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机床用排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0881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5 0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进型机床用排屑装置,包括动力桶,连接管,第一固定板,排屑风机,排屑开关,可移动固定座结构,可调节排屑管结构,可旋转剔除杆结构,密封圈,第二固定板,通风孔,六角头螺栓,支撑杆,弧形卡接板,螺纹管和连接软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手持管,转动板,翼形螺栓和剔除杆的设置,有利于剔除机床缝隙中的碎屑,方便进行排屑工作;手持管,固定管,方头螺栓,顶紧调节板,橡胶软管和螺纹孔的设置,有利于在进行排屑的过程中调节橡胶软管的风速,方便进行排屑工作;移动座和移动刹车轮的设置,有利于移动移动座和动力桶,方便对不同的机床进行排屑工作。

An improved chip removal device for machine too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机床用排屑装置
本技术属于机床排屑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改进型机床用排屑装置。
技术介绍
机床是指制造机器的机器,亦称工作母机或工具机,习惯上简称机床。一般分为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床和木工机床等。现代机械制造中加工机械零件的方法很多:除切削加工外,还有铸造、锻造、焊接、冲压、挤压等,但凡属精度要求较高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较细的零件,一般都需在机床上用切削的方法进行最终加工。机床在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建设中起着重大作用。车床是主要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的机床。在车床上还可用钻头、扩孔钻、铰刀、丝锥、板牙和滚花工具等进行相应的加工。车床主要用于加工轴、盘、套和其他具有回转表面的工件,是机械制造和修配工厂中使用最广的一类机床。现有技术中的机床在实际使用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切削或其他生产工艺产生碎屑,工作人员一般通过手动扫除碎屑以清洗机床或者使用排屑设备进行碎屑清理工作。但是现有的排屑设备还存在着排屑的过程中不方便剔除缝隙中的碎屑,不方便调节排屑时的风速和不方便进行移动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改进型机床用排屑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进型机床用排屑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排屑设备还存在着排屑的过程中不方便剔除缝隙中的碎屑,不方便调节排屑时的风速和不方便进行移动的问题。一种改进型机床用排屑装置,包括动力桶,连接管,第一固定板,排屑风机,排屑开关,可移动固定座结构,可调节排屑管结构,可旋转剔除杆结构,密封圈,第二固定板,通风孔,六角头螺栓,支撑杆,弧形卡接板,螺纹管和连接软管,所述的连接管焊接在动力桶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固定板分别焊接在动力桶的内部右侧顶端和底端;所述的排屑风机螺栓连接在第一固定板之间;所述的排屑开关螺钉连接在动力桶的上端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可移动固定座结构安装在动力桶的下端;所述的可调节排屑管结构安装在连接软管的右端;所述的可旋转剔除杆结构安装在可调节排屑管结构的下端右侧;所述的密封圈胶接在第二固定板的左侧;所述的通风孔从上到下依次开设在第二固定板的内部;所述的六角头螺栓分别贯穿第二固定板的上下两端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六角头螺栓分别螺纹连接在动力桶的右侧上部和右侧下部;所述的支撑杆的下端安装在可移动固定座结构的上端右侧;所述的弧形卡接板分别焊接在支撑杆的上端前面和上端后面;所述的螺纹管螺纹连接在连接管的左端外壁;所述的连接软管的左端胶接在螺纹管的左侧外壁;所述的可移动固定座结构包括移动座,移动刹车轮,U型连接架,转动管,T型牵引杆和吸附座,所述的移动刹车轮分别螺栓连接在移动座的下端四角位置;所述的U型连接架螺栓连接在移动座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转动管轴接在U型连接架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T型牵引杆的下端贯穿转动管;所述的吸附座胶接在T型牵引杆的下端。