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棒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1733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1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铝合金板材加热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辊棒炉,包括对铝合金板材进行加热和保温的炉体、位于炉体内用于放置铝合金板材的可升降式多层储料台,以及传送铝合金板材的进出料辊棒系统;其中,进出料辊棒系统包括由若干条平铺且链传动的辊棒构成,其横穿设在炉体上;可升降式多层储料台包括储料框架和提升杆,储料框架包括若干层承载铝合金板材的储料层、两条横梁和若干条竖梁,竖梁连接于两的横梁之间以架设储料层,横梁连接于所述的提升杆以实现储料框架的升降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辊棒炉可实现自动化控制,且板面质量高,解决了以往板面划伤、变形等问题。

A roller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辊棒炉
本技术属于铝合金板材加热设备
,涉及一种辊棒炉。
技术介绍
铝合金板材因其具有质轻、高强度、耐腐蚀及易加工成型和再生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如当前基于绿色、低能耗等环保要求,汽车等车辆轻量化的社会要求日益高涨,而为了应对当前的需求,作为汽车的大型车体面板结构体(外面板,内面板)和加强材等材料,铝合金板材成为取代钢板等钢铁材料不二之选。有相关资料表明,铝的减重和排放效果为1:2.5:20,即汽车每使用1Kg铝,可降低自重2.25Kg,同时在汽车整个使用寿命期内,还可减少废弃排放20Kg,铝合金代替钢铁材料制造汽车可使整车重量减轻30%-40%。市场对铝合金板材的板面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普通的加热设备难以满足实际工况要求。而且,企业的生产成本在不断增加,因此,通过技术更新提升生产效率是一种理想的方式。然而,目前几乎所有的企业采用的是立式淬火、单层辊棒水平喷淬的方式,此种设备都有相对的局限性。立式淬火装载量较少,能耗高且淬火后的变形量较大;单层辊棒水平喷淬主要针对于中厚板,厚板的淬透性差,薄板的变形量大,且会在传动转移过程中产生板面划伤,严重导致质量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辊棒炉。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辊棒炉,包括对铝合金板材进行加热和保温的炉体、位于所述的炉体内用于放置铝合金板材的可升降式多层储料台,以及传送铝合金板材的进出料辊棒系统;其中,所述的进出料辊棒系统包括由若干条平铺且链传动的辊棒构成,其横穿设在所述的炉体上;所述的可升降式多层储料台包括储料框架和提升杆,所述的储料框架包括若干层承载铝合金板材的储料层、两条横梁和若干条竖梁,所述的竖梁连接于两所述的横梁之间以架设所述的储料层,所述的横梁连接于所述的提升杆以实现所述的储料框架的升降运动;所述的辊棒为“V”字形设计。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所述的进出料辊棒系统与变频器连接,通过所述的变频器控制所述的辊棒的运行速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一、本技术在炉内设有放置铝合金板材的储料框架,储料框架可上升或下降,以使储料层处于不同的位置,特别是与进出料辊棒系统及工作状态(进料或出料)配合使用,可实现本技术成型炉的自动化,具体:进出料辊棒系统横穿设在所述的炉体上,因此,调整储料层的位置就相应地有一层储料层紧贴于辊棒的上方或下方,如进料时,最上一层储料层紧贴于辊棒的下方,当铝合金板送至该储料层的上方时,该框架上升,铝合金板材转载至该储料层上,储料框架上升一个工位,同样相应地有一层储料层紧贴于辊棒的下方,当铝合金板送至该储料层的上方时,框架上升,铝合金板材转载至该储料层上,直至该框架承满有铝合金板材;出料时,最下一层储料层运动至辊棒的上方并紧贴于辊棒,辊棒运动将承载于该层的铝合金板材运出,然后储料框架下降一个工位,辊棒又将承载于该层的铝合金板材运出,直至储料框架上的铝合金板材全部运出;二、本技术承载单元支撑铝合金片材的材料选用耐高温且相对铝合金“O”态硬度较低的承载铝合金片材的材料,因此,保证铝合金在热态时板面不会产生损伤,板面平整度高,质量好;三、本技术的辊棒采用“V”字形设计,只有板面两侧底部边缘与辊棒接触,以防止在出料时,辊棒对铝合金板面的损伤,从而保护铝合金板面,同时辊棒的运行速度可调,特别是出料时,迅速将加热好的铝合金板材运出至成型设备中进行成型和淬火。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辊棒炉的结构原理图;图2为图1进料完后,储料框架21在炉内上方的状态示意图;图3为图1出料完后,储料框架21在炉内下方的状态示意图;图4为图1的可升降式多层储料台2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的进出料辊棒系统3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炉体、11-加热系统、111-加热器、112-导流机构、12-炉衬、2-可升降式多层储料台、21-储料框架、211-储料层、212-横梁、213-竖梁、22-提升杆、23-提升轴、24-配重块、25-液压升降油缸、26-传动链条、3-进出料辊棒系统、31-辊棒、4-承载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见图1、图4和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辊棒炉,其可实现完全自动化控制,包括温度的调节、进出料状态及进出料速度、各环节步骤的依次进行等;同时本技术的辊棒炉可在其上游设置进料设备及下游设置成型设备,进而组成铝合金热成型生产线,完成整个铝合金板材加工过程。其包括对铝合金板材进行加热和保温的炉体1、位于所述的炉体1内用于放置铝合金板材的可升降式多层储料台2,以及传送铝合金板材的进出料辊棒系统3;其中,所述的进出料辊棒系统3包括由若干条平铺且链传动的辊棒31构成,其横穿设在所述的炉体1上,可供选择的,进出料辊棒系统3横穿在炉体1的中间,将炉体1分为上下两部分;所述的可升降式多层储料台2包括储料框架21和提升杆22,所述的储料框架21包括若干层承载铝合金板材的储料层211、两条横梁212和若干条竖梁213,所述的竖梁213连接于两所述的横梁212之间以架设所述的储料层211,所述的横梁212连接于所述的提升杆22以实现所述的储料框架21的升降运动;其中,优选的是两条所述的横梁212分别位于进出料辊棒系统3的两侧,工作时可产生限位作用;参见图2和图3所示,进料:将储料框架21的最上层储料层211运行至在辊棒31上,上方的横梁212限位,此时,储料框架21位于炉体1的下部空间,然后启动进出料辊棒系统3送料,当该层储料层211上承满有铝合金片材时,提升杆22带动储料框架21上升一个工位,邻近的储料层211也相应地承满有铝合金片材,如此,直至整个储料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辊棒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对铝合金板材进行加热和保温的炉体、位于所述的炉体内用于放置铝合金板材的可升降式多层储料台,以及传送铝合金板材的进出料辊棒系统;/n其中,所述的进出料辊棒系统包括由若干条平铺且链传动的辊棒构成,其横穿设在所述的炉体上;/n所述的可升降式多层储料台包括储料框架和提升杆,所述的储料框架包括若干层承载铝合金板材的储料层、两条横梁和若干条竖梁,所述的竖梁连接于两所述的横梁之间以架设所述的储料层,所述的横梁连接于所述的提升杆以实现所述的储料框架的升降运动;/n所述的辊棒为“V”字形设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辊棒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对铝合金板材进行加热和保温的炉体、位于所述的炉体内用于放置铝合金板材的可升降式多层储料台,以及传送铝合金板材的进出料辊棒系统;
其中,所述的进出料辊棒系统包括由若干条平铺且链传动的辊棒构成,其横穿设在所述的炉体上;
所述的可升降式多层储料台包括储料框架和提升杆,所述的储料框架包括若干层承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鹿霖赵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