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挂网装置、注塑模具及注塑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27536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挂网装置、注塑模具及注塑系统,涉及冷风扇生产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自动挂网装置适用范围窄、挂网过程中网无法充分撑开造成过滤网组件出现褶皱的技术问题。该自动挂网装置包括固网组件和挂网组件,固网组件上具有使过滤网自动转换到其上的接网部,挂网组件上具有与注塑模具分模面形状相适配的展网部,挂网组件活动连接在固网组件上,用以将位于固网组件上的过滤网转换到注塑模具上以实现自动挂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挂网组件上设置与注塑模具内腔底部分模面规格相适配的展网部,实现过滤网送进模腔时可以紧贴分模面处的模壁表面并得到充分撑开,减少褶皱从而保证产品质量。

Automatic net hanging device, injection mold and injec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挂网装置、注塑模具及注塑系统
本技术涉及冷风扇生产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挂网装置、注塑模具及注塑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自动化技术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也为自动化技术的革新提供了必要条件。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在过去冷风扇的过滤网组件挂网有手动挂网和自动挂网两种方式,其中手动挂网都是通过生产工人手动挂网的方式,此方式效率低下、生产成本高、生产风险大;自动挂网装置均是采用直接粘网挂网的方式,由于推网板均为平面设计,此设计在放置塑料模具分模面为曲面时,存在因无法紧贴分型面而得不到充分撑开,造成生产过滤网组件褶皱过大的问题;过滤网组件褶皱过大,在组装冷风扇时会导致产品漏水,容易造成消费者人身和财产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挂网装置、注塑模具及注塑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自动挂网装置适用范围窄、挂网过程中网无法充分撑开造成过滤网组件出现褶皱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挂网装置,包括固网组件和挂网组件,所述固网组件上具有使过滤网自动转换到其上的接网部,所述挂网组件上具有与注塑模具分模面形状相适配的展网部,所述挂网组件活动连接在所述固网组件上,用以将位于所述固网组件上的过滤网转换到注塑模具上以实现自动挂网。此自动挂网装置通过自动化技术,将原始的人工挂网变为机器自动挂网;而且通过采用与模具分型面弧度相同的推网板,在将过滤网送进模具型腔过程中能使过滤网充分撑开,避免出现褶皱过大导致报废。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自动挂网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固网组件连接的运动组件,所述运动组件能带动所述固网组件进行取网和送网动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自动挂网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挂网组件和注塑模具之间的定网组件,用以使过滤网在挂网过程中保持展开状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挂网组件包括推网板和推网气缸,所述展网部为位于所述推网板远离所述固网组件一侧的弧形面,所述推网气缸设置在所述推网板和所述固网组件之间,用以带动所述推网板在与所述固网组件相互贴合状态和彼此分离状态之间切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展网部为中部向外凸出的弧形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网板规格与注塑模具内腔规格相适配。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网组件包括基板和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用以将过滤网自动接取的接网部,所述推网板平行设置在所述基板一侧;所述推网气缸固定在所述基板上,其伸缩杆穿过所述基板后与所述推网板固定连接;当所述推网板与所述基板相互贴合时,所述接网部位于所述推网板外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网部为粘接方式的接网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接网部包括位于所述基板四边位置的至少四块双面胶,所有的所述双面胶围合成一矩形结构,所述推网板位于该矩形结构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板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推网板的凹坑,所述双面胶位于所述凹坑四周位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凹坑深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推网板厚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网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推网板上的定位孔和设置在注塑模具内腔中的定位钢针,当所述推网板移动到注塑模具内腔中与分模面贴合连接时,所述定位钢针穿过过滤网伸入到所述定位孔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孔和所述定位钢针的数量均为四个,所述定位孔位于所述推网板四角处,所述定位钢针位于注塑模具内腔四角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运动组件为机械手。