优选的,所述的可调节排屑管结构包括手持管,防滑套,固定管,方头螺栓,顶紧调节板,橡胶软管和螺纹孔,所述的防滑套套接在手持管的外壁左侧;所述的固定管螺纹连接在手持管的右端外壁;所述的螺纹孔开设在固定管的上端右侧;所述的方头螺栓螺纹贯穿螺纹孔;所述的方头螺栓的下端交接在顶紧调节板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橡胶软管的左端胶接在手持管的右侧。优选的,所述的可旋转剔除杆结构包括转动板,硅胶圈,弹簧垫,通孔,翼形螺栓和剔除杆,所述的通孔开设在转动板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翼形螺栓贯穿通孔;所述的硅胶圈套接在翼形螺栓的外壁上部;所述的弹簧垫套接在翼形螺栓的外壁下部;所述的剔除杆的右端焊接在转动板的左侧中间位置。优选的,所述的吸附座采用橡胶真空吸附座;所述的T型牵引杆和转动管螺纹连接设置。优选的,所述的动力桶采用锥形的左端无底的不锈钢桶;所述的动力桶和连接管连通设置;所述的密封圈采用橡胶圈。优选的,所述的动力桶螺栓连接在移动座的上端中间位置;所述的支撑杆的下端焊接在移动座的上端右侧中间位置。优选的,所述的橡胶软管设置在固定管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顶紧调节板设置在橡胶软管的上端右侧中位置;所述的防滑套采用外壁带有十字形防滑纹的橡胶套。优选的,所述的连接软管的左端胶接在手持管的左端外壁;所述的手持管横向卡接在弧形卡接板的上侧内部。优选的,所述的剔除杆采用锥形的不锈钢杆;所述的转动板设置在硅胶圈和弹簧垫之间。优选的,所述的翼形螺栓螺纹连接在固定管的下端右侧。优选的,所述的排屑风机具体采用型号为SF的轴流风机;所述的排屑开关具体采用型号为LA38-11的按钮开关。优选的,所述的排屑风机电性连接排屑开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中,所述的手持管,转动板,翼形螺栓和剔除杆的设置,有利于剔除机床缝隙中的碎屑,方便进行排屑工作。2.本技术中,所述的手持管,固定管,方头螺栓,顶紧调节板,橡胶软管和螺纹孔的设置,有利于在进行排屑的过程中调节橡胶软管的风速,方便进行排屑工作。3.本技术中,所述的移动座和移动刹车轮的设置,有利于移动移动座和动力桶,方便对不同的机床进行排屑工作。4.本技术中,所述的U型连接架,转动管,T型牵引杆和吸附座的设置,有利于辅助固定移动座,防止在排屑的过程中移动座移动影响工作。5.本技术中,所述的手持管,转动板和翼形螺栓的设置,有利于调节剔除杆的位置和角度,方便进行排屑工作。6.本技术中,所述的移动座,移动刹车轮,U型连接架,转动管,T型牵引杆和吸附座的设置,有利于牵引移动座进行移动,增加移动功能。7.本技术中,所述的动力桶,第二固定板和六角头螺栓的设置,有利于拆卸第二固定板,方便对动力桶内部的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工作。8.本技术中,所述的移动座,支撑杆和弧形卡接板的设置,有利于卡接手持管,方便在移动的过程中携带手持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可移动固定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可调节排屑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可旋转剔除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动力桶;2、连接管;3、第一固定板;4、排屑风机;5、排屑开关;6、可移动固定座结构;61、移动座;62、移动刹车轮;63、U型连接架;64、转动管;65、T型牵引杆;66、吸附座;7、可调节排屑管结构;71、手持管;72、防滑套;73、固定管;74、方头螺栓;75、顶紧调节板;76、橡胶软管;77、螺纹孔;8、可旋转剔除杆结构;81、转动板;82、硅胶圈;83、弹簧垫;84、通孔;85、翼形螺栓;86、剔除杆;9、密封圈;10、第二固定板;11、通风孔;12、六角头螺栓;13、支撑杆;14、弧形卡接板;15、螺纹管;16、连接软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改进型机床用排屑装置,包括动力桶1,连接管2,第一固定板3,排屑风机4,排屑开关5,可移动固定座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机床用排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改进型机床用排屑装置,包括动力桶(1),连接管(2),第一固定板(3),排屑风机(4),排屑开关(5),可移动固定座结构(6),可调节排屑管结构(7),可旋转剔除杆结构(8),密封圈(9),第二固定板(10),通风孔(11),六角头螺栓(12),支撑杆(13),弧形卡接板(14),螺纹管(15)和连接软管(16),所述的连接管(2)焊接在动力桶(1)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