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钴硫纳米片阵列/钼箔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318490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4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铜钴硫纳米片阵列/钼箔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首先将尿素与可溶性钴盐和铜盐溶液恒温加热反应并煅烧,在钼箔基底上生长出由CuCo

A Cu co s nano array / Mo foil composite, its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钴硫纳米片阵列/钼箔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纳米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uCo2S4纳米片阵列/钼箔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作为电分解水析氢反应催化剂的应用。
技术介绍
多年来全球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已给人们带来了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例如雾霾、酸雨、不断变暖的全球气候等,都与化石燃料的长期和大量使用有关。除此之外煤炭,天然气和石油等化石燃料,由于短时间内难以再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那么不久的将来人类必然会面临化石燃料枯竭的问题。因此,发展高效、清洁、可再生的能源成了二十一世纪科学界的当务之急。各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中,氢气是未来取代传统化石燃料的最有希望的候选者之一。氢气具有很高的燃烧热值,能源密度大,燃烧后只生成水,而且地球上氢元素储量丰富。所以氢气是一种非常优秀的可再生清洁能源。但是将氢气作为能源直接在实际生活中大规模应用,还有很多限制瓶颈,其中如何能够有效地制取氢气就是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的多种制氢工艺中,基于电解水阴极发生的析氢反应可以产生纯净的氢气。由于制备条件简单、温和、原料易得等诸多优势,电解水制氢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但是因为析氢反应过电势的存在,导致电解水制氢过程能耗过高,使其实际使用效益较低,限制了电解水制氢工艺的实际应用,这需要高效的电催化剂来降低析氢反应的过电势。目前已知的高效的析氢反应催化剂如Pt、Pd等贵金属,但是,其价格较高且储量有限,这制约了其大规模应用到工业化生产中去。因此需要开发催化能力高且价格低廉的材料,来催化析氢反应,以实现电解水制氢工艺的大规模应用。近年来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过渡金属硫化物与氢的结合能与贵金属相近,理论上具有催化析氢反应的性能,而且因其价格低廉,储量丰富,是替代贵金属作为电催化析氢反应催化剂的理想材料。但是,块体的过渡金属硫化物比表面积小,催化活性位点少,且电子传输性能较低,因此催化活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钴硫纳米片阵列/钼箔复合材料,在导电性优良的钼箔表面合成出由颗粒构成的铜钴硫纳米片阵列,有效的增加了材料的催化位点,电极材料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以及材料的导电性,从而使所制备的铜钴硫纳米片阵列/钼箔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催化电解水析氢反应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钴硫纳米片阵列/钼箔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过程简单,所需材料易得,价格低廉,实验设备和操作条件简单,反应可控易于大规模生产。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钴硫纳米片阵列/钼箔复合材料作为电解水析氢反应的催化剂的应用。本专利技术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铜钴硫纳米片阵列/钼箔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钼箔置于含Cu2+、Co2+和尿素的溶液中,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取出钼箔,清洗;2)、将清洗后的钼箔放入马弗炉中煅烧,得到CuCo2O4纳米片阵列/钼箔的复合材料;3)、将步骤2)制得的CuCo2O4纳米片阵列/钼箔的复合材料置于硫代乙酰胺溶液中,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取出钼箔,洗涤、干燥,即得铜钴硫纳米片阵列/钼箔复合材料。步骤1)中所述含Cu2+、Co2+和尿素的溶液中Cu2+和Co2+的摩尔比为1:1~1:3;步骤1)中所述含Cu2+、Co2+和尿素的溶液中Cu2+的浓度为0.01~0.03mol/L,尿素的浓度为0.06~0.1mol/L。