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齿轮限滑差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77584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螺旋齿轮限滑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左、右半轴太阳轮、多个左、右行星轮,左、右半轴太阳轮左右同轴设于差速器壳体内。左行星轮环绕左半轴太阳轮设置且同时与之啮合,右行星轮环绕右半轴太阳轮设置且同时与之啮合,左、右行星轮交错布置且两两啮合;每个左、右行星轮一侧轴向端面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一端抵压在环形凹槽内,另一端抵压在差速器壳体上;左、右半轴太阳轮间还设有两摩擦片,摩擦片间设有第二弹性件,两摩擦片相对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弹性件设于两第二凹槽围合的空间内,两摩擦片外共同套有固定套。本结构既能避免打滑,又能防止频繁动作,提高驾驶舒适度。

Helical gear limited slip different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螺旋齿轮限滑差速器
本技术涉及汽车差速器
,尤其涉及一种螺旋齿轮限滑差速器。
技术介绍
差速器是汽车驱动桥的主要部件,一般包括差速器壳体、半轴太阳轮、行星轮,其功能是在汽车行驶中,向左右车轮传递扭矩的同时,使左右车轮以不同的角速度做纯滚动,减少车轮的磨损,降低车辆能源的消耗。在车辆刹车过猛、加速过急或打方向过快时容易出现一侧车轮打滑或离地的情况,尤其是在雨后路面湿滑或路面有油污、薄冰或湿泥等,此时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全部传递给空转轮,不仅使车辆无法前进,而且会消耗大量的动力。因此限滑差速器应运而生,其可以车轮打滑时将左右车轮转速锁定在一定范围内,使发动机输出的动力不会全部传递到空转轮。但是由于车轮在行驶过程中状态并非一成不变,有时遇到短暂的路段存在轻微的打滑现象,依靠汽车自身动力也可通过。而现有的限滑差速器在遇到此类复杂多变的路段时,会反复进行扭矩传递,出现频繁的限滑切换动作,使得驾驶者感觉驾驶驱动力等一直在改变,进而感觉不舒适、不顺畅,且差速器反复动作极易磨损,使用寿命大幅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旋齿轮限滑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左半轴太阳轮、右半轴太阳轮、多个左行星轮和多个右行星轮,所述左半轴太阳轮、右半轴太阳轮左右同轴设置在差速器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行星轮和右行星轮均为螺旋齿轮,所述左行星轮环绕左半轴太阳轮设置且同时与左半轴太阳轮啮合,所述右行星轮环绕右半轴太阳轮设置且同时与右半轴太阳轮啮合,所述左行星轮与右行星轮交错布置且两两啮合;每个左行星轮、右行星轮的一侧轴向端面上设有一个环形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安装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一端抵压在环形凹槽内,另一端抵压在差速器壳体上;所述左半轴太阳轮与右半轴太阳轮之间还抵设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摩擦片,所述摩擦片之间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齿轮限滑差速器,包括差速器壳体、左半轴太阳轮、右半轴太阳轮、多个左行星轮和多个右行星轮,所述左半轴太阳轮、右半轴太阳轮左右同轴设置在差速器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行星轮和右行星轮均为螺旋齿轮,所述左行星轮环绕左半轴太阳轮设置且同时与左半轴太阳轮啮合,所述右行星轮环绕右半轴太阳轮设置且同时与右半轴太阳轮啮合,所述左行星轮与右行星轮交错布置且两两啮合;每个左行星轮、右行星轮的一侧轴向端面上设有一个环形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安装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一端抵压在环形凹槽内,另一端抵压在差速器壳体上;所述左半轴太阳轮与右半轴太阳轮之间还抵设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摩擦片,所述摩擦片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其中两个摩擦片相对的端面上分别设有环形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在两个第二凹槽围合形成的空间内,两个摩擦片外侧还共同套装有一个固定套,由此限制摩擦片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荣
申请(专利权)人:温岭市华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