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爆阀及具有该防爆阀的二次电池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8174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爆阀,包括防爆阀圈、防爆阀盖、加强筋和刻痕,所述防爆阀圈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防爆阀盖,所述加强筋包括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第三加强筋、第四加强筋、第五加强筋和第六加强筋,且均设置于所述防爆阀盖上,所述刻痕包括第一刻痕和第二刻痕,设置于所述防爆阀盖上环形弯道部分,并且与所述环形弯道部分形状相同,相较于现有技术,在防爆阀盖上设置比其他部分薄的刻痕,当电芯出现异常时,电芯内产生的气体首先冲开刻痕区域达到泄压的目的,使整个防爆阀不会完全冲开以至于脱离顶盖片,避免了对其他零部件造成损坏,并且所述顶盖片上设置的加强筋相较于现有技术,能进一步防止防爆阀损坏、变形或破裂和延长使用寿命。

An explosion-proof valve and a secondary battery top cover with the explosion-proof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爆阀及具有该防爆阀的二次电池顶盖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爆阀及具有该防爆阀的二次电池顶盖。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为了确保动力电池的安全性,一般在动力电池顶盖上设置有防爆阀,当电池由于不当充电、短路或滥用时,电池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并且温度也会急剧升高,这时,气体就会冲开防爆阀泄压,以确保电池安性。现有的最简单的锂离子电池顶盖包括顶盖片、正负极极柱与顶盖片间用塑料绝缘,顶盖片中间有一防爆片,防爆片为一道很浅的压印,这种防爆片在运输和生产过程中容易造成损坏和变形,而且在呼吸测试中容易破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专利CN107331821A公开了一种带有加强筋的锂离子电池防爆阀,包括防爆阀圈、防爆阀盖和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包括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防爆阀圈的内侧固定连接优防爆阀盖,所述防爆阀盖上设置有与防爆阀圈形状相同的环形凹槽,所述防爆阀盖的中间设置有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均固定连接在防爆阀盖的顶部,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的开口朝向相反。虽然该防爆阀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但是所述防爆阀盖上设有较薄的环形凹槽,当电芯产生大量气体,温度急剧上升时,气压急剧增大时,环形凹槽部分容易爆裂,使防爆阀全部冲出脱离顶盖,飞溅出来甚至破坏其他部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既能避免防爆阀被冲出脱离顶盖片,又能防止其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变形或者破裂的风险。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爆阀,包括防爆阀圈、防爆阀盖、加强筋和刻痕,所述防爆阀圈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防爆阀盖,所述加强筋包括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第三加强筋、第四加强筋、第五加强筋和第六加强筋,且均设置于所述防爆阀盖上,所述刻痕包括第一刻痕和第二刻痕,设置于所述防爆阀盖上环形弯道部分,并且与所述环形弯道部分形状相同。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为相互交叉的“X”形或者“十”字形,也可以是开口朝相反方向的弧形或者半圆形,将所述防爆阀盖分成四个部分,所述第三加强筋、第四加强筋、第五加强筋、第六加强筋分别分布于上述四个部分内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爆阀圈、防爆阀盖呈圆形或者呈跑道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加强筋、第四加强筋、第五加强筋、第六加强筋呈向所述防爆阀盖中心弯曲的弧形或者山脊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刻痕的厚度较所述防爆盖其他部分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该防爆阀的二次电池顶盖,包括顶盖片、正极柱单元、负极柱单元、注液孔和上述防爆阀。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爆阀,相较于现有技术,在防爆阀盖上设置比其他部分薄的刻痕取代环形凹槽,当电芯出现异常,内部温度急剧升高、气压急剧上升时,电芯内产生的气体首先冲开刻痕区域达到泄压的目的,而其他部分较厚,避免了整个防爆阀被完全冲开脱离顶盖片,避免对其他零部件造成损坏,并且所述顶盖片上设置的加强筋相较于现有技术,能进一步防止防爆阀损坏、变形或破裂和延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防爆阀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AA方向的剖视图图3为BB方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的说明本技术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即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式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本领域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者一体的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爆阀,包括防爆阀圈1、防爆阀盖2、加强筋和刻痕,所述防爆阀圈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防爆阀盖2,所述防爆阀盖2上设置有与防爆阀圈1形状相同的环形凹槽,所述加强筋包括第一加强筋31、第二加强筋32、第三加强筋33、第四加强筋34、第五加强筋35和第六加强筋36,所述刻痕包括第一刻痕41和第二刻痕4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爆阀10呈跑道形,包括弯道部分和直道部分,所述刻痕设置于所述防爆阀盖2的弯道部分,并且与所述弯道部分形状相同;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筋31和第二加强筋32呈开口相反的半圆形或者弧形,将所述防爆阀盖2分成第一部分a、第二部分b、第三部分c和第四部分d,所述第三加强筋33、第四加强筋34、第五加强筋35、第六加强筋36设置在所述四个部分内部,并且呈向所述防爆阀盖2中心突出的山脊形;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筋可以是从所述防爆阀盖2中拉伸成型,也可是从所述防爆阀盖2中挤出成型,所述加强筋能够加强所述防爆阀10的强度和稳定性,在运输或者生产过程中不至于损坏、变形或者破裂;在本实施例中,防爆阀圈1厚度为0.5~1.5mm,所述防爆阀10上刻痕的厚度为0.05~0.2mm,所述防爆阀盖2上其他部分的厚度为0.3~0.7mm,所述第一加强筋31和第二加强筋32的厚度为0.13~0.25mm,所述第三加强筋33、第四加强筋34、第五加强筋35和第六加强筋36的厚度为0.3~1mm,与所述防爆阀盖2的厚度相同,但是高出所述防爆阀盖2上表面0.1~0.3mm;进一步的,所述刻痕较所述直道52部分薄,当电芯内部产生大量气体需泄压时,在此处爆裂,而直道部分52较厚,不会出现爆裂的情况,避免了防爆阀10被冲出脱离顶盖。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强筋31和第二加强筋32除了本实施例中的半圆形或者“C”形,也可以是互相交叉的“X”形,或者“十”字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该防爆阀10的二次电池顶盖,包括顶盖片11、正极柱单元15、负极柱单元16、注液孔12和上述防爆阀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爆阀,包括防爆阀圈、防爆阀盖、加强筋和刻痕,所述防爆阀圈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防爆阀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包括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第三加强筋、第四加强筋、第五加强筋和第六加强筋,且均设置于所述防爆阀盖上,所述刻痕包括第一刻痕和第二刻痕,设置于所述防爆阀盖上环形弯道部分,并且与所述环形弯道部分形状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爆阀,包括防爆阀圈、防爆阀盖、加强筋和刻痕,所述防爆阀圈的内侧固定连接有防爆阀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包括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第三加强筋、第四加强筋、第五加强筋和第六加强筋,且均设置于所述防爆阀盖上,所述刻痕包括第一刻痕和第二刻痕,设置于所述防爆阀盖上环形弯道部分,并且与所述环形弯道部分形状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阀圈、防爆阀盖呈圆形或者呈跑道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爆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刻痕的厚度较所述防爆阀盖的其他部分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爆阀,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明江李升高夏天军戴亨伟
申请(专利权)人: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