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具有注塑内腔的动模和所述自动挂网装置,所述自动挂网装置能将过滤网自动挂设到所述注塑内腔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注塑系统,包括所述注塑模具。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自动挂网装置,通过在固网组件上设置能使过滤网从堆放位置自动转换到固网组件上的接网部,并通过挂网组件将位于固网组件上的过滤网自动的转换到注塑模具内腔中实现自动挂网,实现过滤网的自动取网和挂网,取代了人工手动取网和挂网步骤,即保证生产率提升的同时又可以控制并降低成本;通过在挂网组件上设置与注塑模具内腔底部分模面规格相适配的展网部,即设置带有一定弧度的推网板,通过推网气缸的活塞杆推动推网板实现过滤网送进模腔时可以紧贴分模面处的模壁表面并得到充分撑开,减少褶皱从而保证产品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自动挂网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自动挂网装置中基板的仰视图;图3是本技术自动挂网装置的爆炸图;图4是本技术自动挂网装置中推网板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自动挂网装置中推网板被推出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网组件;11、接网部;111、双面胶;12、基板;121、凹坑;2、挂网组件;21、展网部;22、推网板;23、推网气缸;3、运动组件;4、定网组件;41、定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挂网装置,包括固网组件1和挂网组件2,固网组件1上具有使过滤网自动转换到其上的接网部11,挂网组件2上具有与注塑模具分模面形状相适配的展网部21,挂网组件2活动连接在固网组件1上,用以将位于固网组件1上的过滤网转换到注塑模具上以实现自动挂网。通过设置形状与分模面形状相适配的展网部,解决了因塑料模具分模面为曲面时,推网板22与分模面无法紧贴而造成过滤网得不到充分撑开,生产的过滤网组件褶皱过大的问题。采用本技术的自动挂网装置,过滤网能够被充分撑开,生产的过滤网组件褶皱少,解决了当采用常规的自动挂网装置生产的过滤网组件,在装配时存在漏水的问题。为了能够提高自动挂网装置的自动化水平,自动挂网装置还包括与固网组件1连接的运动组件3,运动组件3能带动固网组件1进行取网和送网动作。过滤网堆叠放置在堆叠位置,注塑模具设置在过滤网堆叠位置附近,运动组件3能够在堆叠位置和注塑模具之间往复移动,从而带动固网组件1在堆叠位置和注塑模具之间往复移动,当运动组件3带动固网组件1移动到堆叠位置时,通过固网组件1上的接网部11能够将堆叠的过滤网自动拿取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挂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网组件和挂网组件,所述固网组件上具有使过滤网自动转换到其上的接网部,所述挂网组件上具有与注塑模具分模面形状相适配的展网部,所述挂网组件活动连接在所述固网组件上,用以将位于所述固网组件上的过滤网转换到注塑模具上以实现自动挂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挂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网组件和挂网组件,所述固网组件上具有使过滤网自动转换到其上的接网部,所述挂网组件上具有与注塑模具分模面形状相适配的展网部,所述挂网组件活动连接在所述固网组件上,用以将位于所述固网组件上的过滤网转换到注塑模具上以实现自动挂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挂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挂网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固网组件连接的运动组件,所述运动组件能带动所述固网组件进行取网和送网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挂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挂网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挂网组件和注塑模具之间的定网组件,用以使过滤网在挂网过程中保持展开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挂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网组件包括推网板和推网气缸,所述展网部为位于所述推网板远离所述固网组件一侧的弧形面,所述推网气缸设置在所述推网板和所述固网组件之间,用以带动所述推网板在与所述固网组件相互贴合状态和彼此分离状态之间切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挂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展网部为中部向外凸出的弧形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自动挂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网板规格与注塑模具内腔规格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挂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网组件包括基板和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用以将过滤网自动接取的接网部,所述推网板平行设置在所述基板一侧;所述推网气缸固定在所述基板上,其伸缩杆穿过所述基板后与所述推网板固定连接;当所述推网板与所述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甲飞张建文郑旭东孟广山周青李涛
申请(专利权)人:格力大松宿迁生活电器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