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爆阀片及包含此防爆阀片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5350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07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爆阀片及包含此防爆阀片的电池,其中,防爆阀片包括阀片本体,阀片本体上设置有爆破线、辅助线以及凸包结构,爆破线与辅助线间隔设置,辅助线由电池外部朝向电池内部凹设而成,凸包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凸包和第二凸包,辅助线位于第一凸包和第二凸包之间,第二凸包设置在爆破线与辅助线之间,第一凸包和第二凸包均与爆破线和辅助线间隔设置。该种防爆阀片在爆破线的位置厚度一致,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爆阀片及包含此防爆阀片的电池
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防爆阀片及包含此防爆阀片的电池。
技术介绍
安全性是动力电池重要的技术指标之一,为了保证动力电池的安全,通常采用防爆阀来实现泄压。一般是将防爆阀设置在顶盖或者壳体上,在防爆阀上设置爆破线,当电池因异常使用造成电池内部的气压超过安全值时,电池内部的气压会在爆破线位置冲破防爆片,以及时释放电池内部气压,从而避免电池内部气压值过大而导致电池爆炸。现有技术中的防爆阀的爆破线厚度不均,当电池内部的气压超过安全值时不能在爆破线上的各个位置及时冲破,从而导致电池的安全性能低。此外,现有技术的防爆阀的结构较单一,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爆阀片,该种防爆阀片在爆破线的位置厚度均匀,有利于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其安全性能高。为达到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防爆阀片,包括阀片本体,所述阀片本体上设置有爆破线、辅助线以及凸包结构,所述爆破线与所述辅助线间隔设置,所述辅助线由电池外部朝向所述电池内部凹设而成,所述凸包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凸包和第二凸包,所述辅助线位于所述第一凸包和所述第二凸包之间,所述第二凸包设置在所述爆破线与所述辅助线之间,所述第一凸包和所述第二凸包均与所述爆破线和所述辅助线间隔设置。作为所述的防爆阀片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辅助线和所述爆破线的形状结构相匹配,且所述辅助线与所述爆破线之间的间距相等。作为所述的防爆阀片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爆破线和所述辅助线分别围设形成有封闭区域所述辅助线设置在所述爆破线所围设形成封闭区域的内部,或,所述辅助线设置在所述爆破线所围设形成密封区域的外部。作为所述的防爆阀片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辅助线的槽宽大于所述爆破线的槽宽。作为所述的防爆阀片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凸包和所述第二凸包均由电池内部朝向所述电池外部凸设。作为所述的防爆阀片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凸包设置在所述阀片本体的中部位置。作为所述的防爆阀片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凸包具有背对设置的第一凹面和第一凸面,所述第二凸包具有背对设置的第二凹面和第二凸面,所述第一凹面和所述第二凹面均位于所述电池内部,所述第一凸面和所述第二凸面均位于所述电池外部。作为所述的防爆阀片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阀片本体包括第一设置部和第二设置部,所述第一设置部和所述第二设置部均呈平面结构,所述爆破线设置第一设置部上,所述第一设置部具有背对设置的第一内侧面和第一外侧面,所述第二设置部具有背对设置的第二内侧面和第二外侧面,所述第一内侧面和所述第二内侧面均位于所述阀片本体朝向所述电池内部的一侧,所述第一外侧面和所述第二外侧面均位于所述电池本体靠近所述电池外部的一侧,所述第一内侧面与所述第二内侧面之间具有第一高度差,所述第一外侧面与所述第二外侧面之间具有第二高度差。作为所述的防爆阀片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凸包一体成型设置;或,所述第一凸包分体成型设置;或,所述第二凸包一体成型设置;或,所述第二凸包分体成型设置。本技术再提供一种电池,包括上述的防爆阀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阀片本体上设置辅助线,所述辅助线由电池外部朝向所述电池内部凹设而成,在具体的冲压过程中,辅助线的凹槽可分散部分阀片本体的应力,避免在冲压过程中爆破线各个位置由于受力不均,而导致爆破线在所述阀片本体对应位置的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通过使得最终冲压成型的爆破线的各个位置厚度均匀,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实施例所述防爆阀片的俯视图。图2为实施例所述防爆阀片的截面图。