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燥床温度控制装置,包括主送风管,主送风管通过三通连接第一送风管与第二送风管,第一送风管经过换热器后为热风管,第二送风管直接汇总到热风管,热风管的后端连通干燥床,第二送风管设有电磁阀,干燥床内设有干燥床温度传感器,热风管的后段设有热风管温度传感器,电磁阀、干燥床温度传感器、热风管温度传感器电连接CPU。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上述干燥床温度控制装置的温度调整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为,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在每分钟内对电磁阀多次调整,使热风管真实温度在短时间内就接近/达到其理论温度,这样可以保证,干燥床内的温度一直处于最佳温度区间内,保证了酵母产品的品质。
A drying bed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and its control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燥床温度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酵母生产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酵母生产中需要干燥床,干燥床内需要热空气对其进行去除水份。这个作业中,干燥床内最佳的散热温度为55℃,目前是通过控制热空气的温度来调整。如图1,一种干燥床温度控制装置,包括主送风管10,主送风管10通过三通连接第一送风管11与第二送风管12,第一送风管11经过换热器20后为热风管13,第二送风管12直接汇总到热风管13,热风管13的后端连通干燥床21,第二送风管设有电磁阀32,干燥床21内设有干燥床温度传感器31,电磁阀32、干燥床温度传感器31电连接CPU33。调整时,如果干燥床温度传感器31测量的数据大于最佳散热温度,打开电磁阀32,使第二送风管12的冷风混入热风管13,热风管13内的风的温度降低,使干燥床内的温度降低;如果干燥床温度传感器31测量的数据小于最佳散热温度,关闭电磁阀32,避免第二送风管12的冷风混入热风管13,热风管13内的风的温度升高,使干燥床内的温度升高。干燥床温度传感器31每分钟向CPU通讯一次,CPU向通讯电磁阀32一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按照这种方式调整,电磁阀一分钟才调整一次,如果该电磁阀的调整不精确,就会使干燥床内的温度波动较大,部分时间段的温度距离最佳散热温度的差距较大,不能精确调整,造成酵母产品的品质下降。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为:一种干燥床温度控制装置,包括主送风管,主送风管通过三通连接第一送风管与第二送风管,第一送风管经过换热器后为热风管,第二送风管直接汇总到热风管,热风管的后端连通干燥床,第二送风管设有电磁阀,干燥床内设有干燥床温度传感器,热风管的后段设有热风管温度传感器,电磁阀、干燥床温度传感器、热风管温度传感器电连接CPU。电磁阀为比例阀。一种上述干燥床温度控制装置的温度调整方法,其调整时,干燥床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数量T3每分钟向CPU通讯一次,CPU将T3与最佳温度区间T1-T2的中间值(T1+T2)/2进行比较,该比较一分钟进行一次,比较会出现三种情况:情况一,如果T3<(T1+T2)/2,根据(T1+T2)/2-T3的差计算出热风管应该升高到的理论温度区间t1-t2,调整的热风管真实温度处于理论温度区间t1-t2内;情况二,如果T3>(T1+T2)/2,根据T3-(T1+T2)/2的差计算出热风管应该下降到的理论温度区间t1-t2,调整的热风管真实温度处于理论温度区间t1-t2内;情况三,如果T3=(T1+T2)/2,不调整的热风管真实温度;在调整热风管真实温度时,按照下面步骤调整:热风管温度传感器采集的数量t3每秒钟向CPU通讯一次,CPU将t3与区间t1-t2进行比较,该比较一秒钟进行一次,直到下面第三种情况出现结束比较;该比较会出现三种情况:情况一,如果t3<t1,CPU指挥电磁阀减小流量;情况二,如果t3>t2,CPU指挥电磁阀增大流量;情况三,如果t3在区间t1-t2内,CPU不指挥电磁阀调整。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将在每分钟内对电磁阀多次调整,使热风管真实温度在短时间(几秒内)内就接近/达到其理论温度,这样可以保证,干燥床内的温度一直处于最佳温度区间内,保证了酵母产品的品质。