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洁组件及清洁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5557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洁组件及清洁设备。其中,清洁组件包括滚刷腔、可拆卸风道管及连接头;其中,所述可拆卸风道管具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第一风口与所述滚刷腔连通;所述第二风口与所述连接头活动密封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上述清洁组件的清洁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可拆卸风道管构成清洁风道,可将其取出后进行清理,有效解决清洁风道堵塞的问题。

A cleaning component and clean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洁组件及清洁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清洁组件及清洁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适于不同清洁对象的清洁设备。各类清洁设备为用户的工作生活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吸尘器就是一种。常见的吸尘器由吸尘器主机、延长管、地刷组成。其中,地刷由滚刷、进风口、喉管、地刷底座、地刷面盖及大轮组成。灰尘由滚刷卷起后,通过进风口进入喉管,再经延长管进入吸尘器主机尘杯,从而达到吸尘的目的。目前,常用的吸尘器的用于容置滚刷的滚刷腔到接头之间是由喉管连接的,喉管通常为一种波纹软管,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堵塞,导致吸尘器地刷吸力减小,且软管不易拆卸,清理时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以便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清洁组件及清洁设备。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清洁组件,包括:滚刷腔、可拆卸风道管及连接头;其中,所述可拆卸风道管具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第一风口与所述滚刷腔连通;所述第二风口与所述连接头活动密封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清洁设备,包括:主机及与所述主机连接的清洁组件;其中,所述清洁组件包括滚刷腔、可拆卸风道管及连接头;所述可拆卸风道管具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所述第一风口与所述滚刷腔连通;所述第二风口与所述连接头活动密封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可拆卸风道管构成清洁风道,可将其取出后进行清理,有效解决清洁风道堵塞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清洁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清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带有上盖的清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清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描述的一些流程中,包含了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多个操作,这些操作可以不按照其在本文中出现的顺序来执行或并行执行。操作的序号如101、102等,仅仅是用于区分各个不同的操作,序号本身不代表任何的执行顺序。另外,这些流程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操作,并且这些操作可以按顺序执行或并行执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分不同的消息、设备、模块等,不代表先后顺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类型。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吸尘器的用于容置滚刷的滚刷腔到接头之间是由喉管连接的,喉管通常为一种波纹软管,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堵塞,导致吸尘器地刷吸力减小,且软管不易拆卸,清理时比较麻烦。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清洁组件及清洁设备。通过可拆卸风道管构成清洁风道,可将其取出后进行清理,有效解决清洁风道堵塞的问题。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清洁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清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清洁组件,包括:滚刷腔10、可拆卸风道管20及连接头30。其中,所述可拆卸风道管20具有第一风口21和第二风口22;所述第一风口21与所述滚刷腔10连通;所述第二风口22与所述连接头30活动密封连接。其中,所述滚刷腔10内设置有滚刷11,通过可拆卸风道管20构成清洁风道,可将其取出后进行清理,有效解决清洁风道堵塞的问题。另外,所述可拆卸风道管20的所述第二风口22与所述连接头30活动密封连接,以在所述连接头30活动时还能保证清洁组件的清洁风道密封,不影响其清洁能力。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风口22与所述连接头30为旋转密封连接。例如,所述第二风口22与所述连接头30之间通过设置旋转密封圈的方式实现旋转密封连接。其中,旋转密封圈可选用旋转轴唇形密封圈实现,等等,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另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及的所述旋转密封连接还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其他结构实现,具体实现可参见现有技术中的相应内容,此处不再详细赘述。为防止可拆卸风道管20积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实施例中,所述可拆卸风道管20具有光滑内管壁。光滑内管壁可使得碎屑、灰尘等颗粒物能够快速通过所述可拆卸风道管20,且与内管壁接触后也不会滞留在其上面,有效防止在所述可拆卸风道管20的内管壁上积尘。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可拆卸风道管20为硬质材料制成,使用寿命长,方便拆卸,且较软管更易清洁。一种可实现方式是,继续参见图1和图2,所述连接头30包括轴线平行于被清洁面的第一连接段31及沿远离所述清洁组件的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段32;所述第一连接段31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二风口22活动密封连接。更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段31的轴线垂直于所述清洁组件的清洁方向。采用该结构的所述连接头30在与所述可拆卸风道管20连接后,并会不影响其自身的转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清洁方向可理解为清洁组件在清洁时的移动方向。日常使用的清洁设备,如吸尘器或清洗机,在清洁时清洁设备的清洁组件(即地刷)的移动为前后移动。对于具有滚刷11的清洁组件来说,清洁组件的清洁方向与滚刷11的轴线垂直。相应的,所述可拆卸风道管20可为弯折管道。例如,可拆卸风道管包括:平行于清洁方向的直管段以及自所述直管段一端沿垂直于清洁方向的方向弯折的弯折段。弯折段的端部开口即为所述第二风口22,以与第一连接段31的进风口活动密封连接。继续参见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滚刷腔10与所述可拆卸风道管20的一种可实现的连接方式为:所述滚刷腔10的腔壁上设有通孔(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风口21处设有自风口外边沿向外扩的吸嘴结构23;所述吸嘴结构23设置在所述通孔处,以连通所述滚刷腔10与所述可拆卸风道管20。其中,进入所述滚刷腔10的灰尘等颗粒物可沿外扩的所述吸嘴结构23进入所述可拆卸风道管20,再经由所述连接头30等进入清洁设备的集尘组件。另外,为保证清洁组件的清洁效果,所述吸嘴结构23与所述通孔之间设有密封装置24。所述密封装置24包括但不限于密封橡胶圈,硅胶条等。在一种可实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吸嘴结构23为漏斗状结构;所述漏斗状结构的大端端部设有与所述通孔密封贴合的平面。本实施例中增加该平面有助于提高密封效果。进一步地,参见图2和图3,所述清洁组件还包括:底座40及扣合在所述底座40上的上盖41;所述可拆卸风道管20固定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滚刷腔、可拆卸风道管及连接头;其中,/n所述可拆卸风道管具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n所述第一风口与所述滚刷腔连通;/n所述第二风口与所述连接头活动密封连接;/n所述滚刷腔具有中垂面,所述中垂面与所述滚刷腔的中心轴线垂直且经过所述中心轴线的中点;/n所述可拆卸风道管位于所述中垂面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滚刷腔、可拆卸风道管及连接头;其中,
所述可拆卸风道管具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
所述第一风口与所述滚刷腔连通;
所述第二风口与所述连接头活动密封连接;
所述滚刷腔具有中垂面,所述中垂面与所述滚刷腔的中心轴线垂直且经过所述中心轴线的中点;
所述可拆卸风道管位于所述中垂面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包括轴线平行于所述滚刷腔的中心轴线的第一连接段及沿远离所述清洁组件方向延伸的第二连接段;
所述可拆卸风道管上形成有弯向所述第一连接段的折弯管;
所述折弯管的朝向所述第一连接段的管口即所述第二风口;
所述第二风口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进风口旋转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段具有中心轴线;
所述中垂面过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中心轴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风道管包括管轴线位于所述中垂面一侧的直管段;
所述直管段的第一端具有所述第一风口;
所述直管段的第二端形成有所述折弯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段的管轴向平行于所述中垂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段的管轴线、所述折弯管的管中心线及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中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之顺
申请(专利权)人: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