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线压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7040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1:06
丝线压装装置,可用于镜头悬置器的丝线压装,其中,镜头悬置器包括弹片,弹片的外周边缘具有多个折弯边,夹持同一根丝线的折弯边被折弯并贴合弹片时,可使该丝线被固定在该折弯边和弹片之间,包括:第一定位部,其用于定位镜头悬置器;拉线部,其包括牵引部及能够夹持丝线的前端部的夹持部,夹持部安装在牵引部上,拉线部设置在使牵引部牵引夹持部的区域能够涵盖第一定位部的位置上;压装部,其能够压装折弯边并使其贴合弹片主体,包括第一驱动部及压装头,压装头安装在第一驱动部上,压装部设置在使第一驱动部驱动压装头的区域能够涵盖第一定位部的位置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丝线压装装置,能够实现镜头悬置器的丝线的压装。

Wire press moun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丝线压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厂自动化
,尤其涉及丝线压装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各种电子产品如数码相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的发展,对其摄像功能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高品质影像的照相机镜头中经常使用到的镜头悬置器(OIS组件)也被使用到了这些电子产品中。镜头悬置器通常包括底座、透镜载体、线圈、弹片、SMA丝线等。其中,SMA丝线会固定到弹片上,具体地,弹片的外周边缘具有多个折弯边(也称夹爪),装配时,将这些多个折弯边分别折弯,并贴合弹片主体,以夹持住丝线。由于摄像系统的镜头悬置器整体尺寸较小,如整体呈大致矩形状的镜头悬置器的长宽尺寸只有10mm左右,作为弹片的外周边缘的折弯边只有2mm左右,并且丝线非常纤细只有0.02mm左右,因此,难以进行镜头悬置器的丝线的压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镜头悬置器的丝线难以进行压装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丝线压装装置。丝线压装装置,可用于镜头悬置器的丝线压装,其中,镜头悬置器包括弹片,弹片的外周边缘具有多个折弯边,夹持同一根丝线的折弯边被折弯并贴合弹片主体时,可使该丝线被固定在该折弯边和弹片主体之间,包括:第一定位部,其用于定位镜头悬置器;拉线部,其包括牵引部及能够夹持丝线的前端部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安装在所述牵引部上,所述拉线部设置在使所述牵引部牵引所述夹持部的区域能够涵盖所述第一定位部的位置上;压装部,其能够压装折弯边并使其贴合弹片主体,包括第一驱动部及压装头,所述压装头安装在所述第一驱动部上,所述压装部设置在使所述第一驱动部驱动所述压装头的区域能够涵盖所述第一定位部的位置上。优选地,所述压装头设置为至少可同时压装夹持同一根丝线的两个折弯边。优选地,所述压装头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部上方,镜头悬置器被水平地定位在所述第一定位部上,所述第一驱动部设置为可以驱动所述压装头从折弯边的上方压装折弯边并使其贴合弹片主体。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水平地支撑镜头悬置器的治具、支撑所述治具的支撑座、定位所述治具的基准定位部、及将所述治具推动至所述基准定位部并夹紧的夹紧部,所述基准定位部和所述夹紧部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座的水平方向的外侧。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旋转部,所述旋转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部的下部,所述旋转部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治具联接并驱动所述治具在水平面上回转。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治具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在水平方向具有间隙,并且,所述夹紧部可推动所述治具相对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在所述支撑座上滑动。优选地,所述压装部还包括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驱动部连接,并且至少部分延伸到所述压装头的下方,在折弯边贴合弹片主体时,所述第一限位部抵接所述第一定位部。优选地,所述压装部还包括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安装在所述第一驱动部上,所述压装头沿上下方向可滑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导向部上。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压装部还包括第一缓冲部,所述第一缓冲部设置在所述压装头的上方,所述第一缓冲部的下部与所述压装头的上部连接,所述第一缓冲部的上部固定在所述第一驱动部上。优选地,所述压装部还包括压力检测传感器,所述压力检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缓冲部的下部和所述压装头的上部之间,或者设置在所述第一缓冲部的上部和所述第一驱动部之间。本技术的丝线压装装置,能够实现镜头悬置器的丝线的压装。附图说明图1是具有本技术的丝线压装装置的丝线上线机的一种实施例的后视方向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丝线压装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图2的第一定位部和压装部的立体图;图4是图3A处的立体图;图5是从侧视方向观察图2的压装部的局部剖视图;图6是从主视方向观察图3的压装部的的局部剖视图;图7是镜头悬置器的一种实施例的简化示意图,其中,(a)表示从俯视方向观察到的镜头悬置器,(b)示意的是镜头悬置器的丝线和弹片的配合的相对位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需要指出的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方式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目的是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所公开的内容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另外,根据本技术的原理对说明性的实施例所进行的描述旨在要结合附图来进行阅读,其将被视作整个书面说明书的一部分。