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升降机的升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2957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1:56
一种用于升降机的升降机构,包括:导轨,导轨具有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第一导向槽与第二导向槽互相对称;和设置于第一导向槽的第一升降单元;及设置于第二导向槽的第二升降单元,第一升降单元和第二升降单元对称设置。其具有平稳效果好、安装方便的优点,通过将导轨设有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并在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内分别设置第一升降单元和第二升降单元能够保证导轨两侧受力平衡,大大提高了升降机或电梯在升降过程中的平稳性。另外,通过将支腿的横向截面设置为L型方便导向轮及滑轮的安装,同时,也能够方便与连接板与支腿之间的安装,大大提高了安装效率。

A lifting mechanism for elev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升降机的升降机构
本技术涉及升降机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升降机的升降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在升降机领域,其升降机构一般是利用驱动装置推动导向轮在导轨上上下行走达到升降的目的,或是利用驱动装置推动滑块在导轨上上下滑动达到升降的目的。现有的升降机或电梯的升降机构主要是在每个导轨上配合有单个支腿,通过支腿上的导向轮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沿导轨上下行走达到升降的目的,这种升降机构由于在导轨单侧受力较大且受力不均匀,因此,在升降机或电梯的升降过程中会产生较大晃动,导致平稳性差。另外,现有的支腿结构使得其上的工件安装不便,大大降低了安装效率,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设计一种新的升降机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专利技术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升降机的升降机构,它具有平稳效果好、安装方便优点,大大提高了安装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升降机的升降机构,包括:导轨,导轨具有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第一导向槽与第二导向槽互相对称;和设置于第一导向槽的第一升降单元;设置于第二导向槽的第二升降单元,第一升降单元和第二升降单元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导轨沿其导向方向的截面形状为H型。第一升降单元与第二升降单元结构相同。第一升降单元包括:支腿;设置于支腿的导向轮,导向轮滚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槽,支腿通过导向轮沿导轨上下行走。连接板,连接板固定设置于支腿,其所在支腿的平面与导向轮所在支腿的平面垂直。优选的,所述支腿的横向截面形状为L型,通过将其设置为L型方便导向轮及滑轮的安装,同时方便连接板与支腿连接,降低了操作繁琐程度。还包括滑轮,滑轮铰接在支腿上,且所在支腿的平面与导向轮所在的平面相同,滑轮的中轴线与导向轮的中轴线互相垂直。这样设置使得导向轮、滑轮与第一导向槽形成线接触,减少与支腿之间的摩擦。螺栓,该螺栓的螺杆穿过支腿,其远离螺栓头的端部与滑轮接触,通过拧动螺栓,使得滑轮沿铰接位置转动,进而调节滑轮与第一导向槽之间的间隙,保证滑轮与第一导向槽始终接触,减小支腿在升降过程中的晃动。支腿上设有加强筋,能够提高支腿的强度。导向轮设置为两个且其中轴线互相平行,分别设置于支腿的两端。通过在两端分别设置导向轮能够提高支腿和导轨之间的牢固程度,提高稳定性。滑轮设置为两个且其中轴线互相平行,分别设置于支腿的两端。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平稳效果好、安装方便的优点,通过将导轨设有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并在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内分别设置第一升降单元和第二升降单元能够保证导轨两侧受力平衡,大大提高了升降机或电梯在升降过程中的平稳性。另外,通过将支腿的横向截面设置为L型方便导向轮及滑轮的安装,同时,也能够方便与连接板与支腿之间的安装,大大提高了安装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图1左视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4为实施例1的立体图;图5为实施例2的立体图;图6为第一升降单元或第二升降单元的立体图。图中,1、导轨,101、第一导向槽,102、第二导向槽,2、第一升降单元,201、第一连接板,202、第一支腿,203、第一导向轮,204、第一滑轮,205、第一螺栓,304、第二螺栓,3、第二升降单元,301、第二连接板,302、第二支腿,303、第二导向轮,4、第三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6所示,一种用于升降机的升降机构,包括:导轨1,该导轨1垂直其导向方向的截面形状为H型,H型结构的导轨1具有两个互相对称的第一导向槽101和第二导向槽102,且第一导向槽101和第二导向槽102对称,在第一导向槽101内设有第一升降单元2,在第二导向槽102内设有第二升降单元3,第一升降单元2与第二升降单元3同步上升或降低,通过将导轨1设置为H型,使得导轨1在第一升降单元2与第二升降单元3在升降过程中能够保证两侧受力平衡,平稳效果好。