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进液扰动功能的电解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7532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进液扰动功能的电解槽,它包括若干并列槽体,在若干并列槽体进液端的上沿水平设置一个进液主管路,每个槽体的进液端都设置一个连通进液主管路至槽体底部的进液支管路,每个进液支管路的下端连通一个水平设置的进液分管路,每个进液分管路连通2~6个水平延伸至槽体出液端的喷水管;所述的喷水管在末端封堵,在喷水管上均匀分布若干出水孔;在每个槽体的出液端设置出液管口。它结构简单,建造和生产成本低,电能损耗小,能有效地解决电解液的浓差极化问题,从而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Electrolyzer with liquid inlet disturbance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进液扰动功能的电解槽
本技术属于电解
,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进液扰动功能的电解槽。
技术介绍
氨法电解锌的过程中,电解槽内的溶液扩散速度跟不上电解速度产生浓差极化,浓差极化容易使槽电压升高,电耗增大,并使阴极沉积质量恶化,甚至造成氢的析出和杂质金属离子的放电。现有技术中,为了减弱电解液的浓差极化,常用的做法是在电解槽底部平铺透气管,往透气管内通入高压气体,高压气体从透气管壁冒出并从电解液的下部往上部冒泡,采用这种气动的方式搅动电解液,减弱电解液的浓差极化问题。其缺点是:需要设置一套吹气管路,增加了建造成本,还需要提供高压气源,增加了运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进液扰动功能的电解槽,它结构简单,建造和生产成本低,电能损耗小,能有效地解决电解液的浓差极化问题,从而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进液扰动功能的电解槽,它包括若干并列槽体,其特征在于:在若干并列槽体进液端的上沿水平设置一个进液主管路,每个槽体的进液端都设置一个连通进液主管路至槽体底部的进液支管路,每个进液支管路的下端连通一个水平设置的进液分管路,每个进液分管路连通2~6个水平延伸至槽体出液端的喷水管;所述的喷水管在末端封堵,在喷水管上均匀分布若干出水孔;在每个槽体的出液端设置出液管口。优选的,在每个进液支管路上设有流量调节阀。优选的,每个进液分管路连通4个水平延伸至槽体出液端的喷水管。优选的,所述的喷水管通过多个支架水平固定在槽体的底部,喷水管距离槽底的高度为200~300mm。优选的,根据电解槽阴极板和阳极板的间距在喷水管设置出水孔,在喷水管上对应阴极板和阳极板之间的位置都设置一个向左侧倾斜45°角的出水孔和一个向右侧倾斜45°角的出水孔。优选的,槽体的宽度为700~900mm,槽体的深度为1400~1500mm,槽体的长度为4500~5000mm,进液主管路的内径为40~60mm,进液支管路的内径为20~30mm,进液分管路的内径为20~30mm,喷水管的内径为18~22mm,出水孔的孔径为1~2mm。优选的,在每个槽体的出液端设置出液管口位于距离槽底1300~1400mm位置。优选的,槽体的宽度为800mm,槽体的深度为1470mm,槽体的长度为4750mm,进液主管路的内径为50mm,进液支管路的内径为25mm,进液分管路的内径为25mm,喷水管的内径为20mm,出水孔的孔径为1.5mm。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本技术在槽体的底部设有2~6个喷水管,在喷水管上均匀分布若干出水孔,从进液主管路循环流进槽体内部的电解液都从出水孔喷出,每个阴极板和阳极板之间都有出水孔,扰动电解液,能够有效地解决了电解液的浓差极化,从而有利于电解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另外,它不需要另外设置吹起管路,降低了建造成本,不需要提供高压气源,降低了运行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有进液扰动功能的电解槽上部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具有进液扰动功能的电解槽的进液主管路、进液支管路、进液分管路、喷水管及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部结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具有进液扰动功能的电解槽喷水管的横切面结构图。图中:1~槽体,2~进液主管路,3~进液支管路,4~进液分管路,5~喷水管,6~出水孔,7~出液管口,8~支架,9-流量调节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具有进液扰动功能的电解槽,它包括8个并列的槽体1,在8个并列槽体1进液端的上沿水平设置一个进液主管路2,每个槽体1的进液端都设置一个连通进液主管2路至槽体1底部的进液支管路3,在每个进液支管路3上设有流量调节阀9;每个进液支管路3的下端连通一个水平设置的进液分管路4,每个进液分管4路连通4个水平延伸至槽体出液端的喷水管5,在每个槽体1的出液端距离槽底1350mm位置设置一个出液管口7;所述的喷水管通过四个支架水平固定在槽体的底部,喷水管距离槽底的高度为200mm,所述的喷水管5在末端封堵,根据电解槽阴极板和阳极板的间距在喷水管设置出水孔6,在喷水管上对应阴极板和阳极板之间的位置都设置一个向左侧倾斜45°角的出水孔6和一个向右侧倾斜45°角的出水孔6;槽体1的宽度为800mm,槽体1的深度为1470mm,槽体1的长度为4750mm,进液主管路2的内径为50mm,进液支管路3的内径为25mm,进液分管路4的内径为25mm,喷水管5的内径为20mm,出水孔6的孔径为1.5mm。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进液扰动功能的电解槽,它包括若干并列槽体,其特征在于:在若干并列槽体进液端的上沿水平设置一个进液主管路,每个槽体的进液端都设置一个连通进液主管路至槽体底部的进液支管路,每个进液支管路的下端连通一个水平设置的进液分管路,每个进液分管路连通2~6个水平延伸至槽体出液端的喷水管;所述的喷水管在末端封堵,在喷水管上均匀分布若干出水孔;在每个槽体的出液端设置出液管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进液扰动功能的电解槽,它包括若干并列槽体,其特征在于:在若干并列槽体进液端的上沿水平设置一个进液主管路,每个槽体的进液端都设置一个连通进液主管路至槽体底部的进液支管路,每个进液支管路的下端连通一个水平设置的进液分管路,每个进液分管路连通2~6个水平延伸至槽体出液端的喷水管;所述的喷水管在末端封堵,在喷水管上均匀分布若干出水孔;在每个槽体的出液端设置出液管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进液扰动功能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在每个进液支管路上设有流量调节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进液扰动功能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每个进液分管路连通4个水平延伸至槽体出液端的喷水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进液扰动功能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水管通过多个支架水平固定在槽体的底部,喷水管距离槽底的高度为200~30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进液扰动功能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根据电解槽阴极板和阳极板的间距在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国军马青龙韦忠发陈锐罗彦谢东李连中王爽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金铂铼资源循环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