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自动清灰功能的吸尘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3802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9:18
一种带自动清灰功能的吸尘桶,其特征在于:设置至少两个或两组过滤器,针对每个或每组过滤器均设置一个吸尘清灰换向阀,然后针对吸尘清灰换向阀上的组合风门设置有驱动装置,在驱动装置作用下各个组合风门在第一工作位置与第二工作位置之间轮流切换。其中,在第一工作位置状态下组合风门将吸尘出风口打开,同时将清灰进风口关闭,在第二工作位置状态下组合风门将吸尘出风口关闭,同时将清灰进风口打开。本方案解决了同时兼顾吸尘与清灰的问题,特别适合工业、宾馆、饭店及公共场合吸尘量大且需要连续长时间工作的情况。

Dust bucket with automatic dust removal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自动清灰功能的吸尘桶
本专利技术涉及吸尘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自动清灰功能的吸尘桶,该吸尘桶能够在不间断吸尘的同时轮流对各过滤器进行自动清灰,保持吸尘桶中的过滤器始终处于较好的工作状态。
技术介绍
工业吸尘器(包括宾馆、饭店以及公共场合使用的中大型吸尘器)是常用的一种配套或保洁的设备,主要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收集、进行空气的过滤和净化以及环境清扫。与家用吸尘器相比,工业吸尘器具有可连续24小时使用,吸力强劲、储尘容积大、使用寿命长、可耐高温等特点。工业吸尘器由于连续工作时间长,而且吸尘量大,普遍存在清灰问题。为了不降低工作效率,市场上存在一种利用高压气体冲击过滤器积灰面的自动清灰吸尘桶。这种吸尘桶的不足是在使用时需要外接气源,因此其使用场合受到了很大限制。中国专利CN205360858U于2016年7月6日公开了一件名称为《自除尘吸尘桶》的技术专利。该专利在滤芯内部竖直设置有电机,电机下方设置有向滤芯内侧壁延伸的滤片拨杆,滤片拨杆一端设置有拨杆头,另一端通过拨杆轴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需要对滤芯进行清洁除尘时,通过电机带动滤片拨杆转动,滤片拨杆上的拨杆头拨动滤芯上的滤片,使得附着在滤片上的灰尘被清理下来。该技术方案虽然可以实现吸尘桶内滤芯的无拆卸自动清洁,但由于吸尘桶内仅设有一个滤芯,因此清灰时不能兼顾吸尘,无法在不停止吸尘的状态下实现自动清灰。有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在不停止吸尘的状态下能够实现自动清灰的吸尘装置是本专利技术所要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自动清灰功能的吸尘桶,其目的是要解决现有吸尘装置中吸尘与清灰无法同时兼顾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自动清灰功能的吸尘桶,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吸尘口和出风口,壳体内设有第一负压室、第二负压室和过滤器,所述吸尘口与第一负压室连通,出风口与第二负压室连通,所述第一负压室经过滤器与第二负压室连通。其创新在于:所述过滤器至少由两个或两组构成,每个或每组过滤器均设置在第一负压室与第二负压室之间,而且各个或各组过滤器相互间在第一负压室与第二负压室的过滤路径上形成并联过滤通道。针对每个或每组过滤器均设置一个吸尘清灰换向阀,该吸尘清灰换向阀具有换向阀座,换向阀座上设有换向腔,换向腔以过滤器为中心位于第一负压室和第二负压室两者中的第二负压室一侧;所述换向腔为一空间,该空间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个吸尘出风口、一个清灰进风口以及一个吸尘清灰共用口,其中,所述吸尘清灰共用口与过滤器连通,吸尘出风口与第二负压室连通,清灰进风口与所述壳体的外部连通。针对每个换向阀座上的吸尘出风口设置第一挡风门,针对每个换向阀座上的清灰进风口设置第二挡风门,所述第一挡风门与第二挡风门之间通过一个连接支架固定连接并形成一个整体的组合风门,该组合风门相对于换向阀座转动连接,在组合风门的转动方向上具有两个工作位置,其中,在第一工作位置状态下组合风门将吸尘出风口打开,同时将清灰进风口关闭,在第二工作位置状态下组合风门将吸尘出风口关闭,同时将清灰进风口打开。针对所述吸尘清灰换向阀上的组合风门设置有驱动装置,在驱动装置作用下各个组合风门在第一工作位置与第二工作位置之间轮流切换。