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终端转接装置及快速转接供电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5229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4:40
一种电缆终端转接装置,包括金属均压连接器、绝缘支撑架、双层复合屏蔽型绝缘管、金属外保护管、端部密封套;所述金属均压连接器通过所述绝缘支撑架支撑于所述双层复合屏蔽型绝缘管内壁;所述端部密封套套设于所述双层复合屏蔽型绝缘管的两端;所述金属外保护管套设于所述双层复合屏蔽型绝缘管外部;所述双层复合屏蔽型绝缘管由绝缘材质和导电材质双层复合成型,中间无间隙,并呈圆管状;所述金属均压连接器为两瓣拼装成型的圆筒状结构,其内部设有多个用于连接终端金具的螺纹孔。还提供了一种使用上述装置的供电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短时间内快速实现高压电缆进出线电缆冷缩式终端连接,实现快速供电。

A cable terminal switching device and fast switching power supply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终端转接装置及快速转接供电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缆领域,尤其是一种电缆终端转接装置及快速转接供电方法。
技术介绍
10kV配网高压电缆线路覆盖面大、网络复杂、设备多样、现场环境特殊,计划检修和故障抢修工作量大,不可避免的会造成用户停电。国内电网企业多采用“一拉一条线,一停一大片”的检修做法,现已不能满足社会的用电需求。尤其是,在环网柜计划检修和故障抢修时,与之配合高压电缆冷缩式终端因离地太近,电气绝缘距离不够,因没有体积小,又全绝缘安全防护的连接方法,只能将进线高压电缆停电,直到施工完全结束,然后再连接环网柜恢复供电,此时出线高压电缆,用户侧也都必须全部停电,直到施工完成再恢复供电。但现实情况是,需要对一部分重要客户保持供电,此时只允许有非常短的时间应急处理,但现有的检修做法要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恢复供电是很难的。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快速实现电缆终端转接的装置及快速转接供电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能够短时间内快速实现高压电缆进出线电缆冷缩式终端连接的装置和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缆终端转接装置,包括金属均压连接器、绝缘支撑架、双层复合屏蔽型绝缘管、金属外保护管、端部密封套;所述金属均压连接器通过所述绝缘支撑架支撑于所述双层复合屏蔽型绝缘管内壁;所述端部密封套套设于所述双层复合屏蔽型绝缘管的两端;所述金属外保护管套设于所述双层复合屏蔽型绝缘管外部;所述双层复合屏蔽型绝缘管由绝缘材质和导电材质双层复合成型,中间无间隙,并呈圆管状;所述金属均压连接器为两瓣拼装成型的圆筒状结构,其内部设有多个用于连接终端金具的螺纹孔。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均压连接器两端设计有均压应力曲线。进一步地,所述端部密封套两瓣拼装组成圆筒状。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支撑架为圆饼状。进一步地,所述螺纹孔包括不同规格的螺纹孔。一种使用如上所述的电缆终端转接装置实现快速转接供电的方法,包括1)将停电的环网柜上的进出线电缆冷缩式终端拆下,表面清洁干净;2)将双层复合屏蔽型绝缘管和金属外保护管预先套入电缆一端,再将金属均压连接器两瓣打开,将两个电缆冷缩式终端的终端金具通过螺丝锁紧在金属均压连接器内后扣上两瓣形成完整圆柱形,在外部套入绝缘支撑架;3)将双层复合屏蔽型绝缘管套入终端连接位置,完全覆盖两端终端主体;4)在双层复合屏蔽型绝缘管两端套入端部密封套并缠绕防水胶带密封;5)最后套入金属外保护管并在两端缠绕防水胶带,金属外保护管进行有效的接地连接;完成后放置在地面或者电缆沟道中,转接安装完成,恢复供电。本专利技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有益效果:解决了环网柜在计划检修和故障抢修时,无法满足对一部分重要客户保持供电的困难,可实现环网柜在检修或抢修时,高压进线电缆冷缩终端拆下后快速与出线电缆进行连接,并放置在地面或者电缆沟中后恢复供电,保证重要用户短时停电后快速恢复供电,保障用户的用电安全,全绝缘安全防护能确保电缆的输电安全和对周边人畜安全,同时体积小,不会妨碍现场环网柜的检修或抢修工作,具有非常好的社会,经济价值;双层复合屏蔽型绝缘管的设计,绝缘强度良好,绝缘层与导电层无间隙,局部放电性能良好,能够有效解决终端金具的高压对地放电过大的问题,同时与两端的密封套配合,实现良好的防水密封;金属均压连接器的设计,两端的应力曲线设计可改善终端金具高压电极的尖端放电问题,同时两瓣设计以及内部多个不同螺纹孔可以灵活的匹配各自规格电缆终端金具,既能连接导电性能优良,又最大程度优化电场,减少尖端放电。