图中:1、阀片本体;11、辅助线;12、爆破线;13、第一凸包;131、第一凸面;132、第一凹面;14、第二凸包;141、第二凸面;142、第二凹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2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本技术所述的防爆阀片,包括阀片本体1,所述阀片本体1上设置有爆破线12、辅助线11以及凸包结构,所述爆破线12和所述辅助线11均为凹陷结构且二者间隔设置,所述辅助线11由电池外部朝向所述电池内部凹设而成,所述凸包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凸包13和第二凸包14,所述辅助线11位于所述第一凸包13和所述第二凸包14之间,所述第二凸包14设置在所述爆破线12与所述辅助线11之间,所述第一凸包13和所述第二凸包14均与所述爆破线12和所述辅助线11间隔设置。具体地,爆破线12由所述电池外部朝向所述电池内部凹设形成。本实施例中,在阀片本体1上设置辅助线11,所述辅助线11由电池外部朝向所述电池内部凹设而成,在具体的冲压过程中,辅助线11的凹槽可分散部分阀片本体1的应力,避免在冲压过程中爆破线12各个位置由于受力不均,而导致爆破线12在所述阀片本体1对应位置的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通过上述的设计能够均匀爆破线12各个位置在阀片本体1对应的厚度,保证爆破线12在各个位置被电池内部气压冲破的概率相同,从而提高所述爆破线12开启的一致性。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凸包13和第二凸包14的设置,一方面,在冲压的过程中,通过第一凸包13和第二凸包14可增加阀片本体1与模具之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对阀片本体1定位以及提高冲压效果;另一方面,通过第一凸包13和第二凸包14稳定阀片本体1的结构,降低阀片本体1在冲压过程中发生形变的可能性。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辅助线11和所述爆破线12的形状结构相匹配,例如,辅助线11呈跑道结构,爆破线12也呈跑道结构;辅助线11环形结构,爆破线12也呈环形结构;辅助线11呈矩形结构,爆破线12也呈环形结构,辅助线11呈三角形结构,爆破线12也呈三角形结构。此设计,使得爆破线12每一处位置均对应有辅助线11,保证在爆破线12在每一处位置均能被辅助线11分散应力,有利于保持所述爆破线12在阀片本体1对应位置的厚度均匀。其中,所述爆破线12和所述辅助线11分别围设形成有封闭区域,所述辅助线11可以设置在所述爆破线12所围设形成封闭区域的内部,也可以将所述辅助线11设置在所述爆破线12所围设形成密封区域的外部。在本实施例中,爆破线12和辅助线11的结构形状均为跑道结构(即辅助线11围设形成的密封区域和爆破线12围设形成的密封区域均呈跑道结构),通过将爆破线12和辅助线11的形状结构均为跑道结构使得爆破线12与辅助线11的弧度平滑变化,避免在爆破线12和辅助线11上出现棱角,有利于保证所述爆破线12各个位置开启的一致性。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所述爆破线12或辅助线11的结构形状设置为椭圆形、圆形、三角形、矩形或者其他的结构形状,或者也可以将所述辅助线11或爆破线12设置为线形结构(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爆阀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阀片本体,所述阀片本体上设置有爆破线、辅助线以及凸包结构,所述爆破线和所述辅助线均为凹陷结构且二者间隔设置,所述辅助线由电池外部朝向所述电池内部凹设而成,所述凸包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凸包和第二凸包,所述辅助线位于所述第一凸包和所述第二凸包之间,所述第二凸包设置在所述爆破线与所述辅助线之间,所述第一凸包和所述第二凸包均与所述爆破线和所述辅助线间隔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爆阀片,其特征在于,包括阀片本体,所述阀片本体上设置有爆破线、辅助线以及凸包结构,所述爆破线和所述辅助线均为凹陷结构且二者间隔设置,所述辅助线由电池外部朝向所述电池内部凹设而成,所述凸包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凸包和第二凸包,所述辅助线位于所述第一凸包和所述第二凸包之间,所述第二凸包设置在所述爆破线与所述辅助线之间,所述第一凸包和所述第二凸包均与所述爆破线和所述辅助线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线和所述爆破线的形状结构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爆破线和所述辅助线分别围设形成有封闭区域,所述辅助线设置在所述爆破线所围设形成封闭区域的内部,或,所述辅助线设置在所述爆破线所围设形成密封区域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线的槽宽大于所述爆破线的槽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爆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包和所述第二凸包均由所述电池内部朝向所述电池外部凸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爆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包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宽金何巍黄利明祝媛刘金成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