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锌掺杂的硫化铅量子点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14240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锌掺杂的硫化铅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锌源、铅源、有机酸和/或有机胺在搅拌条件下,通入保护气,加热至溶解,得到锌和铅的混合前体溶液;步骤2、将上述溶液加热至120~150℃,然后在10秒的时间内将硫源注射进溶液中;步骤3、在100~120℃下保温,然后加入终止剂,冷却至室温,分离、纯化后得到锌掺杂的硫化铅量子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操作安全、简单可控,成本低,易于重复和放大;制备的量子点尺寸、形貌均一可控,单分散性好,荧光量子产率高,在高温、洗涤和水溶化修饰等条件下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可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太阳能电池和生物医学检测与荧光活体成像等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锌掺杂的硫化铅量子点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材料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简便快速的热注射法制备锌掺杂的硫化铅量子点的方法。
技术介绍
量子点是一种重要的低维半导体材料,其三个维度上的尺寸都不大于其对应的半导体材料的激子玻尔半径的两倍,因其独特优异的理化性质,在非线形光学、磁介质、催化、医药及功能材料等方面具有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将对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以及物质领域的基础研究发生深刻的影响。尽管目前关于合成高质量量子点的文献报道已经有很多,但原料成本高、合成工艺复杂、理化性能难以控制、反应周期长、粒径均一性差等问题仍然未得到解决;另一方面,简单工艺方法往往合成出来的量子点质量不够高,因此,发展更绿色简便的合成方法来制备更高质量的量子点仍然十分必要。考虑到量子点的荧光性质是其最主要的性质之一,量子点的荧光主要由激子的辐射复合产生的,而激子复合包括辐射复合与非辐射复合(Auger复合、声子复合)两种过程,如果能有效减小非辐射复合过程,就能大大提高激子的辐射复合率,也即能大大提高量子点的荧光量子产率;非辐射复合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锌掺杂的硫化铅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将锌源、铅源、有机酸和/或有机胺在搅拌条件下,通入保护气,加热至溶解,得到锌和铅的混合前体溶液;/n步骤2、将上述溶液加热至120~150℃,然后在10秒的时间内将硫源注射进溶液中;/n步骤3、在100~120℃下保温,然后加入终止剂,冷却至室温,分离、纯化后得到锌掺杂的硫化铅量子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锌掺杂的硫化铅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锌源、铅源、有机酸和/或有机胺在搅拌条件下,通入保护气,加热至溶解,得到锌和铅的混合前体溶液;
步骤2、将上述溶液加热至120~150℃,然后在10秒的时间内将硫源注射进溶液中;
步骤3、在100~120℃下保温,然后加入终止剂,冷却至室温,分离、纯化后得到锌掺杂的硫化铅量子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锌掺杂的硫化铅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锌源为锌粉、氯化锌、碳酸锌、氧化锌、草酸锌、醋酸锌、硬脂酸锌、十一烯酸锌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中的其中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锌掺杂的硫化铅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铅源为铅粉、氯化铅、碳酸铅、氧化铅、草酸铅、醋酸铅、硬脂酸铅、十一烯酸铅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铅中的其中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锌掺杂的硫化铅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有机酸为碳原子数≥8的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保护气为氮气、氩气、氦气和氖气中的其中一种。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曦史修雷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