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运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7267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胎运输车,车厢内的相邻隔货栏的隔口内设有传输装置,使得组装排列好的轮胎可以一次性装入车厢内或卸载到汽车装配线上,整个流程仅需一人操作,大大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且侧门上设置挡杆,有效阻挡了轮胎从车厢侧幅窜动掉落,保障了运输安全,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汽车运输技术领域。

A kind of tyre transport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胎运输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运输
,特别是涉及一种轮胎运输车。
技术介绍
目前,轮胎在组装厂装车时,通过叉车搬运及人力辅助将轮胎轮毂组件装载到专用运输车中并人工摆放到位,在汽车装配线卸车时,又通过叉车搬运及人力辅助方式将轮胎轮毂组件从专用运输车卸载并人工传递到装配线工位。然而,由于轮胎轮毂组件较重且外形特殊,搬运过程人力物力消耗巨大,同时人工搬运耗时难以精准控制,无法满足汽车JIT生产的需要;并且,叉车操作也加大了轮胎损伤的概率,无法很好保证轮胎组件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装卸功能、节省人力的轮胎运输车。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轮胎运输车,包括固定在底盘上的车厢、若干设置在所述车厢内的隔货栏,所述车厢的至少一侧幅上设有可开启的侧门,各所述隔货栏沿车厢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相邻所述隔货栏之间均留有隔口,各所述隔口内分别设有传送轮胎的传输装置,各所述传输装置均沿隔口的长度方向安装。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各所述传输装置均采用链板传输线,各所述传输装置分别通过链条与一液压马达相连,各所述液压马达安装于底盘的底部。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各所述传输装置包括滚筒线、位于所述滚筒线同一端的推板,各所述滚筒线另一端的隔口中间分别固定一转向轮,各所述推板分别通过钢丝绳与一卷线器相连,每条所述钢丝绳的端部分别绕过转向轮卷接在卷线器上,所述卷线器固定于车厢前端的底盘上,所述卷线器位于各推板的相对一侧。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各所述推板背面的车厢的侧幅上均设置一弹簧平衡器,各所述弹簧平衡器分别与钢丝绳的另一端相连。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侧门呈一方框结构,所述侧门上装有若干用以阻挡轮胎从侧幅掉落的挡杆,所述挡杆的数量与隔口的数量相等,各所述挡杆分别位于对应隔口的端部中间,相邻所述挡杆(31)之间的距离与隔口的宽度相等。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相邻所述挡杆之间的距离与相邻隔货栏之间的距离相等。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侧门沿车厢长度方向滑动开启,所述底盘和车厢的侧幅上分别设有供侧门滑动的导轨,所述侧门的前端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与车厢前端的底盘接触固定。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安装在侧门上的操作手柄、与所述操作手柄相连的插销连杆,所述底盘上开有两个供插销连杆的底端插入固定的限位孔,两所述限位孔之间的距离等于相邻挡杆间距的一半。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插销连杆的下半部分穿设一内部设有复位弹簧的套筒,所述套筒焊接固定在侧门的侧面,一第一连杆的端部铰接在所述套筒的侧面,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一第二连杆的端部铰连,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通过铰支座固定在底盘上。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各所述隔货栏上设有若干竖向安装的辊筒。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各所述隔货栏的两侧安装有可拆卸的滚筒架,所述滚筒架通过螺栓与隔货栏连接,各所述挡杆的两侧分别开有与滚筒架上的螺孔数量及间距相同的孔洞。进一步作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底盘的下方设有至少两个液压油缸,各所述液压油缸的顶部与底盘相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此轮胎运输车,车厢内的相邻隔货栏的隔口内设有传输装置,侧门开启后,即可将组装排列好的轮胎可以一次性装入车厢内或卸载到汽车装配线上,整个流程仅需一人操作,大大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行驶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传输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相邻隔货栏之间隔口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侧门固定机构示意图;图6是图3的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手动方式轮胎装卸俯视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手动方式轮胎装卸后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8,本技术为一种轮胎运输车,包括固定在底盘上的车厢1、若干设置在车厢1内的隔货栏2,车厢1的至少一侧幅上设有可开启的侧门3,各隔货栏2沿车厢1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相邻隔货栏2之间均留有隔口,各隔口内分别设有传送轮胎的传输装置4,各传输装置4均沿隔口的长度方向安装。