进一步的,第一升降单元2包括:第一支腿202,在第一支腿202的一侧面通过螺栓固连有第一连接板201,该第一连接板201为长方体薄板结构,在第一支腿202上与安装第一连接板201垂直的另一侧面上设有第一导向轮203,该第一导向轮203设置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第一支腿202的上下两端,两个第一导向轮203的中轴线平行设置,使得两个第一导向轮203能够同时在第一导向槽101内滚动。另外,在第一导向轮203所在的第一支腿202的平面上还设有两个第一滑轮204,两个第一滑轮204分别铰接在第一支腿202的上端和下端,两个第一滑轮204分别通过穿设在第一支腿202上的第一螺栓205来调节与第一导向槽101之间的间隙,保证两个第一滑轮204分别与第一导向槽101接触,减小第一支腿202在升降过程中的晃动。同时,两个第一滑轮204的中轴线还互相平行,且第一滑轮204的中轴线与第一导向轮203的中轴线互相垂直。通过设置第一导向轮203与第一滑轮204配合,使得第一导向槽101与第一导向轮203和第一滑轮204线接触,减少了升降过程中的摩擦,同时提高了与导轨1之间的牢固性能,提高了平稳效果。第一升降单元2与第二升降单元3结构相同。进一步的,第二升降单元包括,第二支腿302,在第二支腿302的一侧面通过螺栓固连有第二连接板301,该第二连接板301的结构与第一连接板201的结构相同,在第二支腿302上与安装第二连接板301垂直的另一侧面上设有第二导向轮303,该第二导向轮303设置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第二支腿302的上下两端,两个第二导向轮303的中轴线平行设置,使得两个第二导向轮303能够同时在二导向槽102内滚动。另外,在第二导向轮303所在的第二支腿302的平面上还设有两个第二滑轮(由于视角问题在附图中未画出),两个第二滑轮分别铰接在第二支腿302的上端和下端,两个第二滑轮分别通过穿设在第二支腿302上的第二螺栓304来调节与第二导向槽102之间的间隙,保证两个第二滑轮分别与第二导向槽102接触,减小第二支腿302在升降过程中的晃动。同时,两个第二滑轮的中轴线互相平行,且第二滑轮的中轴线与第二导向轮303的中轴线互相垂直。进一步的,为了提高安装效率,将上述第一支腿202和第二支腿302的横向截面形状为L型,通过将其设置为L型方便第一导向轮203、第二导向轮303和第一滑轮204、第二滑轮的安装,同时方便第一连接板201、第二连接板301分别与第一支腿202、第二支腿302连接,降低了操作繁琐程度。进一步的,为了提高第一支腿202和第二支腿302的强度,在第一支腿202和第二支腿302上分别设有加强筋。实施例2如图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升降机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导轨,所述导轨具有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与第二导向槽互相对称;和/n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第一升降单元;/n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槽的第二升降单元,所述第一升降单元和第二升降单元对称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升降机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轨,所述导轨具有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与第二导向槽互相对称;和
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第一升降单元;
设置于所述第二导向槽的第二升降单元,所述第一升降单元和第二升降单元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升降机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沿其导向方向的截面形状为H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升降机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单元与第二升降单元结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升降机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单元包括:
支腿;
设置于所述支腿的导向轮,所述导向轮滚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槽,所述支腿通过所述导向轮沿所述导轨上下行走;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设置于所述支腿,其所在支腿的平面与所述导向轮所在支腿的平面垂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宗超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悦菱升降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