步骤1)中所述含Cu2+、Co2+和尿素的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将铜盐、钴盐和尿素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即得。步骤1)中所述铜盐为含结晶水或不含结晶水的可溶性铜盐中的任意一种;优选为二水合氯化铜、三水合硝酸铜或五水合硫酸铜;步骤1)中所述钴盐为含结晶水或不含结晶水的可溶性钴盐中的任意一种;优选为六水合硝酸钴或六水合氯化钴。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加热反应的条件为:80~120℃下,恒温加热反应5~8h。步骤2)中所述煅烧,具体为:空气中,450~550℃条件下,煅烧2~4h;步骤3)所述硫代乙酰胺溶液的浓度为0.06~0.1mol/L。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CuCo2O4纳米片阵列/钼箔材料,在上述浓度的硫代乙酰胺溶液中硫化,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反应条件,即可得到最终产物。步骤3)中所述加热反应的条件为:170~200℃条件下,恒温加热反应8~12h。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铜钴硫纳米片阵列/钼箔复合材料,采用上述方法制备得到,获得在Mo箔表面生长的由颗粒组成的CuCo2S4纳米片阵列材料。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铜钴硫纳米片阵列/钼箔复合材料的应用,具体作为电解水析氢的催化剂的应用。本专利技术制备的CuCo2S4纳米片阵列/钼箔复合材料可直接作为电极,用于催化电分解水析氢反应。电解水析氢反应是在室温下采用标准的三电极体系进行。所制备的铜钴硫纳米片阵列/钼箔复合材料当作工作电极,碳棒作对电极,饱和Ag/AgCl电极作参比电极,电解液分别为0.5MH2SO4溶液和1MKOH溶液,以5mV/s的扫速进行线性扫描伏安(LSV)测试。本专利技术中首先将尿素与可溶性钴盐和铜盐恒温加热反应,在恒温加热反应条件下,尿素可水解生成NH3,然后NH3与水反应生成OH-。在溶液中,OH-与可溶性钴盐和铜盐提供的Co2+和Cu+2发生反应,在钼箔表面生成钴铜前驱体。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所生成的钴铜前驱体逐渐生长成一维纳米结构并组成片层,从而在钼箔表面形成出由纳米线组成的纳米片阵列结构。通过在空气中进一步煅烧,钴铜前驱体转化为CuCo2O4,得到CuCo2O4纳米片阵列/钼箔复合材料。所制备的CuCo2O4纳米片阵列/钼箔复合材料中CuCo2O4纳米片是由纳米线构成的分级结构,不同于通常的单一结构纳米片。其后,以水作为溶剂,以硫代乙酰胺为硫源。在170~200℃的恒温加热环境下,溶解在去离子水中的硫代乙酰胺将逐渐水解,缓慢释放出硫离子。所释放的硫离子,将构成纳米片的CuCo2O4纳米线硫化,硫元素替代了CuCo2O4中的氧元素得到CuCo2S4。此外,因为硫离子是缓慢释放出来,硫化反应首先发生在CuCo2O4材料的表面,逐渐将CuCo2O4硫化为CuCo2S4。这使得原有的CuCo2O4构成的纳米片阵列结构得以保存,从而获得了由颗粒构成的CuCo2S4纳米片阵列/钼箔复合材料。相比于二元硫化物,本申请制备的三元硫族化合物CuCo2S4结合了Cu和Co两种金属硫化物的优点,有着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和催化性能,作为电解水析氢反应催化剂具有性能上的优势。本专利技术制备的CuCo2S4纳米片是由颗粒构成,颗粒与颗粒间的空隙增大了材料的比表面积,提供更多的催化活性位点。CuCo2S4纳米片生长在具有良好导电性的钼箔基底上构成阵列结构,不仅可以提高析氢反应过程的电子传输速率,又增大了材料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而且所制备的CuCo2S4纳米片阵列/钼箔复合材料可直接用作电极进行催化析氢反应。这些优点都极大地提高了所制备的CuCo2S4纳米片阵列/钼箔复合材料催化析氢反应的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钴硫纳米片阵列/钼箔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1)、将钼箔置于含Cu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钴硫纳米片阵列/钼箔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钼箔置于含Cu2+、Co2+和尿素的溶液中,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取出钼箔,清洗;
2)、将清洗后的钼箔放入马弗炉中煅烧,得到CuCo2O4纳米片阵列/钼箔的复合材料;
3)、将步骤2)制得的CuCo2O4纳米片阵列/钼箔的复合材料置于硫代乙酰胺溶液中,加热反应,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取出钼箔,洗涤、干燥,即得铜钴硫纳米片阵列/钼箔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含Cu2+、Co2+和尿素的溶液中Cu2+和Co2+的摩尔比为1:1~1: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步骤1)中所述含Cu2+、Co2+和尿素的溶液中Cu2+的浓度为0.01~0.03mol/L,尿素的浓度为0.06~0.1mol/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智吴俊瑶但德鑫李慰仇鑫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