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7291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运输小车,包括吸盘、底座、支杆和脚轮;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所述吸盘,相邻两个所述底座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底座具有中空内腔,且所述底座底部具有开口,所述中空腔体的直径大于所述开口的直径;所述支杆包括的支杆上段和支杆下段,所述支杆上段的直径大于所述支杆下段和所述开口的直径,所述支杆上段卡合于所述中空内腔内部,所述支杆下段由所述开口穿过并延伸至所述底座外部,所述支杆下段的下端连接所述脚轮,所述支杆上段与所述底座之间抵接有弹性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运输小车,结构简单,物品运输过程平稳。

Transport trolle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运输小车
本技术涉及运输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运输小车。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网购不仅带动了物流行业的发展,也使百姓家中大件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大件的搬运成了一大难题,便携式万向轮吸盘小车便能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推车是以人力推、拉的搬运车辆。虽然物料搬运技术不断发展,但手推车仍作为不可缺少的搬运工具而沿用至今。推车在生产和生活中获得广泛应用是因为它造价低廉、维护简单、操作方便、自重轻,能在机动车辆不便使用的地方工作,在短距离搬运较轻的物品时十分方便,搬运货物省力,省时,又省了钱。但目前的手推车在运载物品过程中,通常需采用其他手段将物品紧固在手推车上,否则物品易晃动而不稳,或易掉落;此外,经过不平整地面时的震动也易对手推车造成损伤;并且,载物区域大小固定,不能够调节,对不同大小的物品进行运输时,适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运输小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采用其他手段紧固待运输物品、物品易掉落、脚轮易受损伤的技术问题。(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运输小车,包括吸盘、底座、支杆和脚轮;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所述吸盘,相邻两个所述底座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底座具有中空内腔,且所述底座底部具有开口,所述中空腔体的直径大于所述开口的直径;所述支杆包括的支杆上段和支杆下段,所述支杆上段的直径大于所述支杆下段和所述开口的直径,所述支杆上段卡合于所述中空内腔内部,所述支杆下段由所述开口穿过并延伸至所述底座外部,所述支杆下段的下端连接所述脚轮,所述支杆上段与所述底座之间抵接有弹性件。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具有中空的通道,所述通道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连杆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二连杆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杆的所述通道内;所述第一连杆具有多个贯穿所述第一连杆侧壁的第一孔道,所述第二连杆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连杆轴线垂直的第二孔道。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具有中空的通道,所述通道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连杆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二连杆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杆的所述通道内;所述第一连杆具有多个贯穿所述第一连杆侧壁的第一孔道,所述第二连杆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连杆轴线垂直设置的弹性突起。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底座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部插接于所述底座侧方,且所述连接杆通过插销或螺栓紧固于所述底座侧方。进一步地,还包括推杆;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与所述连接杆间隙配合,所述推杆固定于所述套筒外侧。(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运输小车,其有益效果主要如下:底座的上端设置吸盘,便于对物品的固定,通过使支杆上段位于底座的中空内腔内,支杆下段穿过底座底部的开口并延伸到底座外部,同时,在支杆上段与底座之间设置弹性件,能够减轻运输过程中外力对脚轮和支杆的损伤,还能够增强物品输送的平稳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运输小车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运输小车的侧视图;图中,1-吸盘,2-脚轮,3-底座,4-第一连杆,5-第二连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参见图1和图2所示,一种运输小车,包括吸盘1、底座3、连接杆和脚轮2;底座3的上端设置有吸盘1,相邻两个底座3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底座3具有中空内腔,且底座3底部具有开口,中空腔体的直径大于开口的直径;支杆包括的支杆上段和支杆下段,支杆上段的直径大于支杆下段和开口的直径,支杆上段卡合于中空内腔内部,支杆下段由开口穿过并延伸至底座3外部,支杆下段的下端连接脚轮2,支杆上段与底座3之间抵接有弹性件。