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平台综合状态评估、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16041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船舶故障预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船舶平台综合状态评估、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包括振动分析仪本体和导线,所述振动分析仪本体内壁的左侧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挤压块的外侧设置有工作槽,所述振动分析仪本体外壁的左侧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导线连接在振动分析仪本体的上端,所述收线壳的上下两侧开设有定位槽,所述收线壳内壁的左侧安装有固定筒。该船舶平台综合状态评估、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设计了具有联动挤压功能的结构,解决了传统装置不方便握持的问题,设计了具有收卷定位功能的结构,解决了传统装置不方便对线材长度进行调整的问题,同时设计了具有吸附防护功能的结构,解决了传统装置固定不稳和防护效果差的问题。

A comprehensive state evaluation, fault prediction and health management system for ship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平台综合状态评估、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故障预测
,具体为一种船舶平台综合状态评估、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船舶是重要的水上运输工具,通过对船舶的使用,方便人们在水上进行行动,在船舶使用过程中,常常需要对船舶平台上的各种设备进行综合状态评估同时对故障进行预测,从而方便人们对船舶整体运行的健康提供保障。震动分析仪可以对设备的振动频率进行几率,从而进一步对设备存在的故障进行判断,但是传统震动分析仪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使用者长时间对设备进行握持观察,易导致设备握持不稳,且传统的震动分析仪不能够对线缆的长度进行调节,导致需要对较远处检测点进行检测时,无法有效对震动分析仪进行安装使用,同时传统震动分析仪在安装使用过程中通过磁石进行吸附固定,导致在固定过程中检部和检测面受到撞击,导致设备使用寿命降低,同时在被检测设备运行过程中的震动易导致检测点偏移,影响检测结果。综上所述,现有的震动分析仪在作业时存在着不方便握持,不方便对线材长度进行调整,固定不稳和防护效果差的缺点。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震动分析仪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平台综合状态评估、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不方便握持,不方便对线材长度进行调整,固定不稳和防护效果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舶平台综合状态评估、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包括振动分析仪本体和导线,所述振动分析仪本体内壁的左侧开设有活动槽,且活动槽的内侧设置有按压块,并且按压块的右端连接有挤压块,所述挤压块的外侧设置有工作槽,且工作槽开设在振动分析仪本体内侧的中部,并且挤压块的末端外侧设置有挤压槽,所述振动分析仪本体外壁的左侧开设有固定槽,且固定槽的内侧安装有活动杆,并且活动杆的右侧开设有挤压槽,同时活动杆的左侧安装有海绵杆,所述导线连接在振动分析仪本体的上端,且导线的下部连接有收线壳,并且收线壳的左侧设置有功能槽,同时功能槽开设在振动分析仪本体的背部,所述收线壳的上下两侧开设有定位槽,且定位槽的内侧设置有定位杆,并且定位杆安装在杆槽的内部,同时杆槽开设在振动分析仪本体外壁的上下两侧,所述收线壳内壁的左侧安装有固定筒,且固定筒的右侧安装有工作轴承,并且工作轴承的右侧安装有内活动筒,所述内活动筒的外侧安装有外活动筒,且外活动筒的外壁上固定有定位块,并且定位块的外侧连接有固定块,同时固定块固定在收线壳内壁的右侧,所述导线的末端安装有接头,且接头的外部设置有套筒,并且套筒的内部安装工作筒,所述工作筒的右侧贯穿有吸盘,且工作筒内部的左侧安装有皮塞,所述套筒的内侧设置有磁石,且磁石安装在接头的右侧。优选的,所述活动槽和按压块为滑动连接,且按压块和挤压块为卡合连接。优选的,所述挤压块关于按压块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且挤压块和工作槽为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挤压块和挤压槽为卡合连接,且挤压块末端和挤压槽纵截面的形状均为直角梯形。优选的,所述活动杆和固定槽为滑动连接,且活动杆通过活动杆和海绵杆相连接的旋转轴承和海绵杆组成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筒通过工作轴承和内活动筒组成转动连接,且内活动筒和外活动筒为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定位块关于外活动筒的中心线等角度设置,且定位块和固定块为卡合连接。优选的,所述套筒和接头为嵌套连接,且工作筒关于套筒的中心线等角度设置。优选的,所述工作筒和皮塞为过盈连接,且工作筒和吸盘的底部相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船舶平台综合状态评估、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设计了具有联动挤压功能的结构,解决了传统装置不方便握持的问题,设计了具有收卷定位功能的结构,解决了传统装置不方便对线材长度进行调整的问题,同时设计了具有吸附防护功能的结构,解决了传统装置固定不稳和防护效果差的问题;1.通过使用者将手抵住海绵杆靠振动分析仪本体的一侧并向前推动,实现使用者手部在装置上的运动,进一步对按压块进行按压,实现按压块在活动槽中进行滑动,按压块对挤压块的斜面进行挤压,挤压块在工作槽中进行滑动,挤压块对挤压槽的斜面进行挤压,活动杆在固定槽中进行滑动,活动杆带动海绵杆对使用者的手背进行挤压,从而防止装置滑脱,解决了传统装置不方便握持的问题;2.