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残疾人上下车的电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09381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4 1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残疾人上下车的电动车,包括操作台、支架、转轴、前端、车轮、站台、底座、提升轴、便捷座椅、传送带、扶手,所述操作台一端下部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一端下部设置有转轴,所述支架一端下部连接有前端,所述前端一端下侧安装有车轮,所述前端一端后部设置有站台,所述站台一端后部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一端上部设置有提升轴,所述提升轴一端上部连接有便捷座椅,所述便捷座椅一端上部安装有传送带,所述便捷座椅一端两侧设置有扶手。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便于残疾人上下车的电动车是一种利用传送带以及拉手辅助残疾人上下电动车,达到便捷残疾人使用效果。

An electric vehicle for the disabled to get on and of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残疾人上下车的电动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车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残疾人上下车的电动车。
技术介绍
电动车,即电力驱动车。电动车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不是很高。但是它符合国家定的节能环保趋势,大大方便了短途交通,最主要是通过对能源和环境的节省和保护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残疾人电动车是一款科技含量较高的残疾人代步工具,它让你的户外活动更自由安心。更具人性化的设计,使它成为当今残疾人的理想交通工具。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交通意外等事故频繁发生,由此造成残疾人数量也有所增加。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与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在京共同举办的《世界残疾报告》和《社区康复指南》中国发布会指出,全世界估计有15%的人口带有某种形式的残疾生存。残疾人电动车具有体积小,速度慢等特点,非常适合残疾人残疾人出行使用。现有的残疾人电动车在电动车移动和驾驶方面考虑了很多,如现有专利文件CN203507007U公布一种残疾人电动车,此类残疾人电动车与市场上的电动车一样主要考虑电动车的在不同路面的移动,该专利考虑到用履带轮解决电动车无法在斜坡移动的问题。但是这些都没考虑残疾人如何在无人帮助的情况下便捷的上下电动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便于残疾人上下车的电动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残疾人上下车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支架、转轴、前端、车轮、站台、底座、提升轴、便捷座椅、传送带、扶手,所述操作台一端下部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一端下部设置有转轴,所述支架一端下部连接有前端,所述前端一端下侧安装有车轮,所述前端一端后部设置有站台,所述站台一端后部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一端上部设置有提升轴,所述提升轴一端上部连接有便捷座椅,所述便捷座椅一端上部安装有传送带,所述便捷座椅一端两侧设置有扶手。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转轴可在0°~30°旋转。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前端内部设置有蓄电池和电机。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座中间部位内嵌有提升轴。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提升轴为液压伸缩杆。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便捷座椅后部无靠背。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传送带内部设置有电机。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述扶手后部设置有拉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便捷残疾人上下电动车:本专利技术一种便于残疾人上下车的电动车通过传送带以及拉手辅助便捷残疾人上下电动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便于残疾人上下车的电动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便于残疾人上下车的电动车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便于残疾人上下车的电动车使用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便于残疾人上下车的电动车使用示意图。以上图1~4中,1操作台、2支架、3转轴、4前端、5车轮、6站台、7底座、8提升轴、9便捷座椅、10传送带、11扶手、101电机、111拉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4所示,一种便于残疾人上下车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1、支架2、转轴3、前端4、车轮5、站台6、底座7、提升轴8、便捷座椅9、传送带10、扶手11,所述操作台1一端下部连接有支架2,所述支架2一端下部设置有转轴3,所述支架2一端下部连接有前端4,所述前端4一端下侧安装有车轮5,所述前端4一端后部设置有站台6,所述站台6一端后部连接有底座7,所述底座7一端上部设置有提升轴8,所述提升轴8一端上部连接有便捷座椅9,所述便捷座椅9一端上部安装有传送带10,所述便捷座椅9一端两侧设置有扶手1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转轴3可在0°~30°旋转;所述前端4内部设置有蓄电池和电机;所述底座7中间部位内嵌有提升轴8;所述提升轴8为液压伸缩杆;所述便捷座椅9后部无靠背;所述传送带10内部设置有电机101;所述述扶手11后部设置有拉手111。本专利技术,操作方便,原理简单,一种便于残疾人上下车的电动车是一种通过传送带10以及拉手111进行辅助残疾人从座位或床上移动到电动车便捷座椅9上部的电动车设备。在使用前将电动车移动到残疾人前,通过提升轴8将便捷座椅9提升到合适残疾人上座的合适高度。在使用时,残疾人将腿抱到便捷座椅9上部的传送带10上部,启动电机101带动传送带10开始传动,同时残疾人通过拉住拉手111辅助便捷的登上电动车。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一种便于残疾人上下车的电动车通过传送带10以及拉手111,达到适合便捷残疾人上下电动车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残疾人上下车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1)、支架(2)、转轴(3)、前端(4)、车轮(5)、站台(6)、底座(7)、提升轴(8)、便捷座椅(9)、传送带(10)、扶手(11),所述操作台(1)一端下部连接有支架(2),所述支架(2)一端下部设置有转轴(3),所述支架(2)一端下部连接有前端(4),所述前端(4)一端下侧安装有车轮(5),所述前端(4)一端后部设置有站台(6),所述站台(6)一端后部连接有底座(7),所述底座(7)一端上部设置有提升轴(8),所述提升轴(8)一端上部连接有便捷座椅(9),所述便捷座椅(9)一端上部安装有传送带(10),所述便捷座椅(9)一端两侧设置有扶手(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残疾人上下车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1)、支架(2)、转轴(3)、前端(4)、车轮(5)、站台(6)、底座(7)、提升轴(8)、便捷座椅(9)、传送带(10)、扶手(11),所述操作台(1)一端下部连接有支架(2),所述支架(2)一端下部设置有转轴(3),所述支架(2)一端下部连接有前端(4),所述前端(4)一端下侧安装有车轮(5),所述前端(4)一端后部设置有站台(6),所述站台(6)一端后部连接有底座(7),所述底座(7)一端上部设置有提升轴(8),所述提升轴(8)一端上部连接有便捷座椅(9),所述便捷座椅(9)一端上部安装有传送带(10),所述便捷座椅(9)一端两侧设置有扶手(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残疾人上下车的电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可在0°~30°旋转。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雪松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美世通电动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