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和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相似技术方案或设计方案。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缆终端转接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缆终端转接装置使用状态示意图。其中,1为金属均压连接器、2为绝缘支撑架、3为双层复合屏蔽型绝缘管、4为金属外保护管、5为端部密封套、11和11’为高压电缆、12和12’为电缆冷缩式终端、13和13’为终端金具。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一种电缆终端转接装置,包括金属均压连接器1、绝缘支撑架2、双层复合屏蔽型绝缘管3、金属外保护管4、端部密封套5,所述金属均压连接器1通过所述绝缘支撑架2支撑于所述双层复合屏蔽型绝缘管3内壁,所述端部密封套5套设于所述双层复合屏蔽型绝缘管3的两端;所述金属外保护管4套设于所述双层复合屏蔽型绝缘管3外部;所述双层复合屏蔽型绝缘管3由绝缘材质和导电材质双层复合成型(导电层为内层,绝缘层为外层),中间无间隙,并呈圆管状;所述金属均压连接器1为两瓣拼装成型的圆筒状结构,其内部设有多个用于连接终端金具13(13’)的螺纹孔。本方案可用于环网柜进出线电缆冷缩式终端在停电检修或者故障抢修时,快速进行连接(如果距离太远,则增加一根两端带冷缩式终端的过渡连接软电缆),快速恢复用户供电,又不影响现场施工,并且本方案中通过双层复合屏蔽型绝缘管的设计,绝缘强度良好,绝缘层与导电层无间隙,局部放电性能良好,能够有效解决终端金具的高压对地放电过大的问题,同时金属均压连接器的两瓣设计以及内部多个不同螺纹孔可以灵活的匹配各自规格电缆终端金具,既能连接导电性能优良,又最大程度优化电场,减少尖端放电。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均压连接器1两端设计有均压应力曲线。均压应力曲线可有效改善终端金具高压电极的尖端放电问题。进一步地,所述端部密封套5为两瓣拼装组成圆筒状。端部密封套5由绝缘材质制成,并起密封防水作用。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支撑架2为圆饼状。进一步地,所述螺纹孔包括不同规格的螺纹孔。一种使用如上所述的电缆终端转接装置实现快速转接供电的方法,包括1)将停电的环网柜上的进出线电缆冷缩式终端拆下,表面清洁干净;2)将双层复合屏蔽型绝缘管3和金属外保护管4预先套入电缆一端,再将金属均压连接器1两瓣打开,将两个电缆冷缩式终端的终端金具13、13’通过螺丝锁紧在金属均压连接器1内后扣上两瓣形成完整圆柱形,在外部套入绝缘支撑架2;3)将双层复合屏蔽型绝缘管3套入终端连接位置,完全覆盖两端终端主体;4)在双层复合屏蔽型绝缘管3两端套入端部密封套5并缠绕防水胶带密封;5)最后套入金属外保护管4并在两端缠绕防水胶带,金属外保护管4进行有效的接地连接;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终端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均压连接器、绝缘支撑架、双层复合屏蔽型绝缘管、金属外保护管、端部密封套;所述金属均压连接器通过所述绝缘支撑架支撑于所述双层复合屏蔽型绝缘管内壁;所述端部密封套套设于所述双层复合屏蔽型绝缘管的两端;所述金属外保护管套设于所述双层复合屏蔽型绝缘管外部;所述双层复合屏蔽型绝缘管由绝缘材质和导电材质双层复合成型,中间无间隙,并呈圆管状;所述金属均压连接器为两瓣拼装成型的圆筒状结构,其内部设有多个用于连接终端金具的螺纹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终端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均压连接器、绝缘支撑架、双层复合屏蔽型绝缘管、金属外保护管、端部密封套;所述金属均压连接器通过所述绝缘支撑架支撑于所述双层复合屏蔽型绝缘管内壁;所述端部密封套套设于所述双层复合屏蔽型绝缘管的两端;所述金属外保护管套设于所述双层复合屏蔽型绝缘管外部;所述双层复合屏蔽型绝缘管由绝缘材质和导电材质双层复合成型,中间无间隙,并呈圆管状;所述金属均压连接器为两瓣拼装成型的圆筒状结构,其内部设有多个用于连接终端金具的螺纹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均压连接器两端设计有均压应力曲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密封套两瓣拼装组成圆筒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支撑架为圆饼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祥强卫吴伟权张兴涛胡飞
申请(专利权)人:长园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