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模组及其控制方法、显示驱动电路、电子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308664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1 01:4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其控制方法、显示驱动电路、电子设备,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用于在显示屏采用低刷新率显示图像时,减小屏闪现象。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屏、显示驱动器以及至少一个驱动组。显示屏包括M行矩阵形式排列的亚像素。每个亚像素包括驱动晶体管、第一复位晶体管、第一电容以及发光器件。每个驱动组包括M个选通电路。第N个选通电路与第N行亚像素中的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二极相耦接。选通电路用于在像素电路处于复位阶段以及数据电压写入阶段时,向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二极输出第二初始电压Vint2,并用于在像素电路处于发光阶段时,向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二极输出第一初始电压Vint1,|Vint2|>|Vint1|。

A display module and its control method, display driving circuit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模组及其控制方法、显示驱动电路、电子设备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7月31日提交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号为201910704186.1、申请名称为“一种显示屏、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本申请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其控制方法、显示驱动电路、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例如手机不仅可以显示动态画面还可以显示静态画面。在显示一些动态画面时,为减小动态模糊现象,需要提高图像的刷新率(即每秒中图像的刷新次数)。然而,当显示静态画面,例如待机画面时,较高的刷新率,会导致电子设备的功耗(powerconsumption)上升。为了降低功耗,可以在电子设备显示静态画面时采用较低的刷新率。然而,此时电子设备会出现屏闪(displayflicker)现象,降低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及其控制方法、电路系统、电子设备,用于在显示屏采用低刷新率显示图像时,减小屏闪现象发生的几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模组。该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屏、显示驱动电路以及至少一个驱动组。上述显示屏包括M行矩阵形式排列的亚像素。每个亚像素的像素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第一复位晶体管、第一电容以及发光器件。其中,M≥2,M为正整数。此外,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与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相耦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一电源电压输入端相耦接。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在发光阶段与第一电源电压输入端。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与发光器件相耦接。数据电压输出端口用于输出数据电压。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为源极第二极为漏极,或者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为漏极第二极为源极。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为源极第二极为漏极,或者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为漏极第二极为源极。第一电源电压输入端用于输入第一电源电压,在数据电压写入阶段与显示驱动电路的数据电压输出端口相耦接。此外,每个驱动组包括M个选通电路。每个选通电路与显示驱动电路相耦接,用于接收显示驱动电路输出的第一初始电压Vint1、第二初始电压Vint2。其中,|Vint2|>|Vint1|。第N个选通电路与第N行亚像素的像素电路中的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二极相耦接。选通电路还用于在像素电路处于复位阶段以及数据电压写入阶段时,向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二极输出第二初始电压Vint2,并用于在像素电路处于发光阶段时,向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二极输出第一初始电压Vint1。其中,1≤N≤M,N为正整数。上述复位阶段为第一复位晶体管导通的阶段。数据电压写入阶段为数据电压施加于驱动晶体管第一极的阶段。发光阶段为驱动发光器件发光的阶段。基于此,可以在发光器件发光时,减小第一复位晶体管的源漏电压,以减小第一复位晶体管的漏电流。这样一来,在由高刷新率转换为低刷新率时,可以减小由于漏电流导致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压在发光阶段存在较大压降,使得采用低刷新率显示时,和采用高刷新率显示时亚像素的发光亮度相当。从而可以在刷新率交替时,减小显示亮度突然增大的几率,使得人眼无法敏锐捕获到亮度的改变,减小了屏闪现象发生的几率。可选的,显示屏还包括M条第一初始电压线。其中,第N条第一初始电压线与第N行亚像素的像素电路中的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二极相耦接。每个选通电路包括第一选通晶体管和第二选通晶体管。第N个选通电路中的第一选通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显示驱动电路相耦接,第一选通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N条第一初始电压线相耦接,第一选通晶体管的栅极用于接收第一选通信号。当第一选通信号为有效信号时,第一选通晶体管导通,从而将显示驱动电路输出的初始电压传输至第一初始电压线。此外,第N个选通电路中的第二选通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显示驱动电路相耦接,第二选通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N条第一初始电压线相耦接,第二选通晶体管的栅极用于接收第二选通信号,第二选通信号为第一选通信号的反相信号。当第二选通信号为有效信号时,第二选通晶体管导通,从而将显示驱动电路输出的初始电压传输至第一初始电压线。第一选通晶体管的第一极为源极第二极为漏极,或者第一选通晶体管的第一极为漏极第二极为源极;第二选通晶体管的第一极为源极第二极为漏极,或者第二选通晶体管的第一极为漏极第二极为源极。可选的,显示驱动电路具有至少一个第一信号端和至少一个第二信号端。第一信号端输出第一初始电压Vint1。第二信号端输出第二初始电压Vint2。第一选通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一信号端相耦接。第二选通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二信号端相耦接。这样一来,当第一选通晶体管导通时,可以将第一初始电压Vint1传输至第一初始电压线。当第二选通晶体管导通时,可以将第二初始电压Vint2传输至第一初始电压线。显示驱动电路可以通过两个不同的信号端输出第一初始电压Vint1和第二初始电压Vint2,从而减小信号发生串扰的几率。可选的,像素电路还包括第二复位晶体管。第二复位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一复位晶体管的栅极相耦接。