油缸缓慢地将剩余标准节的重量施加到空中基础平台的基础梁上,拆除压力缓释机构及剩余的下部标准节,在上部标准节下方设置第三支撑梁将上部标准节的重量转换到空中基础平台上,拆除下挂脚手架平台。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安装效率、缩短施工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特别涉及一种超高层施工电梯空中原位托换平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在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电梯是关键性垂直运输装备,需采用施工电梯标准节配置安装而成,标准节配置方式主要由超高层建筑高度所决定,当建筑高度超过450米等一定高度时,需对标准节采取特殊的加强措施,其会导致施工电梯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大幅降低。

2、目前超高层的总体建造思路是核心筒先行,即核心筒结构的施工进度一般要领先于外框结构。因此需在低区和高区都设置施工电梯,低区主要服务外框结构,高区主要服务核心筒结构。高区施工电梯转换方案是先安装一部施工电梯基础搭设在首层板上,当上部结构施工到一定高度需要施工电梯转换时,首先将施工电梯拆除,其次拆除标准节,然后在高区核心筒内搭设新的施工电梯基础,再重新安装施工电梯。即需要进行一次施工电梯基础的高空转换,由地面基础转换至空中基础。此种方案需要重复搭拆施工电梯及标准节,工艺繁琐,经济性差;且在安拆时高区施工电梯停运时间较长,对总体施工周期造成一定影响。

3、在高空安装施工电梯空中基础时,常规方案是在核心筒墙体的上层连梁施工时埋入吊点,采用葫芦吊将施工电梯基础梁牵引至预定高度位置,由于连梁吊点距底部距离较短,而基础梁长度较长,会使吊点处钢丝绳夹角超过合理范围,吊点受力过大,无法保证吊装施工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高层施工电梯空中原位托换平台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如何提高空中原位托换平台结构的安装效率及缩短施工周期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超高层施工电梯空中原位托换平台结构,包括:

3、空中基础平台,包括围绕施工电梯的标准节由两根第一向钢梁和两根第二向钢梁在同一平面垂直交叉组成的井字形结构的基础梁,所述基础梁位于转换层固定设置在施工电梯洞口的核心筒墙体的连梁上,垂直间隔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向钢梁或者第二向钢梁上的平台钢梁,所述平台钢梁的两端通过搁置钢梁设置在施工电梯洞口的核心筒墙体上,铺设在所述平台钢梁上的平台板;每根所述第二向钢梁包括固定设置在两根所述第一向钢梁之间的两根第二段钢梁,以及固定设置在每根所述第一向钢梁与其所在侧的核心筒墙体的连梁上的两根第一段钢梁和两根第三段钢梁;所述空中基础平台将施工电梯的标准节划分为上部标准节和下部标准节;

4、标准节受力转换机构,包括分布在上部标准节的两侧固定设置在每根所述第一向钢梁和每根第二向钢梁二者之一的两根第一支撑梁,分布在上部标准节的两侧垂直叠放固定设置在两根所述第一支撑梁上的两根第二支撑梁,焊接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梁与上部标准节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梁与上部标准节之间的直角撑板;还包括拆除下部标准节之后连接在上部标准节下部及所述基础梁上的第三支撑梁;

5、下挂脚手架平台,位于标准节两侧悬挂在两根所述第一向钢梁和第二向钢梁二者之一上且位于所述空中基础平台下方;

6、压力缓释机构,包括位于所述下挂脚手架平台内侧焊接在下部标准节两侧的两根牛腿,固定设置在每根所述牛腿上的顶升钢梁,垂直设置在所述顶升钢梁与基础梁之间的竖向油缸。

7、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超高层施工电梯空中原位托换平台结构,在所述空中基础平台中,所述第一向钢梁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预埋件固定设置在施工电梯洞口的核心筒墙体的x向连梁上,所述第二向钢梁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预埋件固定设置在施工电梯洞口的核心筒墙体的y向连梁上。

8、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超高层施工电梯空中原位托换平台结构,在所述空中基础平台中,每根所述搁置钢梁通过多个第二预埋件设置在所在侧的核心筒墙体上,所述第二预埋件锚固在核心筒墙体的侧墙上。

9、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超高层施工电梯空中原位托换平台结构,在所述压力缓释机构中,所述第三支撑梁通过底架焊接在上部标准节的下部。

10、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超高层施工电梯空中原位托换平台结构,还包括:

11、钢梁辅助吊装机构,包括悬吊框架、调节绳、吊绳和吊环;所述悬吊框架包括在同一平面相互垂直焊接的两根伸缩梁和两根固定梁,每根所述伸缩梁包括外套筒及其内设置的横向油缸,所述横向油缸的两端通过座板设置有第一滑轮,所述横向油缸一端的所述座板焊接在所述外套筒上、另一端的所述座板与所述外套筒不连接,所述外套筒两端的上端面各通过一座板设置有第二滑轮,所述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处于同一平面;所述横向油缸连接有液压控制器,所述液压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悬吊框架上;所述伸缩梁通过液压控制器控制横向油缸伸缩,以调节所述伸缩梁的长度;每根所述伸缩梁的通过两侧的所述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沿同一平面绕设有一根所述调节绳;所述固定梁通过其上的吊耳连接有至少两根所述吊绳,所有所述吊绳汇聚连接有所述吊环。

