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设备及钻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12739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钻孔设备及钻孔系统,涉及钻孔加工技术领域,钻孔设备包括:第一传输装置、定位装置和钻孔装置;板体包括侧边和围绕侧边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定位装置包括分别对应板体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设置的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第一传输装置能带动板体沿第一运动方向移动至预设第一端定位位置,并能带动板体沿第二运动方向移动至预设第二端定位位置,第一定位机构配置为对第一端部在预设第一端定位位置进行定位,第二定位机构配置为对第二端部在预设第二端定位位置进行定位;钻孔装置在板体被定位后,在板体的被定位端进行钻孔加工。本申请减少了板体因翘曲变形导致的钻孔位置定位偏差,提高了钻孔定位的精度。

Drilling equipment and drill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钻孔设备及钻孔系统
本技术涉及板体钻孔加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钻孔设备及钻孔系统。
技术介绍
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时,需要对后芯片玻璃基板进行钻孔加工,钻孔前需要对玻璃基板进行定位,以使钻孔机构对准玻璃基板上的预钻孔位置。现有的玻璃基板钻孔设备一般仅在一侧位置设置有定位机构,用于对待钻孔的板体上其中一个侧边进行定位,但是玻璃基板在钻孔前需要经过热处理,从而导致玻璃基板具有一定的翘曲度,因此,采用现有的玻璃基板钻孔设备对预钻孔位置位于任意非定位侧(尤其是相对侧)的玻璃基板进行定位时,定位精准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钻孔设备及钻孔系统,以缓解了现有的玻璃基板钻孔设备对预钻孔位置位于任意非定位侧(尤其是相对侧)的玻璃基板进行定位时,定位精准度低的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钻孔设备,配置为对板体结构进行钻孔加工,包括:第一传输装置、定位装置和钻孔装置;所述板体包括侧边和围绕所述侧边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分别对应板体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设置的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所述第一传输装置能够带动所述板体沿第一运动方向移动至预设第一端定位位置,并能够带动所述板体沿第二运动方向移动至预设第二端定位位置,所述第一定位机构配置为对所述第一端部在所述预设第一端定位位置进行定位,所述第二定位机构配置为对所述第二端部在所述预设第二端定位位置进行定位;所述钻孔装置在所述板体被定位后,在所述板体的被定位端进行钻孔加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和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均包括驱动组件和定位件,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定位件,所述驱动组件配置为驱动所述定位件运动至所述板体的运动路径上。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定位件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配置为驱动所述定位件转动,驱使所述定位件的另一端旋转至所述板体的运动路径上。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配置为驱动所述第一驱动件和定位件共同朝向或者背离所述预设定位位置运动,所述预设定位位置位于所述预设第一端定位位置和预设第二端定位位置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件为旋转气缸,所述第二驱动件为伺服气缸或伸缩气缸,所述定位件为定位块或者定位轮。进一步的,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第一侧定位机构,所述第一侧定位机构配置为对到达所述预设定位位置处的板体的侧边进行定位;所述钻孔设备还包括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与所述第一侧定位机构电连接,所述位置传感器配置为检测所述板体的位置是否到达所述预设定位位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侧定位机构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传输装置相对两侧的第一横向推动组件和第一靠轮组件,所述第一横向推动组件配置为将所述板体的侧边朝所述第一靠轮组件所在方向推动。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钻孔系统,包括上料设备和上述的钻孔设备,所述上料设备配置为将待处理的板体送入所述钻孔系统内。进一步的,所述钻孔系统包括预定位设备,所述预定位设备位于所述钻孔设备的第一定位机构的前方,所述预定位设备包括第二传输装置和第二侧定位机构,所述第二侧定位机构配置为对板体的侧边进行预定位,所述第二传输装置配置为将侧方预定位后的所述板体传输至所述钻孔设备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侧定位机构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第二传输装置相对两侧的第二横向推动组件和第二靠轮组件,所述第二横向推动组件配置为将所述板体朝所述第二靠轮组件所在方向推动。本技术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钻孔设备,配置为对板体结构进行钻孔加工,板体包括侧边和围绕所述侧边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钻孔设备包括第一传输装置、定位装置和钻孔装置。定位装置包括分别对应板体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设置的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当预钻孔位置位于板体的第一端部,第一传输装置能够带动板体沿第一运动方向朝预设第一端定位位置运动,当板体的第一端部运动至预设第一端定位位置时,第一定位机构能够对第一端部进行定位;当预钻孔位置位于板体的第二端部,第一传输装置还能够带动板体沿第二运动方向朝预设第二端定位位置运动,当板体的第二端部运动至预设第二端定位位置时,第二定位机构能够对第二端部进行定位。钻孔装置在板体被定位后,在板体的被定位端,即第一端部或者是第二端部,进行钻孔加工。使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钻孔设备进行钻孔时,可以根据板体上预钻孔的位置,选择使用第一定位机构或者第二定位机构对板体的第一端部或者第二端部进行定位,使被定位端部靠近预钻孔位置,可减少板体因翘曲变形导致的钻孔位置定位偏差,进而提高钻孔定位的精度。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它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钻孔设备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钻孔设备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钻孔设备的第二定位机构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钻孔系统的俯视图。图标:100-第一传输装置;200-第二定位机构;210-第一驱动件;220-第二驱动件;230-定位件;300-第一定位机构;410-第一横向推动组件;420-第一靠轮组件;500-第二传输装置;610-第二横向推动组件;620-第二靠轮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另外,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钻孔设备,配置为对板体结构进行钻孔加工,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输装置、定位装置和钻孔装置;/n所述板体包括侧边和围绕所述侧边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n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分别对应板体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设置的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所述第一传输装置能够带动所述板体沿第一运动方向移动至预设第一端定位位置,并能够带动所述板体沿第二运动方向移动至预设第二端定位位置,所述第一定位机构配置为对所述第一端部在所述预设第一端定位位置进行定位,所述第二定位机构配置为对所述第二端部在所述预设第二端定位位置进行定位;/n所述钻孔装置在所述板体被定位后,在所述板体的被定位端进行钻孔加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孔设备,配置为对板体结构进行钻孔加工,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输装置、定位装置和钻孔装置;
所述板体包括侧边和围绕所述侧边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分别对应板体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设置的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所述第一传输装置能够带动所述板体沿第一运动方向移动至预设第一端定位位置,并能够带动所述板体沿第二运动方向移动至预设第二端定位位置,所述第一定位机构配置为对所述第一端部在所述预设第一端定位位置进行定位,所述第二定位机构配置为对所述第二端部在所述预设第二端定位位置进行定位;
所述钻孔装置在所述板体被定位后,在所述板体的被定位端进行钻孔加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和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均包括驱动组件和定位件,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定位件,所述驱动组件配置为驱动所述定位件运动至所述板体的运动路径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钻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定位件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配置为驱动所述定位件转动,驱使所述定位件的另一端旋转至所述板体的运动路径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钻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二驱动件配置为驱动所述第一驱动件和定位件共同朝向或者背离预设定位位置运动,所述预设定位位置位于所述预设第一端定位位置和预设第二端定位位置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乐平张学良李广旭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铂阳顶荣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