第二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与发光器件相耦接。第N行亚像素的像素电路中的第二复位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N条第一初始电压线相耦接。当第二复位晶体管导通时,可以将第一初始电压线上的电压传输至发光器件的阳极,以对该发光器件的阳极进行复位。第二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为源极第二极为漏极,或者第二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为漏极第二极为源极。可选的,显示屏还包括M条第二初始电压线。像素电路还包括第二复位晶体管。第二复位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一复位晶体管的栅极相耦接。第二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与发光器件相耦接。第N行亚像素的像素电路中的第二复位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N条第二初始电压线相耦接。第二初始电压线还与显示驱动电路的第二信号端相耦接。第二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为源极第二极为漏极,或者第二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为漏极第二极为源极。由于第二复位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二初始电压线相耦接,因此第二复位晶体管漏极的电压可以在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以及第三阶段均为第二初始电压Vint2。这样一来,可以减小由于第二复位晶体管的漏极在第三阶段升高,而导致第二复位晶体管的漏电流的方向流向发光器件,从而在亚像素显示黑画面时,导致发光器件发光,而产生漏光的现象的几率。可选的,驱动组还包括M个反相器和M个级联的移位寄存器。第N个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与第N个反相器的输入端,以及第N个选通电路中的第一选通晶体管的栅极相耦接。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一选通信号。第N个反相器的输出端与第N个选通电路中的第二选通晶体管的栅极相耦接。反相器的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二选通信号。这样一来,上述移位寄存器可以向第一选通晶体管的栅极提供第一选通信号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反相器向第二选通晶体管的栅极提供选通信号,从而无需单独设置用于提供第一选通信号的电路。可选的,像素电路还包括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一电源电压输入端相耦接。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相耦接。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相耦接。第二发光晶体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显示驱动电路以及至少一个驱动组;/n显示屏包括M行矩阵形式排列的亚像素;每个亚像素的像素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第一复位晶体管、第一电容以及发光器件;其中,M≥2,M为正整数;/n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相耦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一电源电压输入端相耦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源电压输入端,及所述显示驱动电路的数据电压输出端口相耦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器件相耦接;其中,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为源极第二极为漏极,或者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为漏极第二极为源极;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为源极第二极为漏极,或者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为漏极第二极为源极;所述第一电源电压输入端用于输入第一电源电压,所述数据电压输出端口用于输出数据电压;/n每个所述驱动组包括M个选通电路;每个所述选通电路与所述显示驱动电路相耦接,用于接收所述显示驱动电路输出的第一初始电压Vint1、第二初始电压Vint2;其中,|Vint2|>|Vint1|;/n第N个选通电路与第N行亚像素的像素电路中的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二极相耦接;所述选通电路还用于在所述像素电路处于复位阶段以及数据电压写入阶段时,向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二极输出所述第二初始电压Vint2,并用于在所述像素电路处于发光阶段时,向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二极输出所述第一初始电压Vint1;其中,1≤N≤M,N为正整数;/n所述复位阶段为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导通的阶段;所述数据电压写入阶段为所述数据电压施加于所述驱动晶体管第一极的阶段;所述发光阶段为所述发光器件发光的阶段。/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731 CN 2019107041861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显示驱动电路以及至少一个驱动组;
显示屏包括M行矩阵形式排列的亚像素;每个亚像素的像素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第一复位晶体管、第一电容以及发光器件;其中,M≥2,M为正整数;
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相耦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一电源电压输入端相耦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源电压输入端,及所述显示驱动电路的数据电压输出端口相耦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器件相耦接;其中,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为源极第二极为漏极,或者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为漏极第二极为源极;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为源极第二极为漏极,或者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为漏极第二极为源极;所述第一电源电压输入端用于输入第一电源电压,所述数据电压输出端口用于输出数据电压;
每个所述驱动组包括M个选通电路;每个所述选通电路与所述显示驱动电路相耦接,用于接收所述显示驱动电路输出的第一初始电压Vint1、第二初始电压Vint2;其中,|Vint2|>|Vint1|;
第N个选通电路与第N行亚像素的像素电路中的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二极相耦接;所述选通电路还用于在所述像素电路处于复位阶段以及数据电压写入阶段时,向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二极输出所述第二初始电压Vint2,并用于在所述像素电路处于发光阶段时,向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二极输出所述第一初始电压Vint1;其中,1≤N≤M,N为正整数;
所述复位阶段为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导通的阶段;所述数据电压写入阶段为所述数据电压施加于所述驱动晶体管第一极的阶段;所述发光阶段为所述发光器件发光的阶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还包括M条第一初始电压线;其中,第N条所述第一初始电压线与第N行亚像素的像素电路中的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二极相耦接;
