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挡变速箱换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77630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两挡变速箱换挡机构,包括:换挡电机、联轴器、蜗杆轴、拨叉、换挡卡爪、位移检测系统和空挡开关,其中拨叉设有齿条和两个凹槽,齿条蜗杆传动机构实现自锁,位移检测系统与拨叉连接,用于精确获得车辆的在挡状态,空挡开关包括弹性部件和动触头,动触头在弹性部件作用下接触两个凹槽及之间的拨叉外表面,用于可靠判断车辆是否处于空挡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精确可靠地车辆换挡,保证了换挡过程的安全性和平顺性,而且结构简单、布设方便、成本低廉。

A shift mechanism of two gear transmis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挡变速箱换挡机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传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两挡变速箱换挡机构。
技术介绍
应用于电动车的两档变速箱AMT是在手动变速箱上进行自动化改造而来。作为实现换挡自动化的关键部件,AMT换挡机构对换挡操作准确性和换挡品质具有重要影响。根据动力源不同,AMT换挡机构可分为电控电动式、电控液动式和电控气动式,其中电控电动式换挡机构的典型代表是电机换挡机构。由于电机具有零转速启动、低转速高扭矩、高转速恒功率和工作范围较宽等优点,电机换挡机构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自动车,特别是纯电动车。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710405039.5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两挡AMT自动换挡机构,通过直流电机驱动丝杆螺母,带动拨叉左右运动,从而实现变速箱的换挡操作。这种换挡机构具有换挡速度快的优点,但是机构零部件数量多,占用空间大,成本较高。申请号为201720848462.8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纯电动汽车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的单电机换挡机构,由换挡电机连接圆柱辊体,在圆柱辊体上设有沿轴向分布的三个环形凹槽,插置在环形凹槽中的换挡拨杆受环形凹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挡变速箱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换挡电机(1);/n联轴器(2),连接所述换挡电机(1)的电机轴;/n蜗杆轴(3),连接所述联轴器(2);/n拨叉(4),包括拨叉头和拨叉爪,所述拨叉头设有齿条段(41)、第一凹槽(42)和第二凹槽(43),所述拨叉爪设有第一叉脚(44)和第二叉脚(45),所述齿条段(41)与所述蜗杆轴(3)的螺旋齿啮合;/n换挡卡爪(5),设于所述第一叉脚(44)和所述第二叉脚(45)之间;/n位移检测系统(6),连接所述拨叉爪;/n空挡开关(7),包括相互连接的弹性部件和动触头,所述动触头在所述弹性部件作用下靠近并接触所述拨叉头外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挡变速箱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换挡电机(1);
联轴器(2),连接所述换挡电机(1)的电机轴;
蜗杆轴(3),连接所述联轴器(2);
拨叉(4),包括拨叉头和拨叉爪,所述拨叉头设有齿条段(41)、第一凹槽(42)和第二凹槽(43),所述拨叉爪设有第一叉脚(44)和第二叉脚(45),所述齿条段(41)与所述蜗杆轴(3)的螺旋齿啮合;
换挡卡爪(5),设于所述第一叉脚(44)和所述第二叉脚(45)之间;
位移检测系统(6),连接所述拨叉爪;
空挡开关(7),包括相互连接的弹性部件和动触头,所述动触头在所述弹性部件作用下靠近并接触所述拨叉头外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挡变速箱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段(41)的轮齿间当量摩擦角大于所述蜗杆轴(3)的导程角,所述齿条段(41)的长度大于所述蜗杆轴(3)的长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挡变速箱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42)与所述第二凹槽(43)相对一侧设有倒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挡变速箱换挡机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立建董定雨武永强袁坚程鑫闫昭吕平王振峰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