在公开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描述中,任何方向或方位的引用仅仅旨在便于说明,而并非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范围。相关术语如“正面”、“背面”、“上侧部”、“下侧部”、“后侧部”、“外侧”、“内侧”、“中部”、“内部”、“外部”、“下部的”、“上部的”、“水平的”、“垂直的”、“上方”、“下方”、“向上”、“向下”、“顶部”和“底部”)及其派生词(例如,“水平地”、“向下地”、“向上地”等)应当被解释为下文所述的或在讨论中的附图所示的方位。这些相关术语仅为方便说明之用,而不能要求设备按照特定方位进行构造或操作,除非有明确说明。因此,本技术不应被确切地限制于对可单独存在或在其它特征组合中存在的特征的一些可能的非限制性组合进行说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界定。正如当前设想,本次公开描述了本技术的最优模式或实践模式。本技术并非旨在从限制层面上进行理解,而是通过结合附图提供仅供说明使用的技术示例,以告知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本技术的优点和构造。在附图的各种视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图7是镜头悬置器的一种实施例的简化示意图,其中,(a)表示从俯视方向观察到的镜头悬置器100,(b)示意的是镜头悬置器100的丝线101和弹片102的配合的相对位置的局部放大图。为了便于理解,首先参照图7的(a)、(b),对丝线101上线的基本工序进行说明。在镜头悬置器100中,包括形状记忆合金(ShapeMemoryAlloys)丝线101,在此简称丝线101,还有包括弹片102,多根丝线101构成环绕弹片102的外周边缘的形状并被分别固定到弹片102上,具体固定的结构是,弹片102的外侧(外周边缘)分别设置有多个折弯边(也可称作夹爪)102a,同一侧的两个折弯边102a固定一根丝线101。在此,同一侧指的是:弹片102的同一边的一侧。如弹片102为四边形时,其具有四个侧边,同样地,弹片102为六边形或者八边形时,其具有六个侧边或者八个侧边。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折弯边102a分别位于弹片102的一边的两端,并分别贴合弹片主体102b以压住丝线101。弹片102的边数和丝线101的根数相同,如当弹片102为四边形时,具有四根丝线101。另外,尽管本技术的镜头悬置器100为同一侧的两个折弯边102a固定一根丝线101,但是并非限定于此,由于工艺的不同,也可能存在一个折弯边102a夹持一根丝线101,或者两个以上的折弯边102a夹持一根丝线101的可能,在此不一一列举。压装前,折弯边102a与弹片主体102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丝线压装装置,可用于镜头悬置器的丝线压装,其中,镜头悬置器包括弹片,弹片的外周边缘具有多个折弯边,夹持同一根丝线的折弯边被折弯并贴合弹片主体时,可使该丝线被固定在该折弯边和弹片主体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定位部,其用于定位镜头悬置器;/n拉线部,其包括牵引部及能够夹持丝线的前端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安装在所述牵引部上,所述拉线部设置在使所述牵引部牵引所述夹持部的区域能够涵盖所述第一定位部的位置上;/n压装部,其能够压装折弯边并使其贴合弹片主体,包括第一驱动部及压装头,所述压装头安装在所述第一驱动部上,所述压装部设置在使所述第一驱动部驱动所述压装头的区域能够涵盖所述第一定位部的位置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丝线压装装置,可用于镜头悬置器的丝线压装,其中,镜头悬置器包括弹片,弹片的外周边缘具有多个折弯边,夹持同一根丝线的折弯边被折弯并贴合弹片主体时,可使该丝线被固定在该折弯边和弹片主体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定位部,其用于定位镜头悬置器;
拉线部,其包括牵引部及能够夹持丝线的前端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安装在所述牵引部上,所述拉线部设置在使所述牵引部牵引所述夹持部的区域能够涵盖所述第一定位部的位置上;
压装部,其能够压装折弯边并使其贴合弹片主体,包括第一驱动部及压装头,所述压装头安装在所述第一驱动部上,所述压装部设置在使所述第一驱动部驱动所述压装头的区域能够涵盖所述第一定位部的位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线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头设置为至少可同时压装夹持同一根丝线的两个折弯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丝线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装头设置在所述第一定位部上方,镜头悬置器被水平地定位在所述第一定位部上,所述第一驱动部设置为可以驱动所述压装头从折弯边的上方压装折弯边并使其贴合弹片主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丝线压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水平地支撑镜头悬置器的治具、支撑所述治具的支撑座、定位所述治具的基准定位部、及将所述治具推动至所述基准定位部并夹紧的夹紧部,所述基准定位部和所述夹紧部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座的水平方向的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盛宇刘明清钟辉黄世生詹义勇王宏何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海目星激光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