每个所述选通电路包括第一选通晶体管和第二选通晶体管;
第N个所述选通电路中的所述第一选通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显示驱动电路相耦接,所述第一选通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N条所述第一初始电压线相耦接,所述第一选通晶体管的栅极用于接收第一选通信号;
第N个所述选通电路中的所述第二选通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显示驱动电路相耦接,所述第二选通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N条所述第一初始电压线相耦接,所述第二选通晶体管的栅极用于接收第二选通信号,所述第二选通信号为所述第一选通信号的反相信号;
所述第一选通晶体管的第一极为源极第二极为漏极,或者所述第一选通晶体管的第一极为漏极第二极为源极;所述第二选通晶体管的第一极为源极第二极为漏极,或者所述第二选通晶体管的第一极为漏极第二极为源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驱动电路具有至少一个第一信号端和至少一个第二信号端;所述第一信号端输出所述第一初始电压Vint1;所述第二信号端输出所述第二初始电压Vint2;
所述第一选通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信号端相耦接;所述第二选通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信号端相耦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第二复位晶体管;
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的栅极相耦接;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发光器件相耦接;
第N行亚像素的像素电路中的第二复位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N条所述第一初始电压线相耦接;
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为源极第二极为漏极,或者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为漏极第二极为源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还包括M条第二初始电压线;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第二复位晶体管;
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的栅极相耦接;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发光器件相耦接;第N行亚像素的像素电路中的第二复位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N条所述第二初始电压线相耦接;
所述第二初始电压线还与所述显示驱动电路的所述第二信号端相耦接;
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为源极第二极为漏极,或者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为漏极第二极为源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还包括M个反相器和M个级联的移位寄存器;
第N个所述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与第N个反相器的输入端,以及第N个所述选通电路中的第一选通晶体管的栅极相耦接;所述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用于输出所述第一选通信号;
第N个所述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N个所述选通电路中的第二选通晶体管的栅极相耦接;所述反相器的输出端用于输出所述第二选通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
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源电压输入端相耦接;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相耦接;
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相耦接;所述第二发光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器件相耦接;
所述发光器件还与第二电源电压输入端相耦接,所述第二电源电压输入端用于输入第二电源电压;
所述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还与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和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的栅极相耦接;
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为源极第二极为漏极,或者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为漏极第二极为源极;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为源极第二极为漏极,或者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为漏极第二极为源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第一驱动组和第二驱动组;所述第一驱动组和所述第二驱动组分别位于显示屏的显示区两侧;
所述第一驱动组中第N个所述选通电路,以及所述第二驱动组中第N个所述选通电路均与第N行亚像素的像素电路中的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二极相耦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衬底基板;所述像素电路、所述显示驱动电路以及所述驱动组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上;构成所述衬底基板的材料包括柔性材料或者拉伸材料。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11.一种显示模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屏、显示驱动电路以及至少一个驱动组;显示屏包括M行矩阵形式排列的亚像素;每个亚像素的像素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第一复位晶体管、第一电容以及发光器件;其中,M≥2,M为正整数;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相耦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一电源电压输入端相耦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源电压输入端及所述显示驱动电路的数据电压输出端口相耦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发光器件相耦接;其中,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为源极第二极为漏极,或者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为漏极第二极为源极;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为源极第二极为漏极,或者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为漏极第二极为源极;所述第一电源电压输入端用于输入第一电源电压,所述数据电压输出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彦韦育伦朱家庆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