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自锁差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7758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自锁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行星轴、上行星齿轮、反应块、下行星齿轮、自锁机构、长、短半轴齿轮。所述长、短半轴齿轮与上、下行星齿轮均啮合;短半轴齿轮上套装有第一摩擦片组;长半轴齿轮上自内向外依次套装有第二摩擦片组、凸轮盘和齿轮凸轮,凸轮盘在其与齿轮凸轮的相对面上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第一凸轮槽,所述齿轮凸轮上对应设有多个第二凸轮槽,所述第一凸轮槽、第二凸轮槽的深度均自中心向两侧逐渐变浅,第一、第二凸轮槽相对形成的空间内设有滚珠;第二摩擦片组与凸轮盘之间抵设有用于预压紧凸轮盘的压紧弹簧;齿轮凸轮与自锁机构啮合连接。本结构锁紧系数可调范围广、限滑灵敏迅速、加工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械自锁差速器
本技术涉及差速器制造
,尤其涉及机械自锁差速器。
技术介绍
差速器是汽车上的关键部件之一,尤其是防滑差速器的性能好坏直接关系到汽车越野性能的高低。当前广泛应用的锁止差速器主要包括有摩擦片式防滑差速器、电子感应防滑差速器、托森差速器和伊顿差速器等。其中,伊顿公司设计的机械自锁差速器如图1所示,包括相对设置的凸轮半轴齿轮和半轴齿轮,凸轮半轴齿轮的外侧设有凸轮盘,两者相对面上形成啮合的凸轮斜面,凸轮盘的外侧设有摩擦片组,凸轮盘上的径向外表面上设有与自锁机构啮合的外齿,实现锁止。但伊顿差速器仍存在有一些使用缺陷:一、凸轮半轴齿轮因其外端凸轮斜面的存在,造成加工复杂、加工难度高等问题;二、凸轮盘与凸轮半轴齿轮的啮合方式为平面凸轮式,需要设置回位弹簧,反应速度慢、回位滞后不灵敏;三、锁紧系数调节范围有限,限滑性能达不到理想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机械自锁差速器,锁紧系数可调范围广、限滑灵敏迅速、加工简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机械自锁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行星轴、上行星齿轮、反应块、下行星齿轮、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左右设置的长半轴齿轮和短半轴齿轮,所述长半轴齿轮、短半轴齿轮与上行星齿轮、下行星齿轮均啮合;所述短半轴齿轮上套装有第一摩擦片组;所述长半轴齿轮上自内向外依次套装有第二摩擦片组、凸轮盘和齿轮凸轮,所述凸轮盘在其与齿轮凸轮的相对面上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第一凸轮槽,所述齿轮凸轮上对应设有多个第二凸轮槽,所述第一凸轮槽、第二凸轮槽的深度均自中心向两侧逐渐变浅,且所述第一凸轮槽与第二凸轮槽相对形成的空间内设有滚珠;所述第二摩擦片组与凸轮盘之间还抵设有用于预压紧凸轮盘的压紧弹簧;所述齿轮凸轮与自锁机构啮合连接。藉由上述结构,本技术采用长、短半轴齿轮取代原有的凸轮半轴齿轮、半轴齿轮结合的结构形式,并采用了滚珠式凸轮结构,可独立加工凸轮盘和半轴齿轮,简化加工工艺,克服了加工困难这一技术弊端,且由于滚珠的滚动复位,无需设置回位弹簧即可实现快速回位;还将摩擦片前移至凸轮结构与半轴齿轮之间,进一步提高了锁紧系数的可调范围,表现出更好的限滑锁紧效果。进一步地,在本技术所述的机械自锁差速器中,所述自锁机构包括齿轮轴组件和自锁轴组件;所述齿轮轴组件包括齿轮轴、固定块、两个小甩块、压缩弹簧、卡簧,所述齿轮轴一端部与齿轮凸轮啮合,两个所述固定块套设在齿轮轴上且两个固定块之间穿设有与齿轮轴平行的固定销,两个所述小甩块可转动套设在固定销上并包围住齿轮轴,所述卡簧同轴套设在固定销上且抵压连接在两个小甩块之间;所述压缩弹簧同轴套装在齿轮轴上且抵压连接在两个固定块之间;所述小甩块的外端面设有钩状锁止面;所述自锁轴组件包括自锁轴、大甩块、扭簧,所述自锁轴与齿轮轴平行设置,所述大甩块可转动套设在自锁轴上,所述扭簧套设在自锁轴上且其一端与大甩块连接,另一端与齿轮轴连接;所述大甩块上设有与小甩块的钩状锁止面相配合的锁止钩,所述小甩块向外展开并由锁止钩钩住钩状锁止面而实现锁止连接。进一步地,在本技术所述的机械自锁差速器中,所述第一摩擦片组和第二摩擦片组均包括多个交替设置的内摩擦片和外摩擦片。进一步地,在本技术所述的机械自锁差速器中,所述长半轴齿轮在其与差速器壳接触的端部上设有平面滚针轴承。进一步地,在本技术所述的机械自锁差速器中,所述齿轮轴的中心轴线与齿轮凸轮的中心轴线相平行。进一步地,在本技术所述的机械自锁差速器中,所述上行星齿轮、下行星齿轮与差速器壳之间分别设有球形垫圈,能够用于保护上行星齿轮、下行星齿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长半轴齿轮取代原有的凸轮半轴齿轮,优化了摩擦片的布局和位置,增大了锁紧系数的可调范围,解决了原本凸轮半轴齿轮的加工难度高的问题;同时还优化了凸轮结构,将平面凸轮改为滚珠凸轮,不需要回位弹簧,回位更为灵活、迅速。2、本技术应用范围广,可以被适配于前轮驱动、后轮驱动或四轮驱动的车辆中,例如,可以应用到一个前轮驱动的变速驱动桥上或一个四轮驱动的中央分动箱中,同时也适用于各类手动挡、自动挡车辆和新能源电动汽车中。在前轮驱动应用中,半轴齿轮将驱动车辆的前轮轴,在后轮驱动应用中,半轴齿轮将驱动后轮轴,在四轮驱动应用中,差速器将被用来驱动前传动轴和后传动轴,而不是轮轴半轴。