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1000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压合机,其包括有一本体、一下压合组件以及一上压合组件,其中该下压合组件与该上压合组件分别与该本体结合,而能相对作动,工作人员在操作时,可使该下压合组件向上移动,并使该上压合组件向下移动,而与该下压合组件共同行进整个行程,并完成压合作业,由此提高作业效率,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改进现有压合机作业耗时的缺点,由此提供一种能提高作业效率的压合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合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压合机,尤指一种具有两个可活动的压合块,而能提高作业效率的压合机。
技术介绍
现有压合机包括有一本体、一固定块以及一活动块,其中该固定块与该本体相固接,而该活动块能活动地与该本体相连接,并位于该固定块上方,通过该现有压合机,工作人员能将一工件放置于该固定块上,再进行操作,将该活动块相对该本体向下移动,并与该固定块共同将该工件压合。然而,现有压合机由于整个压合作业的行程仅由该活动块进行,工作人员作业时需等该活动块跑完行程,耗时长,故现有压合机有作业效率不佳的问题,因此,现有压合机确有其需加以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压合机作业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压合机,其具有两个可各自活动的压合块,而能提高作业效率,改进限有压合机的缺点,进一步说明如下。本技术是一种压合机,其包括有:一本体,该本体设有一第一驱动装置、一第二驱动装置、至少一第一支撑杆以及至少一第二支撑杆,其中该至少一第一支撑杆能转动地与该第一驱动装置相连接,该至少一第二支撑杆与该至少一第一支撑杆间隔设置,且该至少一第二支撑杆能转动地与该第二驱动装置相连接;一下压合组件,该下压合组件与该本体相结合,而能沿着该至少一第一支撑杆移动;以及一上压合组件,该上压合组件与该本体相结合,能沿着该至少一第二支撑杆移动,而能朝该下压合组件移动。进一步,上述压合机,其中该至少一第一支撑杆设有一下螺纹部,该下压合组件设有至少一第一滑动块,且该至少一第一滑动块能移动地与该下螺纹部相结合。r>进一步,上述压合机,其中该至少一第二支撑杆设有一上螺纹部,该上压合组件设有至少一第二滑动块,且该至少一第二滑动块能移动地与该上螺纹部相结合。上述压合机,其中该本体设有两第一支撑杆与两第二支撑杆,且该两第一支撑杆与该两第二支撑杆呈间隔设置,该第一驱动装置设有一第一驱动马达、一第一驱动轮及两第一从动轮,该第一驱动轮与该第一驱动马达相连接,该两第一从动轮分别与该两第一支撑杆相固接,并通过一第一传动件与该第一驱动轮相连接,该第二驱动装置设有一第二驱动马达、一第二驱动轮以及两第二从动轮,该第二从动轮与该第二驱动马达相连接,该两第二从动轮分别与该两第二支撑杆相固接,并通过一第二传动件与该第二驱动轮相连接。再进一步,上述压合机,其中该第一传动件为一链条,而该第一驱动轮及该两第一从动轮分别为一链轮,并与该链条相啮合。再进一步,上述压合机,其中该第二传动件为一正时皮带,而该第二驱动轮及该两第二从动轮分别为一皮带轮,并与该正时皮带相啮合。较佳的是,上述压合机,其中该上压合组件包括有一座体以及一上压合块,该座体与该至少一第二支撑杆相结合,该上压合块与该座体相连接,并位于该座体与该下压合组件之间。较佳的是,上述压合机,其中该上压合组件包括有一座体以及一上压合块,该座体与该两第二支撑杆相结合,该上压合块与该座体相连接,并位于该座体与该下压合组件之间通过上述的技术特征,工作人员能利用本技术所提供的压合机进行小吨数(300吨以下)的压合作业,在操作时,可通过对该第一驱动马达及该第二驱动马达进行控制,由此使该下压合组件向上移动,并使该上压合组件向下移动,而与该下压合组件共同行进整个行程,并完成压合作业,由此提高作业效率,其中该上压合组件的移动距离大于该下压合组件的移动距离,由此,除了能缩短移动时间,通过协调该下压合组件与该上压合组件的作动,也能精准控制压合的压力,因此,本技术有效改进现有压合机作业耗时的缺点,由此提供一种能提高作业效率的压合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外观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外观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第一驱动装置的立体外观图。图5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第二驱动装置的立体外观图。