12、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超高层施工电梯空中原位托换平台结构,在钢梁辅助吊装机构中,所述横向油缸的一端包裹设置有内套筒,所述内套筒位于所述外套筒之内,所述内套筒与其所在侧的所述座板焊接。

13、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超高层施工电梯空中原位托换平台结构,所述钢梁辅助吊装机构还包括卸扣,所述调节绳通过卸扣与所述第一向钢梁上的吊耳连接;和/或所述吊绳通过卸扣与所述固定梁上的吊耳连接。

14、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超高层施工电梯空中原位托换平台结构,所述钢梁辅助吊装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伸缩梁上的定位锁紧件,用于定位所述调节绳及防止所述调节绳脱离于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

15、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超高层施工电梯空中原位托换平台结构,在钢梁辅助吊装机构中,所述悬吊框架还包括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梁之间的连接梁,所述液压控制器设置在所述连接梁上。

1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超高层施工电梯空中原位托换平台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

17、步骤s501,拆除施工电梯,不拆除施工电梯的标准节,在置换层的施工电梯洞口的核心筒墙体的各x向连梁和各y向连梁的上表面分别安装两个第一预埋件;

18、步骤s502,在置换层之上的施工电梯洞口的核心筒墙体的各y向墙体的侧墙上分散安装多个第二预埋件;

19、步骤s503,将两根第一向钢梁和两根第二向钢梁的第二段钢梁在地面拼装焊接组成基础梁的吊梁;

20、步骤s504,在吊梁的各根第一向钢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两个吊耳,在地面组装或者提供已组装完成的上述钢梁辅助吊装机构,将钢梁辅助吊装机构的各根调节绳的两端分别对应连接在所在侧的各根第一向钢梁的两个吊耳上;

21、步骤s505,通过塔吊与钢梁辅助吊装机构的吊环连接,塔吊通过钢梁辅助吊装机构将吊梁处于水平状态在地面吊运至施工电梯洞口的核心筒墙体的上空;通过钢梁辅助吊装机构的液压控制器控制横向油缸伸缩调节伸缩梁的长度改变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在调节绳的位置使吊梁沿第一向钢梁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向下倾斜;塔吊通过钢梁辅助吊装机构将处于倾斜状态的吊梁在施工电梯洞口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高层施工电梯空中原位托换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施工电梯空中原位托换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中基础平台中,所述第一向钢梁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预埋件固定设置在施工电梯洞口的核心筒墙体的X向连梁上,所述第二向钢梁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预埋件固定设置在施工电梯洞口的核心筒墙体的Y向连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施工电梯空中原位托换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中基础平台中,每根所述搁置钢梁通过多个第二预埋件设置在所在侧的核心筒墙体上,所述第二预埋件锚固在核心筒墙体的侧墙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施工电梯空中原位托换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力缓释机构中,所述第三支撑梁通过底架焊接在上部标准节的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施工电梯空中原位托换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高层施工电梯空中原位托换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钢梁辅助吊装机构中,所述横向油缸的一端包裹设置有内套筒,所述内套筒位于所述外套筒之内,所述内套筒与其所在侧的所述座板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高层施工电梯空中原位托换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辅助吊装机构还包括卸扣,所述调节绳通过卸扣与所述第一向钢梁上的吊耳连接;和/或所述吊绳通过卸扣与所述固定梁上的吊耳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高层施工电梯空中原位托换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梁辅助吊装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伸缩梁上的定位锁紧件,用于定位所述调节绳及防止所述调节绳脱离于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高层施工电梯空中原位托换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钢梁辅助吊装机构中,所述悬吊框架还包括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梁之间的连接梁,所述液压控制器设置在所述连接梁上。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超高层施工电梯空中原位托换平台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层施工电梯空中原位托换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施工电梯空中原位托换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中基础平台中,所述第一向钢梁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预埋件固定设置在施工电梯洞口的核心筒墙体的x向连梁上,所述第二向钢梁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预埋件固定设置在施工电梯洞口的核心筒墙体的y向连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施工电梯空中原位托换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中基础平台中,每根所述搁置钢梁通过多个第二预埋件设置在所在侧的核心筒墙体上,所述第二预埋件锚固在核心筒墙体的侧墙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施工电梯空中原位托换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压力缓释机构中,所述第三支撑梁通过底架焊接在上部标准节的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施工电梯空中原位托换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高层施工电梯空中原位托换平台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磊陈佳茹王丽王家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建工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