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每分钟内调整温度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一种干燥床温度控制装置,包括主送风管10,主送风管10通过三通连接第一送风管11与第二送风管12,第一送风管11经过换热器20后为热风管13,第二送风管12直接汇总到热风管13,热风管13的后端连通干燥床21,第二送风管设有电磁阀32,干燥床21内设有干燥床温度传感器31,热风管13的后段(就是与第二送风管12交汇处的下游)设有热风管温度传感器34,电磁阀32、干燥床温度传感器31、热风管温度传感器34电连接CPU33。为了调节方便,电磁阀32为比例阀。其工作原理为:参见图3,其调整时,干燥床温度传感器31采集的数量T3每分钟向CPU通讯一次,CPU将T3与最佳温度区间T1-T2(比如53-57℃,该数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的中间值(T1+T2)/2进行比较,该比较一分钟进行一次,比较会出现三种情况:情况一,如果T3<(T1+T2)/2,根据(T1+T2)/2-T3的差计算出热风管应该升高到的理论温度区间t1-t2,调整的热风管真实温度处于理论温度区间t1-t2内;情况二,如果T3>(T1+T2)/2,根据T3-(T1+T2)/2的差计算出热风管应该下降到的理论温度区间t1-t2,调整的热风管真实温度处于理论温度区间t1-t2内;情况三,如果T3=(T1+T2)/2,不调整的热风管真实温度。在调整热风管真实温度时,按照下面步骤调整:热风管温度传感器34采集的数量t3每秒钟向CPU通讯一次,CPU将t3与区间t1-t2进行比较,该比较一秒钟进行一次,直到下面第三种情况出现结束比较;该比较会出现三种情况:情况一,如果t3<t1,CPU指挥电磁阀32减小流量;情况二,如果t3>t2,CPU指挥电磁阀32增大流量。情况三,如果t3在区间t1-t2(闭区间)内,CPU不指挥电磁阀32调整。本专利技术中,改进的核心部分在于:每分钟内对电磁阀多次调整,使热风管真实温度在短时间(几秒内)内就接近/达到其理论温度,这样可以保证,热风管真实温度大部分时间处于理论温度区间,使干燥床内的温度一直处于最佳温度区间T1-T2内。其他内容参见现有技术。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燥床温度控制装置,包括主送风管(10),主送风管(10)通过三通连接第一送风管(11)与第二送风管(12),第一送风管(11)经过换热器(20)后为热风管(13),第二送风管(12)直接汇总到热风管(13),热风管(13)的后端连通干燥床(21),第二送风管设有电磁阀(32),干燥床(21)内设有干燥床温度传感器(31),其特征在于:热风管(13)的后段设有热风管温度传感器(34),电磁阀(32)、干燥床温度传感器(31)、热风管温度传感器(34)电连接CPU(3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燥床温度控制装置,包括主送风管(10),主送风管(10)通过三通连接第一送风管(11)与第二送风管(12),第一送风管(11)经过换热器(20)后为热风管(13),第二送风管(12)直接汇总到热风管(13),热风管(13)的后端连通干燥床(21),第二送风管设有电磁阀(32),干燥床(21)内设有干燥床温度传感器(31),其特征在于:热风管(13)的后段设有热风管温度传感器(34),电磁阀(32)、干燥床温度传感器(31)、热风管温度传感器(34)电连接CPU(3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床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电磁阀(32)为比例阀。
3.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燥床温度控制装置的温度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其调整时,干燥床温度传感器(31)采集的数量T3每分钟向CPU(33)通讯一次,CPU(33)将T3与最佳温度区间T1-T2的中间值(T1+T2)/2进行比较,该比较一分钟进行一次,比较会出现三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征,熊涛,李知洪,陈红卫,张玉东,陈宜,
申请(专利权)人:安琪酵母睢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