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伊顿公司的机械自锁差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自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图5为本技术所述自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图6为本技术所述齿轮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所述齿轮凸轮与滚珠配合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照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一种机械自锁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1、行星轴2、上行星齿轮4、反应块3、下行星齿轮、自锁机构,所述上行星齿轮4、下行星齿轮与差速器壳1之间分别设有球形垫圈15。本实施例还包括有左右设置的长半轴齿轮5和短半轴齿轮6,所述长半轴齿轮5、短半轴齿轮6与上行星齿轮4、下行星齿轮均啮合,所述长半轴齿轮5在其与差速器壳1接触的端部上设有平面滚针轴承14。所述短半轴齿轮6上套装有第一摩擦片组7。所述长半轴齿轮5上自内向外依次套装有第二摩擦片组8、凸轮盘9和齿轮凸轮10。参照图7,所述凸轮盘9在其与齿轮凸轮10的相对面上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第一凸轮槽11,所述齿轮凸轮10上对应设有多个第二凸轮槽,所述第一凸轮槽11、第二凸轮槽的深度均自中心向两侧逐渐变浅,且所述第一凸轮槽11与第二凸轮槽相对形成的空间内设有滚珠12;所述第二摩擦片组8与凸轮盘9之间还抵设有用于预压紧凸轮盘9的压紧弹簧13;所述齿轮凸轮10与自锁机构啮合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摩擦片组7和第二摩擦片组8均包括多个交替设置的内摩擦片和外摩擦片。参照图4和图5,本实施例所述自锁机构包括齿轮轴组件和自锁轴组件。结合图6,所述齿轮轴组件包括齿轮轴16、固定块17、两个小甩块19、压缩弹簧21、卡簧20,所述齿轮轴16的中心轴线与齿轮凸轮10的中心轴线相平行且所述齿轮轴16一端部与齿轮凸轮10啮合,两个所述固定块17套设在齿轮轴16上且两个固定块17之间穿设有与齿轮轴16平行的固定销18,两个所述小甩块17可转动套设在固定销18上并包围住齿轮轴16,所述卡簧20同轴套设在固定销18上且抵压连接在两个小甩块19之间;所述压缩弹簧21同轴套装在齿轮轴16上且抵压连接在两个固定块17之间;所述小甩块19的外端面设有钩状锁止面。所述自锁轴组件包括自锁轴22、大甩块23、扭簧24,所述自锁轴22与齿轮轴16平行设置,所述大甩块23可转动套设在自锁轴22上,所述扭簧24套设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自锁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行星轴、上行星齿轮、反应块、下行星齿轮、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左右设置的长半轴齿轮和短半轴齿轮,所述长半轴齿轮、短半轴齿轮与上行星齿轮、下行星齿轮均啮合;所述短半轴齿轮上套装有第一摩擦片组;所述长半轴齿轮上自内向外依次套装有第二摩擦片组、凸轮盘和齿轮凸轮,所述凸轮盘在其与齿轮凸轮的相对面上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第一凸轮槽,所述齿轮凸轮上对应设有多个第二凸轮槽,所述第一凸轮槽、第二凸轮槽的深度均自中心向两侧逐渐变浅,且所述第一凸轮槽与第二凸轮槽相对形成的空间内设有滚珠;所述第二摩擦片组与凸轮盘之间还抵设有用于预压紧凸轮盘的压紧弹簧;所述齿轮凸轮与自锁机构啮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自锁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行星轴、上行星齿轮、反应块、下行星齿轮、自锁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左右设置的长半轴齿轮和短半轴齿轮,所述长半轴齿轮、短半轴齿轮与上行星齿轮、下行星齿轮均啮合;所述短半轴齿轮上套装有第一摩擦片组;所述长半轴齿轮上自内向外依次套装有第二摩擦片组、凸轮盘和齿轮凸轮,所述凸轮盘在其与齿轮凸轮的相对面上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第一凸轮槽,所述齿轮凸轮上对应设有多个第二凸轮槽,所述第一凸轮槽、第二凸轮槽的深度均自中心向两侧逐渐变浅,且所述第一凸轮槽与第二凸轮槽相对形成的空间内设有滚珠;所述第二摩擦片组与凸轮盘之间还抵设有用于预压紧凸轮盘的压紧弹簧;所述齿轮凸轮与自锁机构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自锁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机构包括齿轮轴组件和自锁轴组件;
所述齿轮轴组件包括齿轮轴、固定块、两个小甩块、压缩弹簧、卡簧,所述齿轮轴一端部与齿轮凸轮啮合,两个所述固定块套设在齿轮轴上且两个固定块之间穿设有与齿轮轴平行的固定销,两个所述小甩块可转动套设在固定销上并包围住齿轮轴,所述卡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荣
申请(专利权)人:温岭市华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