图6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操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详细了解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及实用功效,并且能依照说明书的内容来实现,现进一步以附图所示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是一种压合机,其较佳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一本体10、一下压合组件20以及一上压合组件30,其中:请参阅如图1至图3所示,该本体10设有一第一驱动装置11、多个支撑杆12A、12B以及一第二驱动装置13,其中该第一驱动装置11设于该本体10的底部;该多个支撑杆12A、12B与该第一驱动装置11相连接,并向上延伸,且该多个支撑杆12A、12B包括有至少一第一支撑杆12A以及至少一第二支撑杆12B,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该多个支撑杆12A、12B为两第一支撑杆12A及两第二支撑杆12B,该多个支撑杆12A、12B呈间隔设置,且该两第一支撑杆12A与该两第二支撑杆12B分别呈对角设置,而形成一矩形分布,其中,各第一支撑杆12A于靠近底部的一侧设有一下螺纹部120A,各第二支撑杆12B于靠近顶部的一侧设有一上螺纹部120B;该第二驱动装置13设于该本体10的顶部,与该多个支撑杆12A、12B相连接,并位于该第一驱动装置11上方。如图3及图4所示,该第一驱动装置11包括有四个基座110、一第一驱动马达111、一变速机构112、一第一驱动轮113、至少一第一从动轮114、一第一传动件115以及一第一惰轮116,其中各基座110与其中一支撑杆12A、12B相连接,使各支撑杆12A、12B能在相对应基座110中转动;该变速机构112与该第一驱动马达111相连接,且该第一驱动轮113与该变速机构112相连接,使该驱动马达111产生的驱动力能带动该第一驱动轮113转动;该两第一从动轮114与该两第一支撑杆12A相固接,并进一步通过该第一传动件115而与该第一驱动轮113相连接,因此,该第一驱动轮113转动时,该两第一从动轮114会相对应地转动,并带动该两第一支撑杆12A转动;再进一步,该第一惰轮116选择性地设置在靠近该第一传动件115的位置,并与该第一传动件115相抵靠;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传动件115为一链条,而该第一驱动轮113、该两第一从动轮114及该第一惰轮116分别为一链轮,而与该链条相啮合。请参阅如图3及图5所示,该第二驱动装置13包括有一第二驱动马达131、一第二驱动轮132、两第二从动轮133、一第二传动件134以及一第二惰轮135,其中该第二驱动轮132与该第二驱动马达131的驱动轴相固接,而受该第二驱动马达131所带动;该两第二从动轮133与该两第二支撑杆12B相固接,并进一步通过该第二传动件134而与该第二驱动轮132相连接,因此,当该第二驱动马达131作动时,该两第二从动轮133能带动该两第二支撑杆12B转动;进一步,该第二惰轮135选择性地设置在靠近该第二传动件134的位置,而与该第二传动件134相抵靠;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二传动件134为一正时皮带,而该第二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n一本体,该本体设有一第一驱动装置、一第二驱动装置、至少一第一支撑杆以及至少一第二支撑杆,其中该至少一第一支撑杆能转动地与该第一驱动装置相连接,该至少一第二支撑杆与该至少一第一支撑杆间隔设置,且该至少一第二支撑杆能转动地与该第二驱动装置相连接;/n一下压合组件,该下压合组件与该本体相结合,而能沿着该至少一第一支撑杆移动;以及/n一上压合组件,该上压合组件与该本体相结合,能沿着该至少一第二支撑杆移动,而能朝该下压合组件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108 TW 1081007271.一种压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本体,该本体设有一第一驱动装置、一第二驱动装置、至少一第一支撑杆以及至少一第二支撑杆,其中该至少一第一支撑杆能转动地与该第一驱动装置相连接,该至少一第二支撑杆与该至少一第一支撑杆间隔设置,且该至少一第二支撑杆能转动地与该第二驱动装置相连接;
一下压合组件,该下压合组件与该本体相结合,而能沿着该至少一第一支撑杆移动;以及
一上压合组件,该上压合组件与该本体相结合,能沿着该至少一第二支撑杆移动,而能朝该下压合组件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机,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一支撑杆设有一下螺纹部,该下压合组件设有至少一第一滑动块,且该至少一第一滑动块能移动地与该下螺纹部相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合机,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二支撑杆设有一上螺纹部,该上压合组件设有至少一第二滑动块,且该至少一第二滑动块能移动地与该上螺纹部相结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合机,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二支撑杆设有一上螺纹部,该上压合组件设有至少一第二滑动块,且该至少一第二滑动块能移动地与该上螺纹部相结合。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压合机,其特征在于,该本体设有两第一支撑杆与两第二支撑杆,且该两第一支撑杆与该两第二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绍祯杨城枫
申请(专利权)人:科展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