固定板(3)分别焊接在动力桶(1)的内部右侧顶端和底端;所述的排屑风机(4)螺栓连接在第一固定板(3)之间;所述的排屑开关(5)螺钉连接在动力桶(1)的上端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可移动固定座结构(6)安装在动力桶(1)的下端;所述的可调节排屑管结构(7)安装在连接软管(16)的右端;所述的可旋转剔除杆结构(8)安装在可调节排屑管结构(7)的下端右侧;所述的密封圈(9)胶接在第二固定板(10)的左侧;所述的通风孔(11)从上到下依次开设在第二固定板(10)的内部;所述的六角头螺栓(12)分别贯穿第二固定板(10)的上下两端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六角头螺栓(12)分别螺纹连接在动力桶(1)的右侧上部和右侧下部;所述的支撑杆(13)的下端安装在可移动固定座结构(6)的上端右侧;所述的弧形卡接板(14)分别焊接在支撑杆(13)的上端前面和上端后面;所述的螺纹管(15)螺纹连接在连接管(2)的左端外壁;所述的连接软管(16)的左端胶接在螺纹管(15)的左侧外壁;所述的可移动固定座结构(6)包括移动座(61),移动刹车轮(62),U型连接架(63),转动管(64),T型牵引杆(65)和吸附座(66),所述的移动刹车轮(62)分别螺栓连接在移动座(61)的下端四角位置;所述的U型连接架(63)螺栓连接在移动座(61)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转动管(64)轴接在U型连接架(63)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T型牵引杆(65)的下端贯穿转动管(64);所述的吸附座(66)胶接在T型牵引杆(65)的下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机床用排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改进型机床用排屑装置,包括动力桶(1),连接管(2),第一固定板(3),排屑风机(4),排屑开关(5),可移动固定座结构(6),可调节排屑管结构(7),可旋转剔除杆结构(8),密封圈(9),第二固定板(10),通风孔(11),六角头螺栓(12),支撑杆(13),弧形卡接板(14),螺纹管(15)和连接软管(16),所述的连接管(2)焊接在动力桶(1)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第一固定板(3)分别焊接在动力桶(1)的内部右侧顶端和底端;所述的排屑风机(4)螺栓连接在第一固定板(3)之间;所述的排屑开关(5)螺钉连接在动力桶(1)的上端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可移动固定座结构(6)安装在动力桶(1)的下端;所述的可调节排屑管结构(7)安装在连接软管(16)的右端;所述的可旋转剔除杆结构(8)安装在可调节排屑管结构(7)的下端右侧;所述的密封圈(9)胶接在第二固定板(10)的左侧;所述的通风孔(11)从上到下依次开设在第二固定板(10)的内部;所述的六角头螺栓(12)分别贯穿第二固定板(10)的上下两端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六角头螺栓(12)分别螺纹连接在动力桶(1)的右侧上部和右侧下部;所述的支撑杆(13)的下端安装在可移动固定座结构(6)的上端右侧;所述的弧形卡接板(14)分别焊接在支撑杆(13)的上端前面和上端后面;所述的螺纹管(15)螺纹连接在连接管(2)的左端外壁;所述的连接软管(16)的左端胶接在螺纹管(15)的左侧外壁;所述的可移动固定座结构(6)包括移动座(61),移动刹车轮(62),U型连接架(63),转动管(64),T型牵引杆(65)和吸附座(66),所述的移动刹车轮(62)分别螺栓连接在移动座(61)的下端四角位置;所述的U型连接架(63)螺栓连接在移动座(61)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转动管(64)轴接在U型连接架(63)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T型牵引杆(65)的下端贯穿转动管(64);所述的吸附座(66)胶接在T型牵引杆(65)的下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机床用排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调节排屑管结构(7)包括手持管(71),防滑套(72),固定管(73),方头螺栓(74),顶紧调节板(75),橡胶软管(76)和螺纹孔(77),所述的防滑套(72)套接在手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衍昌黄诚崔俊彬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市前程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