此轮胎运输车,车厢1内的相邻隔货栏2的隔口内设有传输装置4,侧门3开启后,即可将组装排列好的轮胎可以一次性装入车厢1内或卸载到汽车装配线上,整个流程仅需一人操作,大大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各传输装置4均采用链板传输线,进一步地,各传输装置4可选用滚筒传输;本实施例当中,各传输装置4分别通过链条与一液压马达5相连,各液压马达5安装于底盘的底部。液压马达5的动力足,但体积小,可安装在底盘的底部相对狭小的空间内,安装位置得以隐藏,对整体的美观度的提高起到了有益作用。根据图7、图8,本技术的实施例二,采用手动传输设备替代通过液压马达5驱动的链板传输线,该手动传输设备的各传输装置4包括滚筒线12、位于滚筒线12同一端的推板14,各滚筒线12另一端的隔口中间分别固定一转向轮10,各推板14分别通过钢丝绳15与一卷线器16相连,每条钢丝绳15的端部分别绕过转向轮10卷接在卷线器16上,卷线器16固定于车厢1前端的底盘上,卷线器16位于各推板14的相对一侧。装卸轮胎时,卷线器16收卷钢丝绳15,推板14在钢丝绳15的带动下沿车厢1的宽度方向往侧门3一侧移动,轮胎置于滚筒线12上,在推板14的推动下沿滚筒线12朝车厢1外运动并进入月台传输系统。进一步地,各推板14的背面的车厢1侧幅上设置一弹簧平衡器11,各弹簧平衡器11分别与对应钢丝绳15的一端相连。如此设置,使的轮胎卸装完毕后位于侧门3一端的推板14,在弹簧平衡器11的作用下能自动退回原位,无需人工手动操作,节省了人力。再进一步地,各推板14与弹簧平衡器11之间增设缓冲装置,以防推板14退回后与弹簧平衡器11发生碰撞造成损坏。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侧门3呈一方框结构,侧门3上装有若干用以阻挡轮胎从侧幅掉落的挡杆31,挡杆31的数量与隔口的数量相等,各挡杆31分别位于对应隔口的端部中间,相邻挡杆31之间的距离与隔口的宽度相等。侧门3采用方框结构加挡杆31的形式,减少了制作材料,降低成本,同时设置挡杆31恰好位于相邻隔货架之间距离的中点位置,能有效阻挡轮胎从车厢1侧幅窜动掉落,保障了运输过程的安全。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侧门3沿车厢1长度方向滑动开启,底盘和车厢1的侧幅上分别设有供侧门3滑动的导轨,侧门3的前端设有固定机构6,固定机构6与车厢1前端的底盘接触固定。进一步地,固定机构6包括安装在侧门3上的操作手柄61、与操作手柄61相连的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胎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底盘上的车厢(1)、若干设置在所述车厢(1)内的隔货栏(2),所述车厢(1)的至少一侧幅上设有可开启的侧门(3),各所述隔货栏(2)沿车厢(1)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相邻所述隔货栏(2)之间均留有隔口,各所述隔口内分别设有传送轮胎的传输装置(4),各所述传输装置(4)均沿隔口的长度方向安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底盘上的车厢(1)、若干设置在所述车厢(1)内的隔货栏(2),所述车厢(1)的至少一侧幅上设有可开启的侧门(3),各所述隔货栏(2)沿车厢(1)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相邻所述隔货栏(2)之间均留有隔口,各所述隔口内分别设有传送轮胎的传输装置(4),各所述传输装置(4)均沿隔口的长度方向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传输装置(4)均采用链板传输线,各所述传输装置(4)分别通过链条与一液压马达(5)相连,各所述液压马达(5)安装于底盘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传输装置包括滚筒线(12)、位于所述滚筒线(12)同一端的推板(14),各所述滚筒线(12)另一端的隔口中间分别固定一转向轮(10),各所述推板(14)分别通过钢丝绳(15)与一卷线器(16)相连,每条所述钢丝绳(15)的端部分别绕过转向轮(10)卷接在卷线器(16)上,所述卷线器(16)固定于车厢(1)前端的底盘上,所述卷线器(16)位于各推板(14)的相对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推板(14)背面的车厢(1)的侧幅上均设置一弹簧平衡器(11),各所述弹簧平衡器(11)分别与钢丝绳(15)的另一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门(3)呈一方框结构,所述侧门(3)上装有若干用以阻挡轮胎从侧幅掉落的挡杆(31),所述挡杆(31)的数量与隔口的数量相等,各所述挡杆(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广飞潘子华周明谢润生苏建全谈正坤谢昊文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信源物流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