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表面打标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零部件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表面打标装置。
技术介绍
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或企业自身管理需要而在产品打上文字、图片等标识,这个过程被称为打标,比如在产品上打上生产日期、有效期和产品编号等等,目前,在对零部件的加工中,对零部件的打标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然而现有的打标装置难以进行相关调节,操作复杂,费时费力,不能连续的对零部件进行打标,打标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表面打标装置,能够对打标组件的竖直高度进行调节,便于对零部件进行打标,且打标件进行竖直方向往复运动,传动件对零部件进行输送,能够连续对零部件进行打标,打标效率高,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表面打标装置,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升降组件、打标组件和输送组件;第一固定件顶部设置第二固定件,第二连接件底部连接第一固定件,第一连接件位于第二连接件的上方; >升降组件包括第一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表面打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件(1)、第二固定件(2)、第一连接件(3)、第二连接件(20)、升降组件、打标组件和输送组件;/n第一固定件(1)顶部设置第二固定件(2),第二连接件(20)底部连接第一固定件(1),第一连接件(3)位于第二连接件(20)的上方;/n升降组件包括第一电机(4)、螺纹杆(5)、移动件(6)、第一固定杆(7)和第一滑动件(8);第二固定件(2)为竖直框状结构,第二固定件(2)上分别设置放置螺纹杆(5)和第一固定杆(7)的竖直放置槽,螺纹杆(5)和第一固定杆(7)位于第一连接件(3)的两侧;螺纹杆(5)为竖直设置,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零部件加工用表面打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件(1)、第二固定件(2)、第一连接件(3)、第二连接件(20)、升降组件、打标组件和输送组件;
第一固定件(1)顶部设置第二固定件(2),第二连接件(20)底部连接第一固定件(1),第一连接件(3)位于第二连接件(20)的上方;
升降组件包括第一电机(4)、螺纹杆(5)、移动件(6)、第一固定杆(7)和第一滑动件(8);第二固定件(2)为竖直框状结构,第二固定件(2)上分别设置放置螺纹杆(5)和第一固定杆(7)的竖直放置槽,螺纹杆(5)和第一固定杆(7)位于第一连接件(3)的两侧;螺纹杆(5)为竖直设置,螺纹杆(5)顶端转动连接第二固定件(2),底端与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连接;移动件(6)螺纹连接螺纹杆(5),且移动件(6)与第一连接件(3)连接;第一固定杆(7)为竖直设置,第一固定杆(7)与第二固定件(2)连接,第一滑动件(8)滑动连接第一固定杆(7),且第一滑动件(8)与第二固定件(2)连接;
打标组件包括第二电机(9)、转动件(10)、凸轮(11)、连接板(12)、第一连接杆(14)、打标件(15)、第一复位组件和第二复位组件;
第一连接件(3)内设置第一凹槽(27)和第二凹槽(28),第一凹槽(27)位于第二凹槽(28)的上方,且第一凹槽(27)与第二凹槽(28)连通,第二凹槽(28)与外部连通;转动件(10)和凸轮(11)位于第一凹槽(27)内,第一连接件(3)上设置第二电机(9),第二电机(9)的输出端连接转动件(10);转动件(10)为横向设置,转动件(10)转动连接第一连接件(3),且转动件(10)上设置能进行竖直方向转动的凸轮(11);连接板(12)、第一连接杆(14)和打标件(15)均位于第二凹槽(28)内,连接板(12)位于凸轮(11)的正下方;第一连接杆(14)为竖直设置,且顶端连接连接板(12),底端连接打标件(15);
第一复位组件和第二复位组件位于第一连接杆(14)的两侧,第二复位组件的结构和形状与第一复位组件相同,第一复位组件包括第二连接杆(19)、第二滑动件(17)、第二固定杆(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秀利,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三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