通过向图3中的右侧拉动外活动筒,外活动筒在内活动筒上进行滑动,外活动筒带动定位块和固定块脱离卡合,进一步转动外活动筒,外活动筒带动内活动筒转动,内活动筒对导线进行收卷缠绕,通过外活动筒和内活动筒相连接的弹簧拉动外活动筒复位,外活动筒带动定位块和固定块卡合,从而内活动筒的位置固定,内活动筒上导线的位置固定,解决了传统装置不方便对线材长度进行调整的问题;3.通过磁石对检测设备的壳体进行吸附,其中吸盘和支撑面进行接触,吸盘推动工作筒在接头上进行运动,接头上的检测端和检测面接触,过程中吸盘协同工作筒和接头相连接的弹簧对接头和检测面之间的碰撞进行吸收缓冲,进一步对套筒进行控制,套筒对吸盘进行挤压,吸盘对接触面和接头之间的位置进行进一步吸附固定,从而实现对接头的安装,解决了传统装置固定不稳和防护效果差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活动杆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定位块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套筒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振动分析仪本体;2、活动槽;3、按压块;4、挤压块;5、工作槽;6、挤压槽;7、活动杆;8、固定槽;9、海绵杆;10、导线;11、功能槽;12、收线壳;13、定位槽;14、定位杆;15、杆槽;16、固定筒;17、工作轴承;18、内活动筒;19、外活动筒;20、定位块;21、固定块;22、接头;23、套筒;24、工作筒;25、吸盘;26、皮塞;27、磁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船舶平台综合状态评估、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包括振动分析仪本体1、活动槽2、按压块3、挤压块4、工作槽5、挤压槽6、活动杆7、固定槽8、海绵杆9、导线10、功能槽11、收线壳12、定位槽13、定位杆14、杆槽15、固定筒16、工作轴承17、内活动筒18、外活动筒19、定位块20、固定块21、接头22、套筒23、工作筒24、吸盘25、皮塞26和磁石27,振动分析仪本体1内壁的左侧开设有活动槽2,且活动槽2的内侧设置有按压块3,并且按压块3的右端连接有挤压块4,挤压块4的外侧设置有工作槽5,且工作槽5开设在振动分析仪本体1内侧的中部,并且挤压块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舶平台综合状态评估、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包括振动分析仪本体(1)和导线(10),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分析仪本体(1)内壁的左侧开设有活动槽(2),且活动槽(2)的内侧设置有按压块(3),并且按压块(3)的右端连接有挤压块(4),所述挤压块(4)的外侧设置有工作槽(5),且工作槽(5)开设在振动分析仪本体(1)内侧的中部,并且挤压块(4)的末端外侧设置有挤压槽(6),所述振动分析仪本体(1)外壁的左侧开设有固定槽(8),且固定槽(8)的内侧安装有活动杆(7),并且活动杆(7)的右侧开设有挤压槽(6),同时活动杆(7)的左侧安装有海绵杆(9),所述导线(10)连接在振动分析仪本体(1)的上端,且导线(10)的下部连接有收线壳(12),并且收线壳(12)的左侧设置有功能槽(11),同时功能槽(11)开设在振动分析仪本体(1)的背部,所述收线壳(12)的上下两侧开设有定位槽(13),且定位槽(13)的内侧设置有定位杆(14),并且定位杆(14)安装在杆槽(15)的内部,同时杆槽(15)开设在振动分析仪本体(1)外壁的上下两侧,所述收线壳(12)内壁的左侧安装有固定筒(16),且固定筒(16)的右侧安装有工作轴承(17),并且工作轴承(17)的右侧安装有内活动筒(18),所述内活动筒(18)的外侧安装有外活动筒(19),且外活动筒(19)的外壁上固定有定位块(20),并且定位块(20)的外侧连接有固定块(21),同时固定块(21)固定在收线壳(12)内壁的右侧,所述导线(10)的末端安装有接头(22),且接头(22)的外部设置有套筒(23),并且套筒(23)的内部安装工作筒(24),所述工作筒(24)的右侧贯穿有吸盘(25),且工作筒(24)内部的左侧安装有皮塞(26),所述套筒(23)的内侧设置有磁石(27),且磁石(27)安装在接头(22)的右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平台综合状态评估、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包括振动分析仪本体(1)和导线(10),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分析仪本体(1)内壁的左侧开设有活动槽(2),且活动槽(2)的内侧设置有按压块(3),并且按压块(3)的右端连接有挤压块(4),所述挤压块(4)的外侧设置有工作槽(5),且工作槽(5)开设在振动分析仪本体(1)内侧的中部,并且挤压块(4)的末端外侧设置有挤压槽(6),所述振动分析仪本体(1)外壁的左侧开设有固定槽(8),且固定槽(8)的内侧安装有活动杆(7),并且活动杆(7)的右侧开设有挤压槽(6),同时活动杆(7)的左侧安装有海绵杆(9),所述导线(10)连接在振动分析仪本体(1)的上端,且导线(10)的下部连接有收线壳(12),并且收线壳(12)的左侧设置有功能槽(11),同时功能槽(11)开设在振动分析仪本体(1)的背部,所述收线壳(12)的上下两侧开设有定位槽(13),且定位槽(13)的内侧设置有定位杆(14),并且定位杆(14)安装在杆槽(15)的内部,同时杆槽(15)开设在振动分析仪本体(1)外壁的上下两侧,所述收线壳(12)内壁的左侧安装有固定筒(16),且固定筒(16)的右侧安装有工作轴承(17),并且工作轴承(17)的右侧安装有内活动筒(18),所述内活动筒(18)的外侧安装有外活动筒(19),且外活动筒(19)的外壁上固定有定位块(20),并且定位块(20)的外侧连接有固定块(21),同时固定块(21)固定在收线壳(12)内壁的右侧,所述导线(10)的末端安装有接头(22),且接头(22)的外部设置有套筒(23),并且套筒(23)的内部安装工作筒(24),所述工作筒(24)的右侧贯穿有吸盘(25),且工作筒(24)内部的左侧安装有皮塞(26),所述套筒(23)的内侧设置有磁石(27),且磁石(27)安装在接头(22)的右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王朝红徐坤鹏张沪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智密技术工程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