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壳体是指本专利技术吸尘桶的外壳。2.上述方案中,所述吸尘口是指用于吸尘的接口。所述出风口是指抽风口或排风口,其中,抽风口的含义是指吸尘桶本身不带吸尘电机和吸尘风机,吸尘风机置于吸尘桶外,并通过管道连接在吸尘口上,此时吸尘口在工作状态下呈负压;而排风口的含义是指吸尘桶自带吸尘电机和吸尘风机,吸尘电机和吸尘风机设置在吸尘桶上,此时吸尘口在工作状态下呈负压。3.上述方案中,为了能够通过转动的方式同时吸尘出风口和清灰进风口的开启和关闭,将所述吸尘出风口的密封面与清灰进风口的密封面处于同一平面绕轴线转动的不同方位上,以便于两者的控制。4.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挡风门以吸尘出风口中心为基准位于第二负压室一侧,而第二挡风门以清灰进风口中心为基准位于所述外部连通一侧,在工作状态下第二负压室形成的负压迫使第一挡风门打开吸尘出风口,同时迫使第二挡风门关闭清灰进风口,使组合风门处于第一工作位置,在清灰状态下驱动装置迫使组合风门从第一工作位置切换至第二工作位置。5.上述方案中,所述驱动装置由马达、减速器和拨片组成,马达的输出轴与减速器的输入轴传动连接,减速器的输出轴与拨片固定连接,拨片上设有拨动端,对应该拨动端在所述组合风门上设有触动块,触动块上设有触动面;所有组合风门上的触动块以拨片转动轴线为中心,围绕拨片在圆周方向上间隔布置,在工作状态下马达通过减速器带动拨片转动,在转动路径上拨片的拨动端轮流触击所有组合风门上的触动块,以此在保持所述吸尘桶始终处于吸尘的状态下,轮流对每个或每组过滤器进行清灰。所述驱动装置还可以由电磁阀构成,电磁阀的驱动端作为触动端,每个电磁阀对应一个组合风门。本专利技术的设计原理是:为了解决现有吸尘装置无法同时兼顾吸尘与清灰的问题,本方案设置至少两个或两组过滤器,针对每个或每组过滤器均设置一个吸尘清灰换向阀,然后针对吸尘清灰换向阀上的组合风门设置有驱动装置,在驱动装置作用下各个组合风门在第一工作位置与第二工作位置之间轮流切换。其中,在第一工作位置状态下组合风门将吸尘出风口打开,同时将清灰进风口关闭,在第二工作位置状态下组合风门将吸尘出风口关闭,同时将清灰进风口打开。本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体以下优点和效果:1.本专利技术可以连续工作,即一边吸尘,一边清灰,工作24小时过滤器都不会堵塞,能够同时兼顾吸尘与清灰,特别适合工业、宾馆、饭店及公共场合吸尘量大且需要连续长时间工作的情况。2.本专利技术吸尘清灰换向阀的设计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特别是采用转动方式来控制组合风门打开和关闭的切换,其设计构思十分巧妙。3.本专利技术驱动装置由马达、减速器和拨片组成,为了可靠和有效的控制组合风门打开和关闭的切换,特意在组合风门设计有弹性臂结构,在弹性臂上还设计有由一段斜面和一段圆弧面连接构成的触动面。这些设计对可靠和有效的控制组合风门切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解决了工业制造误差以及摩损所造成的要么吸尘出风口关不死,要么吸尘出风口被顶死的问题,因此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4.本专利技术使用时不需要外接气源,适用的场所和场合更加广扩。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实施例吸尘桶的立体图;附图2为本实施例吸尘桶的爆炸图;附图3为本实施例吸尘桶中过滤器、吸尘清灰换向阀以及固定板的立体图;附图4为本实施例吸尘桶中吸尘清灰换向阀以及固定板的俯视图;附图5为本实施例吸尘桶的马达和拨片立体图;附图6为本实施例吸尘桶的换向阀座立体图;附图7为本实施例吸尘桶的组合风门立体图;附图8为本实施例吸尘桶的俯视图;附图9为图8中A-A向的剖视图;附图10为本实施例吸尘桶的俯视图;附图11为图10中B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自动清灰功能的吸尘桶,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吸尘口(1)和出风口(2),壳体内设有第一负压室(26)、第二负压室(27)和过滤器(4),所述吸尘口(1)与第一负压室(26)连通,出风口(2)与第二负压室(27)连通,所述第一负压室(26)经过滤器(4)与第二负压室(27)连通;/n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4)至少由两个或两组构成,每个或每组过滤器(4)均设置在第一负压室(26)与第二负压室(27)之间,而且各