具体地,一个底座3、一个支杆、一个脚轮2和一个吸盘1构成一个运输单元,运输单元可以有多个,通常包括三个或三个以上;各运输单元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例如,运输小车可包括四个运输单元。以下均以四个运输单元的结构进行举例说明。四个运输单元的相邻底座3之间均通过连接杆连接,以使四个运输单元构成四边形结构的运输小车。各运输单元的吸盘1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当输送物品时,将物品放置于吸盘1上侧,各运输单元的吸盘1能够牢固的吸附物品,能够提高物品输送过程的平稳性,避免物品在输送过程挪动位置,甚至掉落到运输小车外,且无需其他紧固措施,其结构简单,运输操作方便。其中,对于任一运输单元,底座3的上端设置的吸盘1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底座3可为具有中空内腔的结构,并且,底座3的底部开设有开口。沿水平截面的方向,中空内腔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开口的横截面面积。中空内腔的横截面和开口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是多边形结构,通常优选为圆形,以下皆以圆形结构为例进行说明。中空内腔可为横截面为圆形的柱形结构。并且,中空内腔的直径大于开口的直径。其中,支杆包括支杆上段和支杆下段;支杆上段和支杆下段可以是一体成型的一体结构,也可以是相互连接在一起,以构成支杆。支杆上段和支杆下段均可以是多面柱体结构或圆柱体结构,支杆上段和支杆下段均优选为圆柱体结构。支杆上段位于底座3的中空内腔内,支杆下段穿过底座3底部的开口,延伸至底座3外部,并与脚轮2连接。并且,支杆上段的直径大于支杆下段的直径,也大于开口的直径,中空内腔的直径等于或大于支杆上段的直径;同时,支杆下段的直径可以等于开口的直径或略小于开口的直径,使得支杆下段能够穿过开口,而支杆上段无法穿过开口,且支杆上段位于中空内腔内,能够相对自由地转动,以使脚轮2能够实现360°转动。其中,作为其中一种可实现的方式,底座3可包括上底座3和下底座3,上底座3的下端具有凹陷,下底座3的上端具有凹陷,且下底座3的底部具有开口,上底座3和下底座3盖合在一起构成具有中空内腔,且底部具有开口的结构,以使支杆上段能够位于中空内腔内部具体地,还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可为弹簧或其他弹性体,只要在外力作用下,能够实现往复弹性运动即可。弹性件的一端可固定于支杆上段的下端、上端或侧方,弹性件的另一端与底座3中空内腔的内壁接触;优选设置于支杆上段的下端或上端。例如,当弹性件的一端固定于支杆上段的上端时,其另一端与中空内腔内壁接触,当脚轮2受到竖直向上的作用力时,弹性件在外力作用下被压缩,避免支杆上段直接与底座3的碰撞而影响脚轮2和支杆的损伤,同时,也能够提高物品运输过程的平稳性。又例如,弹性件的一端固定于支杆上段的侧方时,其另一端与中空内腔的侧壁接触。当收到水平方向的作用力时,弹性件在水平外力作用下被压缩,同样能够避免支杆直接与底座3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理解的是,在支杆上段的上端、下端和侧方可以均设置弹性件,或者选择性的在一个或两个位置设置弹性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盘、底座、支杆和脚轮;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所述吸盘,相邻两个所述底座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n所述底座具有中空内腔,且所述底座底部具有开口,所述中空内腔的直径大于所述开口的直径;所述支杆包括的支杆上段和支杆下段,所述支杆上段的直径大于所述支杆下段和所述开口的直径,所述支杆上段卡合于所述中空内腔内部,所述支杆下段由所述开口穿过并延伸至所述底座外部,所述支杆下段的下端连接所述脚轮,所述支杆上段与所述底座之间抵接有弹性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盘、底座、支杆和脚轮;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所述吸盘,相邻两个所述底座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
所述底座具有中空内腔,且所述底座底部具有开口,所述中空内腔的直径大于所述开口的直径;所述支杆包括的支杆上段和支杆下段,所述支杆上段的直径大于所述支杆下段和所述开口的直径,所述支杆上段卡合于所述中空内腔内部,所述支杆下段由所述开口穿过并延伸至所述底座外部,所述支杆下段的下端连接所述脚轮,所述支杆上段与所述底座之间抵接有弹性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具有中空的通道,所述通道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连杆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二连杆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杆的所述通道内;
所述第一连杆具有多个贯穿所述第一连杆侧壁的第一孔道,所述第二连杆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连杆轴线垂直的第二孔道。


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子豪韩朝周灵均祖利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