个或各组过滤器(4)相互间在第一负压室(26)与第二负压室(27)的过滤路径上形成并联过滤通道;/n针对每个或每组过滤器(4)均设置一个吸尘清灰换向阀(20),该吸尘清灰换向阀(20)具有换向阀座(9),换向阀座(9)上设有换向腔(25),换向腔(25)以过滤器(4)为中心位于第一负压室(26)和第二负压室(27)两者中的第二负压室(27)一侧;所述换向腔(25)为一空间,该空间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个吸尘出风口(24)、一个清灰进风口(22)以及一个吸尘清灰共用口(23),其中,所述吸尘清灰共用口(23)与过滤器(4)连通,吸尘出风口(24)与第二负压室(27)连通,清灰进风口(22)与所述壳体的外部连通;/n针对每个换向阀座(9)上的吸尘出风口(24)设置第一挡风门(12),针对每个换向阀座(9)上的清灰进风口(22)设置第二挡风门(14),所述第一挡风门(12)与第二挡风门(14)之间通过一个连接支架(13)固定连接并形成一个整体的组合风门,该组合风门相对于换向阀座(9)转动连接,在组合风门的转动方向上具有两个工作位置,其中,在第一工作位置状态下组合风门将吸尘出风口(24)打开,同时将清灰进风口(22)关闭,在第二工作位置状态下组合风门将吸尘出风口(24)关闭,同时将清灰进风口(22)打开;/n针对所述吸尘清灰换向阀(20)上的组合风门设置有驱动装置,在驱动装置作用下各个组合风门在第一工作位置与第二工作位置之间轮流切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自动清灰功能的吸尘桶,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吸尘口(1)和出风口(2),壳体内设有第一负压室(26)、第二负压室(27)和过滤器(4),所述吸尘口(1)与第一负压室(26)连通,出风口(2)与第二负压室(27)连通,所述第一负压室(26)经过滤器(4)与第二负压室(27)连通;
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4)至少由两个或两组构成,每个或每组过滤器(4)均设置在第一负压室(26)与第二负压室(27)之间,而且各个或各组过滤器(4)相互间在第一负压室(26)与第二负压室(27)的过滤路径上形成并联过滤通道;
针对每个或每组过滤器(4)均设置一个吸尘清灰换向阀(20),该吸尘清灰换向阀(20)具有换向阀座(9),换向阀座(9)上设有换向腔(25),换向腔(25)以过滤器(4)为中心位于第一负压室(26)和第二负压室(27)两者中的第二负压室(27)一侧;所述换向腔(25)为一空间,该空间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个吸尘出风口(24)、一个清灰进风口(22)以及一个吸尘清灰共用口(23),其中,所述吸尘清灰共用口(23)与过滤器(4)连通,吸尘出风口(24)与第二负压室(27)连通,清灰进风口(22)与所述壳体的外部连通;
针对每个换向阀座(9)上的吸尘出风口(24)设置第一挡风门(12),针对每个换向阀座(9)上的清灰进风口(22)设置第二挡风门(14),所述第一挡风门(12)与第二挡风门(14)之间通过一个连接支架(13)固定连接并形成一个整体的组合风门,该组合风门相对于换向阀座(9)转动连接,在组合风门的转动方向上具有两个工作位置,其中,在第一工作位置状态下组合风门将吸尘出风口(24)打开,同时将清灰进风口(22)关闭,在第二工作位置状态下组合风门将吸尘出风口(24)关闭,同时将清灰进风口(22)打开;
针对所述吸尘清灰换向阀(20)上的组合风门设置有驱动装置,在驱动装置作用下各个组合风门在第一工作位置与第二工作位置之间轮流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出风口(24)的密封面与清灰进风口(22)的密封面处于同一平面绕轴线转动的不同方位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尘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风门(12)以吸尘出风口(24)中心为基准位于第二负压室(27)一侧,而第二挡风门(14)以清灰进风口(22)中心为基准位于所述外部连通一侧,在工作状态下第二负压室(27)形成的负压迫使第一挡风门(12)打开吸尘出风口(24),同时迫使第二挡风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开学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倍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